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考试题,感悟平时教学】高考试题库

  摘要:09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对试题的评价仍是褒贬不一,在此就试题的优劣暂且不论,而考试的结果给各方带来的影响却是喜忧各异。由于成绩的不同而引起学生及其家长们感受的鲜明反差,让笔者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平时的历史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掌握;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33-01
  
  09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对试题的评价仍是褒贬不一,在此就试题的优劣暂且不论,而考试的结果给各方带来的影响却是喜忧各异。由于成绩的不同而引起学生及其家长们感受的鲜明反差,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平时的历史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考好,以便能走一所好的大学,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呢?暑假我认真研究了09年的历史全国卷,并将自己的思路整理得出以下几点肤浅的认识,现与各位同行做一交流,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历史教学要注意贴近新课程,吸收新理念
  新课程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记忆、理解、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内容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思考、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其比较注重运用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化史观来研究历史。如今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试题第37题以农业税的发展演变为主题,利用相关材料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归纳能力从而印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这一时代主题。其中第1、2问主要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据了解学生作答的并不太好。而对于第3问学生答得也不理想,答案中有的语言和内容学生根本就想不到39题的历史部分,则体现的是以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题考察世界各地的联系,以推动世界进步的全球化史观。因此,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继续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分析利用新情景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注重利用三种史观分析和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而后者,目前看来尤显薄弱。
  二、对历史阶段特征的准确掌握
  考试中学生由于对不同阶段的历史特征掌握的不够准确致使答题失分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今年全国卷Ⅰ文综试题第20、23、39题都能体现这一问题。其中第39题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其答案是“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应该强调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美洲的“开发”、非洲的“落后”和世界联系的加强。但很多同学在答题的时候却答有利于“欧洲的发展(或经济发展)”、“美国的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非洲的资本主义发展”,结果因为语言表述不准确而失分。学生并不是完全不懂这部分历史,而只是掌握其大概,在学习中没有注重历史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
  三、提高阅读能力,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挖掘、利用
  阅读能力的要求在09年的高考中依然很受关注,全国卷1中第18、20、22、23题;全国2卷中第17、18、19、22题都要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得出结论。两卷的历史主观性题也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归纳整合能力、分析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此材料题依然会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主要发展方向。
  同时考试做题中,对材料信息提取不够,抛开材料只搬教材的现象也为数不少。再如今年全国卷Ⅰ文综试题第39题第2问。问的是让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但很多学生只是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影响答上去,而对材料中所提到的美洲的开发却只字不提导致答案不完整而丢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仍需要注意引导、点拨,加强训练。
  四、注意精选和整理历史小专题
  很多地方都是按照以前的做法进行三个阶段的高考复习,即一轮抓基础,二轮抓系统、促能力,三轮回归教材。在这种复习模式的指导下,二轮复习时间比较短,主要是进行一些大专题的整理,每一专题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内容多,知识浅。经过这样的复习,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将基本史实过一遍之外,所获无几,既不能构建知识体系也不能巩固基础知识,难以应对当前高考的要求。因此,应当选一些既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又与当前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的小专题,认真进行整理,做到深挖掘、广拓展。
  五、注意习题的精心讲评
  历史知识的一个特点就是博大精深,历史素材则取之不尽、变化多端,设问的角度又多有不同、层出不穷,所以想通过记答案的形式来应对当前的高考已经早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这就要求我们在给学生评讲习题时应当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给他们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以便做到举一反三,能够应对不同的材料和各异的设问,最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解题思路方面,审题则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生能否正确解决问题的灯塔,也是众多学生的薄弱之处。
  六、注意答题的规范和字体的工整
  这是一个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的话题。但据了解在今年的高考中,情况并不容乐观。在答题中包含几层意思的答案,分层过渡的非常不明显甚至没有过渡的呈一大段的出现的现象比比皆是。让人看起来比较费劲,不太明白,因此而失分的情况也很多。与此同时,由于字体潦草而失分的现象也不容忽视。尽管现在要求不能因为学生的字体不好而扣分,但整洁的卷面、俊秀的字体还是给人的第一感觉要好得多,面对这样的试卷,阅卷老师由于内心愉悦而会千方百计的寻找得分点。但字体潦草,尤其是让人看不清的答案恐怕就会收到大相径庭的效果,只要大体上不少给分就不错了。对于学生答题规范和字体工整的要求在我们今后的工作中仍需要常抓不懈,并要想方设方解决其如何落实的问题。
  总的来讲,高三历史教师应遵循“历史教学是人依据人的活动对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实现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原则,力争让学生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会学善思,“生成”自己的知识,提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高考中取得高分。

推荐访问:高考试题 感悟 平时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