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北苏区社会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 要] 赣东北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建立之后,我党针对当地文化极端落后、人民文化水平低下的状况,制定了正确的文化教育方针,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教育活动。本文探析了苏区开展社会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并从中得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 赣东北苏区 社会教育 新农村建设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人民的政治文化水平比较低,改变这种状况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开展社会教育,它具有业余的、非正规的特点,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非常适合战时环境。在“实行政治化的社会化的劳动化的文化教育”[1]P392这一文化教育总方针的指导下,苏区政府开始了以消灭文盲和提高群众的文化政治水平为目的社会教育。
  一、赣东北苏区开展社会教育的必要性
  赣东北地区,在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组织领导下,于1929年前后举行工农武装暴动,纷纷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赣东北苏区经历了一个由弋横而信江,由信江而赣东北,由赣东北而闽浙赣(皖)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夺取革命胜利,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巩固根据地的堡垒。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但是由于他们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不可能自发地拥护并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革命。在赣东北苏区建设之初,由于忽视文化教育工作,苏区群众不能理解党的方针和政策,悲观失望情绪长期存在,严重阻碍了革命的发展进程。“在目前闽浙皖赣省文盲数字还占着全省人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不识字的结果,往往不能理解革命文件和革命书籍,群众的政治水平不能充分和很快提高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如记账、写信、看路票、写报告也容易弄错,许许多多求知识的机会都因为没有识字的眼睛,都轻易放过了。”[2]P457这样的文化水平不能适应斗争环境的需要,苏区文化落后成为提高人民群众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经济解放的重大障碍,改变这种状况成为能否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对苏区人民的教育工作成为当时很重要的任务,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非常有必要。
  二、社会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举办“工农补习夜校”“识字班”和“识字站”等形式,进行全面扫盲运动。同时充分利用俱乐部演戏、办话报和壁报、举行晚会及其他工作,深入开展思想工作,扫除旧社会思想习惯的传统,鼓动群众对革命战争的热情,广泛有力地动员群众积极而坚决的加入战争。
  1.工农补习夜校。为了扫除文盲,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了“在苏维埃政权下,不让一个工农不识字”的豪迈口号,“在明年我们应该做到扫除十万个文盲——使十万个文盲都认识字”[3]P304。每村组织成年补习夜校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3至5人,吸收17岁以上的青壮年参加,一般要求每天学会写3至5个字。坚持农忙少学,农闲多学,战时抽空学,平时抓紧学。许多妇女为了完成每天学会3到5个生字的任务,在灶头、床前贴满了生字,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坚持不懈。学员不仅学政治,还学文化,由领导干部和有专业技术专长的人轮流上课。除了学习外,还参加一些劳动和做发动群众的工作。学员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到周围村子里参加发动群众的工作,宣传革命真理。
  2.识字班。苏维埃政府通过宣传识字的政治意义和好处,利用小调、图画壁报、讲演等方式动员群众加入识字班。参加识字班的群众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没有建立列宁小学、工农补习夜校地方的群众,二是没有时间加入工农补习夜校的群众,三是各机关不识字和识字不多的工作人员。课本和教材主要有《工农读本》《识字课本》《看图识字》和《政治常识》。另外还开展识字竞赛和识字游戏,设立识字站。路过识字站的干部和群众都要认三五个字才能通过,不识字者由识字站人员教到学会为止。识字课本教材由各村苏维埃负责编写,方志敏及邵式平、黄道等也经常帮助编写教材。教材内容丰富,联系实际,通俗易懂。中国农民因为长期受没有文化的痛苦,所以学习文化的积极性都很高。
  3.与识字运动紧密联系的读书看报运动。人民群众主要是阅读连环画、故事、小调等一些浅显的书籍。读书的方法,有个人读书和组织读书,读书读报运动有利于帮助群众复习和熟记已经学过的字。俱乐部摆放了苏区出版的各种报刊,如《红色东北》《工农报》《青年实话》《列宁青年》《工人特刊》和《互济生活》等。
  4.俱乐部。赣东北苏区各乡均有红色俱乐部,设有歌咏组、戏剧组、读报组、宣传组和阅览室、游艺室、展览室,等等。俱乐部的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宣传、展览、歌咏、戏剧、舞蹈、读报、体育、扫盲等项目。这些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既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又普及了卫生常识和文化知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5.壁报。这是当时最便利的宣传教育工具,具有尖锐、简明和激发性等特点。壁报常常体现群众的各种观念,成为广大群众发表言论的园地,与群众最为接近,因此成为训练群众文字技术和提高群众政治文化水平的教育者。各县苏维埃政府均设立了专门的壁报编辑委员会,主要设立在引人注意的地方,分栏、出刊的时间一般是一星期一次,必要时会缩短出刊时间。内容以政治问题为中心,以言论消息为主,目的在于团结并激起广大群众的斗志,批判和监督社会生活的改善。
  6.剧团巡演。工农剧团是苏区的文艺组织,成立于1930年下半年。剧团的演出除参加庆功会、纪念会、祝捷会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为群众和部队战士演出。工农剧团演出的大多数节目都配合当时政治形势和党的中心任务,挑选革命斗争中的新人新事编成文明戏即现代戏,如独幕戏《婆媳扫盲》、戏剧《最后的胜利》、小歌舞《送郎当红军》、曲艺《加紧卫生运动》、苏州景调《时事小调》、双簧《工农骂蒋》、活话剧《消灭白狗子》等。虽然剧本简单、道具简陋、表演能力有限,但是内容新颖,通俗易懂,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方式,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苏区社会教育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了,据《闽浙皖赣省苏维埃教育部关于1933年7、8月文化教育工作的突击计划》载:“建立乡俱乐部达到三百五十七所,参加工农补习学校的二万人,参加识字班的四万人,列宁小学学生达到一万零一百零五人,固定读报者达到十万人。”[4]P451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翻身农民发扬高度的革命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文化和政治水平。这对启发教育广大工农群众,解放思想,提高阶级觉悟,参加支前,开展土地革命,投入苏区建设,为革命战争和苏区建设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启示
  新中国成立以来,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战略任务,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构想。教育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这一重大任务的强有力的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更好地使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我们可以从赣东北苏区开展社会教育的成功做法中,得出几点有益的启示。
  1.设立健全的教育组织。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设立了教育委员会,到县区两级设有文化部,部下面设有教联组、乡有文化委员、村有文化小组,层层都设有专门的机构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就。当前要想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向上、求知好学的社会氛围,提升农村整体实力,离不开健全的教育组织。首先,设立全国或地区性的权威决策机构负责对农村教育的统一领导。其次,配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农村教育的统筹指导,即统筹教育方针的制定、师资力量的调配、教学设施的利用、教育活动经费的安排和培训任务的布置,以此全面协调各方面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
  2.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资源和发展需求举办相关的技能培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农民真正掌握并利用科学技术才能真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赣东北苏区办夜校补习的办法,坚持农闲多学、忙时少学的原则,采取面授和远程教育相结合的形式,由政府邀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和离退休的科技人员,为农民提供法律、安全常识和技能等培训。一方面开展农民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和道德修养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农民遵守法律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提高农民的道德修养和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抓好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以建设当地经济为发展目标,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以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为导向,有效地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成立具有现代气息的俱乐部,以供农民业余学习。赣东北苏区各乡均有红色俱乐部,经常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当前农村封建迷信思想依然存在,农民科学知识和信息还比较匮乏,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建立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俱乐部,为农村提供一个传播和交流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科技的平台,为改变农村思想观念和提高农民民主意识提供一个宣传阵地。我们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在俱乐部内设立不同的部门,如读书室,提供一些主要报刊《中国农村经济》《农民日报》《农业科技报》《中国蔬菜》《农产品加工》和《当代农业》等,农民经常阅读这些报刊,既能学到政策法规,又能学到科技信息和实用技术,帮助他们致富奔小康;提供关于健康卫生和法律、道德等方面的书籍,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置办一间多媒体教室,以便进行远程教育;成立农民文艺队,组织电影放映队下乡放电影,以丰富农民业余精神生活。
  4.发扬勤俭节约精神。赣东北苏区成立的识字班,设备、书籍等费用,都是尽量发动群众自己解决的,不仅节约了苏维埃政府的开支,而且使群众认识到识字班是自己创造的,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争取识字的权利。成立俱乐部需要很多的经费,大多地方都没有能力全部办到,因此我们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综合当地资源,争取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乡(镇)为单位,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学校资源,由学校腾出两间教室,一间用来置办多媒体教室,一间放书籍和报刊。可以动员群众捐书或购买旧书。当前,我国实施大学生下基层当村官的政策,可以让他们当教员,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农民,可以利用学校当教学场地,时间订在周末,学生不在校,互不影响。举办戏剧或文艺晚会之前事先规定要求,发动群众自觉编排节目,自己准备稿子,适当给予指导。群众在晚会上表演自己的节目,可以优化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档案馆.闽浙赣省第二次工农代表大会关于文化工作的决议案[A].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2]江西省档案馆.闽浙赣省苏维埃文化关于识字班的工作[A].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3]方志敏.方志敏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江西省档案馆.闽浙赣苏维埃教育部关于七、八两月文化教育工作的突出计划[A].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万 强

推荐访问:苏区 社会教育 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