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拭去浮华,让课堂灵动而真实] 灵动课堂

  灵动的课堂就像是一首奇丽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更让人垂涎三尺。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追求“活”而离真实越来越远。因此,我觉得,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有必要正确处理好灵活与真实的关系。
  
  一、调活课堂气氛,让生命与生命真实对话
  
  首先,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要敢于放下架子,和学生站在同一起点上,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打开心扉,从而与教师与文本真实地对话。孙老师先以学生熟悉的孙悟空谈起,再谈到了孙氏名人,然后让学生也说说自己姓氏的名人,学生的自豪感一下被激发起来。
  其次,让学生学得活,当然教师得灵活引导。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
  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
  再有,就需要我们教师会“煽情”。课堂上要努力激发学生或争先发言、或正反抗辩、或据案慷慨、或点评、或小组讨论,让学生能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课堂,以兴奋乐观的情绪参与教学,以自由的思想与文本和教师对话,与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对话。
  
  二、活化教学方式,让心灵与文本真实沟通
  
  1.尝试自学,自我感悟
  陶行知先生提倡“智育注重自学”。他认为学习也是实践,必须亲自实践才能有真切的体验,学习中遇到疑问、矛盾、困难不要紧,可以问,在问中求长进。要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训练场。要先学后教,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学习未知的知识;要先体悟再理解,在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联系生活,联系自身的体验去感悟,去体会;要先做再分析,给予足够的时间,提供条件,让学生拿起实践的武器,自己去做实验,去体验学习的心路历程,从而让学生对文本有最原始的理解。
  2.强调合作,相互启发
  “有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与文本沟通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对任何文本都要有研究意识,要有独到的见解,当然对别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也要能认同。
  3.鼓励探索,师生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教师要以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根据教学,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尝试。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授《天鹅的故事》一课时,让学生读文后思考: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是天鹅,按理教师此时可以鸣金收兵了,但薛老师追问到:“有不同意见吗?”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是斯杰潘老人、是猎枪……此时,听到的是课堂中最真实的声音,虽然有些是错误的,但却是真实的,天真无邪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心灵也与文本真实沟通了。
  灵动,涌动的是语文教学的智慧;真实,体现的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我们既要追求灵动的课堂,也要不失语文教学真实的、本色的东西。我们要想方设法拭去一切不必要的浮华之物,让语文课堂因灵动而精彩,因真实而美丽!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推荐访问:浮华 灵动 拭去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