经纬昆虫记:昆虫记

      亚拉腊是澳大利亚西南部小城的美术馆,好久没这样热闹了,一天接待1500多名参观者。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只为一睹Annemieke Mein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制作的各类昆虫及鸟类图案的纺织作品。
  当Annemieke优雅地现身时,全场为这位被誉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织品艺术家之一的女士鼓起掌来。自从1971年以来,Annemieke有30年没有公开露面和举办展览了,68岁的她已经满头银发。那只著名的攀在树枝上的青蛙,也从她的布艺作品里跳出,成为脖子上的银项链了。
  令人惊叹的软雕塑
  以前听朋友说,住在澳大利亚就是住在动物园里,五步见松鼠,十步遇袋鼠。虽有夸张之嫌,却也对那里的自然环境充满羡慕。也以为Annemieke的作品是以考拉、鸭嘴兽、袋鼠等澳大利亚珍稀的动物为主题,却惊奇地发现她选择了令大多数人觉得难受的飞蛾、苍蝇、黄蜂、蚱蜢和变色龙等动物作图案。
  一只粉色的飞蛾张开翅膀扑在长约60cm的树枝上,轻盈、安静,毛茸茸的身体没给观赏者带来任何不适,反倒有股想伸手触摸的欲望。无论是枝干的年轮,还是翅膀的纹理,密实的线脚乱中有序,层叠地将细节逐一展现。这件作品叫《粉蛾》,由丝绸、锦缎、羊毛、鸵鸟毛和兔毛制作而成。将各种不起眼的材料结合,是Annemieke独创的风格,在纺织艺术界里也十分罕见。
  绸缎、毛皮、棉花、人造材料……这些都是Annemieke捕捉着大自然的活力元素,有时一件10cm×15cm大小的作品,就会用到30多种材质。
  挑选材料是Annemieke创作前的第一步,必须与作品主题契合,之后再用手工和机织等方式进行加工。细看Annemieke的作品,你很难一次性数清她所运用的技法,刺绣、染色、镶嵌、绗缝、褶裥、毡制、编结、串珠、贴花等,这些技术被无限制地组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技法。远看,仿佛是刺绣和绘画的结合;近看,奢华繁复却主题鲜明,有着独特的质感。30年前,她的作品就被称为“软雕塑”,享誉世界纺织艺术界。
  曾有人问Annemieke,“你数过一件普通的作品大概有多少针脚吗?我相信这个数字会令纺织机器也汗颜。”她平静地笑,“我只是在该表现的地方做了创作过程中应该做的事,针脚数字的多少只是作品内涵的辅助,我从不关心。”如Annemieke所说,从她指间流出的纺织作品的内涵,就是让社会对澳大利亚昆虫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生物学家查尔斯·麦卡宾曾说:“很多人认为无脊椎动物很恶心,或认为它们是害虫,因此被不明不白地杀害。Annemieke用她多年的手艺为昆虫们正名,让大家看到自然界美丽的一面,很棒的‘蝴蝶效应’。”Annemieke也因此成为澳大利亚野生动物协会的第一位纺织艺术家,展览上那张拿着望远镜,蹲在草丛里观察的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据。若不是常年的辛苦观察,难以想象她如何将昆虫形象地在布面上生动展现。
  用布艺拯救自然
  这一切成就,在Annemieke小时候就已注定。
  Annemieke在荷兰出生,7岁时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父亲是一个牙科医生,母亲是裁缝。由于不会说英语,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Annemieke的童年时代几乎是在野外度过。她被澳大利亚丰富的昆虫物种吸引,画素描、收集各种蝴蝶和昆虫制作标本,之后学习艺术,用昆虫元素进行创作。
  Annemieke的艺术创作灵感,大多来自一些令人难忘的画面。“我第一次目睹了蝗灾,于是创作了《草蜢》;看到成年的蜻蜓神奇地从水生幼虫羽化而成,便有了《蜻蜓》;‘飞蛾’系列则是表现一种生命的轮回。”Annemieke说,“我的所有作品,都需要广泛的研究、实地观察、标本采集,再画无数的草图和长时间缝制来完成。”
  这些年来,Annemieke不断受到布艺界的展出邀请,都被她婉言谢绝。“我更重要的头衔是野生动物协会的会员,纺织是我向大众传递保护自然的一种方式。”30年后再出江湖,Annemieke有些痛心,“我已经看到令人不安的环境变化,亲眼目睹了金钱带来的冷漠、无知,希望通过我的纺织品,无论是立体雕塑,还是平面作品,让观赏者把爱和关心还给大自然。”
  展品前,常常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或许是忆起他们追蝴蝶、赶飞蛾的童年时代,而Annemieke还同意让观赏者尤其是孩童触摸作品,消除人们对昆虫的恐惧和紧张关系。“鼓励人们去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理解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在Annemieke Mein看来,她的织绣创作远远超出了手工艺的范畴,不仅仅是新技法的创造,更是对大自然的关爱。

推荐访问:经纬 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