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不少人都说杜蕾斯AiR给力 给力“我想对×××说……”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行的,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或者助推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表达出来,又可以当做作文教学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随时动笔,提高学生学写书面语言的能力。三年级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教材还是配套作业本中,都多次出现各种随文练笔作业,有的则是以“我想对×××说……”为主要形式。如《燕子专列》的“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检阅》的“我想对博来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寓言故事《买椟还珠》的“我想对‘买椟还珠’里的郑国人说……”等。
  这类作业的要求表述宽泛,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广阔的表达空间,既体现了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能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一意图,也适合学生多元思维,鼓励他们真实书写自己的思考,并在思辨中培养他们的评析能力。但也有不少老师对这类练笔深感棘手——因为练笔的要求不够明确,所以指导时犹如浮云掠过,导致学生的练笔要么是套话,要么是空话。而很多学生在缺乏有效指导的情形下,也只能用“好”“聪明”等笼统的词语来呈现,语言学习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显示出应有的增量。由此可见,随文练笔作业“我想对×××说……”就好像是一块鸡肋,让我们不少教师觉得“嚼之无味,弃之可惜”。
  教学活动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倒哪里算哪里”。同样,随文练笔作业也应该为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服务,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那么,如何使“我想对×××说……”这些练笔与阅读教学有效地结伴而行呢?实践中,笔者主要通过运用新学词语、结合文本内容、借用随文资料、唤醒想象潜能等四个途径,想方设法寻找支点,给孩子提供一个台阶,让他们有话可写,并在言语实践中培植习作信心。
  一、 运用新学词语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三年级学生语言储备有限,有时候明明知道这个意思,却无法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因此,教师要有意创设促进学生运用词语的频率和机会,使在课堂上习得的新词成为学生们叙述表达的支撑,从而规范、具体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也恰恰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矛和盾的集合》一课的练笔作业是“请你夸一夸这个发明家”,笔者是这样指导的:“请你在夸奖发明家的时候用上‘合二为一’或‘集于一身’。”有了可以使用的词语,学生们写起来就不空洞了:“这个发明家将矛和盾的长处集于一身,真了不起。”“发明家把矛能进攻、盾能防守的优点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太不简单了!”不难发现,“合二为一”和“集于一身”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词语,词义理解即为教学重点之一。如果学生能准确运用这两个词语,不但可以说明词语教学是落实到位的,而且使得“夸一夸发明家”这一练笔作业没有流于形式——学生在练笔中逐步学会遣词造句,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二、 结合文本内容
  作文要言之有物,如果每一次练笔作业都能做到内容具体,就能为学生的习作发展积淀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诸如“我想对×××说……”这类练笔作业,应该把着眼点落在“写实”二字上。如《燕子专列》一文,课后的练笔作业是“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笔者在指导学生对“贝蒂”写几句感谢的话时,就要求根据课文内容,把致谢的原因写清楚。学生们纷纷依托文本,寻找“谢”的来由,丰满“感”的内涵,这样的练笔来源于文本,学生们有话可说,写起来也就不觉得空洞了。学生写道:
  贝蒂,贝蒂,你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把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可是你一点都不在乎。你是个爱护小动物的孩子,我要向你学习。要是没有你,这些小燕子还不知道会怎样呢!谢谢你。
  更令人欣喜的是,笔者发现,学生们在不经意间巧妙地将文本的语言迁移到自己的写话中,充实了练笔的内容,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三、 借用随文资料
  从三年级开始,教材中不少课文都会附有“资料袋”。这些“资料袋”或给学生提供了静态的知识,或给学生拓展了广阔的自我探索空间,如果我们能用活、用好资料袋,也能切实提高练笔的质量。如《一面五星红旗》的配套作业中有这样一个练笔要求:“读片段(6~10自然段),圈一圈表示‘我’内心变化的词语,写一写当时‘我’的想法”“我想对面包店老板说……”实事求是地讲,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距离,以三年级学生有限的知识储备不见得能完全明白“我”不愿意用国旗换面包的真正含义。怎么帮助他们体会中国留学生对国旗的热爱和尊重,写出真话呢?在学生动笔前,笔者先让他们读读资料袋,想想通过资料袋有哪些新的收获。当他们从资料袋里了解到国旗的来历以及地位后,笔者话锋一转:“那么此时此刻,你能体会到中国留学生心里在想些什么吗?请你写下来。”让随文出现的资料袋“物尽其用”,学生写起来就不觉得困难了:“国旗是中国的象征,每一个公民和组织都应该尊重和爱护国旗。国旗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这些又怎么是2个面包能交换得了的呢?”没想到,这个练笔作业不仅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进行了训练,同时也在帮助他们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一举两得。
  四、 唤醒想象潜能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因此,随文练笔也要时刻为孩子有创意的表达提供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回归想象世界。三年级下册《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诗歌,它采用拟人化的写法,把太阳当做全世界孩子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希望世界和平、祝福全世界孩子能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的心愿。这一课的练笔内容是“我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几句话”。如果不作任何指导,学生的练笔就容易落入俗套:“和平是来之不易的,大家要珍惜。”为了避免毫无意义的语言训练,不妨从课文的表达特点入手,启发学生们想象:“世界上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属于大家的?”然后笔者鼓励他们模仿诗歌二、三段,用拟人手法给某一个国家的小朋友写几句话。这样一来,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野去思考、表达,呈现的就是千姿百态的儿童语言:“夜里月亮做了很多好事:她把露珠往叶瓣上洒,她把安宁带给万物;她用银光照亮每一条马路,送晚归的路人回家……黑暗就要散去啦!月亮也要走啦!她要赶在太阳升起前,奔向美洲大陆,对那儿的小朋友们说:‘我给你们送好梦来喽!’”
  给“我想对×××说……”一点力,我们会发现它的空间很广阔。
  (浙江省杭州市景成实验学校 310000)

推荐访问: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