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好学生抛来的“智慧之球” 好学生智慧平台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意识越来越强。而面对活跃的学生,有些教师开始感到难以应付,常常会采取最能够保护自己而又不伤害学生的做法,如用“这个问题等下课后你来跟老师讨论,好吗”等话语,把这些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放到一边,不予置评。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对教材理解的缺失,对学生独特思考的忽视。
  一、 别说“下课后再讨论好吗”
  【片段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片段
  教师在课堂小结后,让学生完成课本第87页的蚂蚁进洞的练习,如右上图所示。
  在讨论到第五个三角形时出现了意外。
  生:它可以进到钝角三角形的洞里。
  师:嗯,是。还可以进到别的洞吗?
  生(迟疑):等腰三角形的洞里。
  师:对,这只蚂蚁既可以到钝角三角形的洞里,也可以到等腰三角形的洞里。
  此时,一位坐在笔者旁边的学生反驳说:“不对的,这个三角形两条腰不相等,不能进到等腰三角形的洞里,我量过了,差1毫米。”
  师(一愣):是吗,同学们认为呢?(其他学生一致认为可以进等腰三角形的洞里)
  师:同学们都认为可以,你说不行,下课后你再与老师讨论,好吗?
  生无言。下课后,其他学生都整理东西准备走,笔者来到这位学生旁边,拿过他的课本,又拿过他的量角器,看看量得的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是不是相同。结果,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并不相同,相差了将近12°,显然,这个学生的意见是正确的。笔者立即对他说:“你是对的,你很认真!”
  【思考】
  以本课的问题而言,学生提出的“不是等腰三角形”的质疑,其实是可以当堂解决的。只要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检查、验证,就能得到答案。虽然三角形的两条边被蚂蚁遮住了,但正是边被遮住了,才更有让学生动手实践的必要,激发学生通过验证“底角相同”来验证是不是等腰三角形,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然而,这样一个机会,却因教师的“下课与老师讨论”的回答而放弃了。可见,教师在读懂教材这一点上还做得很不够。如果教师自己认真地对待教材中的练习题,量一量这些三角形的边和角,又何至于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所以,这位学生的较真与执著是值得表扬和激励的。
  同时,教师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独特思考,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好时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 别让“多媒体课件”带走了“孩子的思想”
  【片段二】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片段
  教师在让学生剪一剪、描一描,建立起“图形边线一周的长度是周长”的概念后,出示了大量的生活当中“周长”的图片,也让学生动手摸摸平面图形的周长,身边物体一个面的周长,而后出示了练习:观察图形的周长变化。
  师(出示图1、图2):从图1变成图2,周长变了吗?变长还是变短?
  生1:变短了。(学生的直觉是变短了,最先喊了出来)
  生2:没有变。
  师:真的没有变吗?你是怎样想的呢?
  生3:就是把正方形的一个角折进去,周长还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师:是缺了一个小方块对吧?少了一个小的正方形,为什么周长还是一样长的呢?谁再说说?
  该生无奈坐下后看了看其他同学,并动手用纸折起了那个正方形,见图3。
  生4:把凹进的两条拉出来正好是原来的正方形。
  师:你的想象力很强,看看,是不是这样。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用虚线将正方形补满,里面的线就是外面的线,一样长,见图4。学生都看着教师的多媒体演示。
  在教学中,难道生4的想象力就比生3强吗?笔者不敢苟同。将正方形的一个角向内翻折,原来正方形的两条边长(边线)不就向内折进了吗?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非常丰富,而且有个动态空间操作的想象力。在生3回答之后,教师没有及时跟进动手操作,或者让学生演示一下,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生成机会,但教师没有想到。其实,这个练习就应该让学生大胆想象、操作,向内折进再折出,正方形纸片的原来周长形成两级、三级台阶形(如图5~7),教师要让学生思考,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周长怎样,从而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比较强调多媒体利用,注重视觉效果,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活动,冷落了学生的思考和独特理解。而像上述教学,教师大可以将“折纸活动”引入课堂,通过折叠活动,探讨其中的数学原理与规律而去发现、创造,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快乐的活动。强调操作活动,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所迫切需要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接好学生抛来的“智慧之球”,认真关注和对待学生的每一个质疑和生成的问题。这样,数学课堂才会变得充满智慧和灵性。
  (浙江省上虞市丰惠镇谢桥小学 312300)

推荐访问:好学生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