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松落针病的防治技术】针松

  【摘 要】红松落针病是由松针散斑壳菌侵染而引发的红松叶部病害,其病原为大散斑壳,以菌丝或未成熟的子囊盘在落地的针叶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子囊盘发育成熟陆续产生子囊孢子。可以利用化学药剂或者采用营林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红松落针病;机理;防治
  红松又名果松,属于松科植物,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红松材质轻软,不易变形,耐腐能力强,适用于建筑、桥梁、枕木、家具制作等,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
  红松的形态特征为松科,松属。常绿针叶乔木。幼树树皮灰红褐色,皮沟不深,近平滑,鳞状开裂,内皮浅驼色,裂缝呈红褐色,大树树干上部常分杈。心边材区分明显。边材浅驼色带黄白,常见青皮;心材黄褐色微带肉红,故有红松之称。枝近平展,树冠圆锥形,冬芽淡红褐色,圆柱状卵形。针叶5针一束,长6-12cm,粗硬,树脂道3个,叶鞘早落,球果圆锥状卵形,长9-14cm,径6-8cm,种子大,倒卵状三角形:花期6月,球果翌年9-10月成熟。该树种喜光性强,随树龄增长需光量逐渐增大。要求温和凉爽的气候,在土壤PH值5.5-6.5,山坡地带生长好。但由于近年来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异常,导致了红松落针病的发生,严重地危害了红松的生理状态,影响了其正常的生长。
  红松落针病是由松针散斑壳菌侵染而引发的红松叶部病害,是世界性常见的森林病害。该病从幼树到大树都可侵染,除危害红松成、幼林外,还可以危害红松幼苗。多发生于2年生幼苗针叶上,个别1年红松生幼苗针叶也能受害。苗木或松林受害后,引起针叶枯黄,树木提早落叶,造成树冠稀疏,可导致病株衰亡,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地区的发生面积逐年扩展,危害情况日趋严重。
  1.发病症状
  红松落针病发病初期,感病针叶上产生很小的黄色斑点或段斑,至晚秋全叶变黄脱落。翌年春季,感病针叶上产生较大的、黑色或灰色、长椭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的粒点,具油漆光泽,中央有一条纵裂缝,为病原菌的子囊盘。有的病叶枯死而不脱落,并于其上产生子实体;还有的针叶仅上部感病枯死,也产生子实体,下部仍保持绿色。
  2.病原
  病原为大散斑壳(LophodermiummaximumB.Z.HeetYang),隶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星裂盘菌目、散斑壳属真菌。
  3.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或未成熟的子囊盘在落地的针叶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子囊盘发育成熟陆续产生子囊孢子。在雨天或潮湿的条件下,子囊盘吸水膨胀而张开,子囊孢子自子囊中放射出来借助气流传播。子囊孢子落于针叶上萌发形成芽管,从寄主气孔侵入进行侵染危害。子囊孢子从6月上旬至8月下旬都可放散,以7月份最多,因而自春至夏能进行多次侵染。病原菌主要侵染2年以上的针叶,当年针叶有时亦受侵染。病害发生与气候因子有密切关系。日平均气温为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子囊孢子飞散和萌发侵入最为适宜。在子囊孢子飞散期间,如逢持续阴雨,降雨量较大,则对孢子的飞散有抑制作用。此外,本病的发生与树木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凡是引起树木生长衰退的原因,都能加重病害的发生。引起树势衰退的原因很多,诸如种植地干旱,雨水过多,土壤瘠薄,树木遭受病虫害以及抚育管理不良等。据国外报道,松落针病的发生与空气污染有关,目前则认为是空气污染物影响土壤和气候,进而使树木生长衰退,因此导致病害发生。
  4.防治
  (1)减少侵染来源。伐除重病株,适当修除病树的底枝,清除并烧毁病叶,以减少病害扩展。
  (2)加强栽培管理,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树木生长。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或45%代森铵200-300倍液。
  (4)营林措施:加强抚育,清除病株及林内杂草,改善林内通风透光及卫生状况,从根本上减少该病的发生。
  抚育间伐对红松落针病的发生影响很大,抚育间伐不及时,林内卫生条件差,林木树势衰弱,采伐木不能及时运出,困山材积压,是导致病害增加并猖獗发生的重要原因,也是加速病原菌侵染的主要原因。
  红松人工林在林龄11-13a左右,根据林分生长情况要及时进行透光抚育,割除马先蒿等转主寄主和造成树势衰弱的五味子、软枣子、山葡萄等藤本植物,伐除林内的风倒木、雪压木、枯立木、病腐木等,以后每5-7a进行一次抚育间伐和修枝,抚育强度以伐后林分郁闭度0.6左右为宜;应防止过度修枝,修枝时间必须在树液停止流动的季节进行,修枝过度可能削弱树势,引发病原菌侵染等次期性害虫的发生;抚育间伐木材最好随采随运,杜绝原木困山。

推荐访问:红松 浅谈 防治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