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分析 如何依托我校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我们用新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我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实行了“展开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模式。其模式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讨论――教师点拨引导一形成概念命题定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曾说:“设置问题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问题情境的设置艺术就是指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有目的地引入或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生成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问题情境的设置是数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艺术手段,它能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1.虚设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趣味性
  数学课是一个充满趣味与神奇的学科,设置虚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具有独特的效果。例如在诸多几何题的证明中添加辅助线法,就是教师“无中生有”,虚拟“情境”,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
  2.多向辐射,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是具有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多角度的探究,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寻找、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案。
  3.层层递进,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都有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过程,而往往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会成为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正面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正面提出各种条件,由学生依“据”推之,寻求答案,获取知识。反面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最能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思维上的深刻性。当然,数学教学中还有许多例题的讲解过程也需要我们用反面的问题情境的设置艺术。
  数学课中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的设置开始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激发思维动机,确立积极的探究心态,努力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选择与问题情境有关的知识,通过组合、改变、分析等思维加工,得出新知识。合理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创造性具有很大的意义,对问题情境的设置艺术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索也很有价值。
  
  二、自主探究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老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老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注重情感教育
  学困生他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老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俗语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只要学困生从心理能够接受老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3.对学困生进行及时的抓差补缺教学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课题组对学困生开展了抓差补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
  
  三、教师点拨的艺术
  
  点拨是指教师用简练、精辟的语言,或鲜明生动的实验等方式,指示或指点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点拨是否恰当,也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合谐统一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教师应改过去传统的弊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首先由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然后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并寻找提纲答案。自学中可让学生讨论疑难问题。同时教师积极巡回指导,因材施教,帮助差生,使他们不掉队。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讨论问题气氛活跃,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
  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作用。在整个教学法活动中,教师要确实起到点睛之效。教师主要点拨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点拨教材中的重点、关键;点拨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结构上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学习数学也不能违背数学本身所具有的这种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搞懂每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又要做到及时归纳总结。这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有特殊意义,而且还有益于学生进一步获得、保持、应用知识。
  
  四、评价体系的转变
  
  采用多维的评价体系:
  1.阶段性的成绩评价改变“一卷定分”的做法。
  2.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袋”,明确目标,提高主体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3.评价主体多元化,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人性化的体现,通过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独特潜能,发展他们的优质品质。
  
  五、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是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正常人经过培养是可以具备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1.注意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会有创造。首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再次,要科学的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仔细、深入地观察。最后,要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注意培养想象力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括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数学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品质。
  3.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学开放题型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以往习题发散思维的不足,同时也为发散思维注入新的活力。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造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为创造提供要求,为创造提供成功的可能,为检验创造成功与否提供检验的标准,因此可以说实践是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新思想、新方法,才能把握创造的机会进行成功的创造,提高创造能力。同样,创造力的提高,会促使一个人把新的思想、新的见解落实到实际中去,在创造活动中养成实践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造力的目的。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探究新的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新问题;可以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理论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展开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中努力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渗透在其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学习到喜欢的数学和有用的数学。但经过反思,意识到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没能更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空间,学生的思想的闪光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2.不能最大面积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的程度不够。
  3.问题的引入:如果能利用具有实际意义的背景引入会使学生更有兴趣去研究,也可以调整课堂知识比较单调的的不足。
  4.例题的研究:以现在学生的能力足可以将例题解决,我想要是几个例题一起交给学生去研究,研究解决的方法和各个题的结构特点,由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每种情况应如何做,应注意什么问题,这样会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也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要有新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工作实践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建构环境并提供原动力;并按照数学发现的一般程序、规律和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鼓励、肯定、帮助、引导、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形成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才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才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市第六中学

推荐访问:发展过程 教学模式 展开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