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烛,怜光满] 灭烛,怜光满原文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记得张九龄《望月怀远》这首诗里的一个句子——灭烛怜光满。  明月从海洋上升起,海面上都是明晃晃的月光。大片大片如雪片纷飞的月光,随着浩瀚的水波流动荡漾。月光,如此浩瀚,如此繁华,如此饱满,如此千变万化,令人惊叫,令人啧啧赞叹。
  诗人忽然像是看到了自己的一生,从生成到幻灭,从满树繁花,如锦如绣,到刹那间一片空寂,静止如死。刹那的光的闪烁变灭,刚刚看到,确定在那里,却一瞬间不见了,无影无踪,如此真实,消逝时,却连梦过的痕迹也没有,看不到,捉摸不到,无处追寻。
  诗人的面前点燃着一支蜡烛,那烛光,晕黄温暖,照亮室内空间一角,照亮诗人身体四周。
  也许因为月光的饱满,诗人做了一个动作,起身吹灭了蜡烛的光。
  烛光一灭,月光顷刻汹涌进来,像千丝万缕的瀑布,像大海的波涛,像千山万壑里四散的云岚,澎湃而来,流泻在宇宙每一处空隙。
  “啊——”诗人惊叹了,“原来月光如此丰富饱满——”
  小时候读唐诗,对“怜光满”三个字最无法理解。“光”如何“满”?诗人为什么要“怜”“光满”?
  最好的诗句,也许不是当下的理解,而是要在漫长的一生中去印证。
  “怜光满”三个字,在长达三四十年间,伴随我走去了天涯海角。
  二十五岁,从雅典航行向克里特岛的船上,一夜无眠。我躺在船舷尾舵的甲板上,看满天繁星,辨认少数可以识别的星座。每一个星座由数颗或十数颗星子组成,在天空一起流转移动。一点一点星光,有它们不可分离的缘分,数百亿年组织成一个共同流转的共同体。
  爱琴海的波涛拍打着船舷,一波一波,像是一直伫立在岸边海岬高处的父亲“爱琴”,还在等待着远航归来的儿子。在巨大幻灭绝望之后,“爱琴”从高高的海岬跳下,葬身波涛。希腊人相信,整个海域的波涛的声音,都是那忧伤致死的父亲永世不绝的呢喃。那片海域,也因此就叫做爱琴海。
  爱琴海波涛不断,我在细数天上繁星。忽然船舷移转,涛声汹涌,一大片月光如水倾泻而来,我忽然眼热鼻酸,原来“光”最美的形容咏叹竟然是“满”这个字。
  “怜”是心事细微的震动,像水上的粼粼波光。张九龄用“怜”,或许是因为心事震动,忽然看到了生命的真相,看到了光,也看到了自己吧。
  一整个夜晚都是月光,航向克里特岛的夜航,原来是为了批注张九龄的一句诗。小时候读过的一句诗,竟然一直储存着,是美的库存,可以在一生提领出来,享用不尽。
  【感悟】我们曾经背诵过或读诵过很多古代的诗词。那些温柔的句子时常在某一时刻突然出现在脑海。细细咀嚼与品味,总能引起我们这样那样的感动。文中,作者正是围绕着“灭烛怜光满”这句温情的诗,向我们娓娓诉说着他的感慨与心事。读之,竟有满满的感动盈上心头。或许,也有那么一句诗,萦绕在你的脑海吧!

推荐访问:灭烛 怜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