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组材,更须小心求证_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摘 要: 在运用材料命制历史试题时,应贯彻“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原则,否则就会使试题无效甚至出错。本文通过具体试题的分析着重探讨了材料内容与概念两大方面需要小心求证的意义。
  关键词: 绍兴市2010年中考社会思品卷 第8题 第24题 小心求证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史”是在“证”即客观史实的基础上对历史的阐述与解释。历史试题的编制也应贯彻这一思维和原则,尤其是在运用材料命制试题时,更须小心求证。在内容与概念两大方面求证不实、不力,试题极易出现“硬伤”,使试题无效甚至出错。材料入题如果出现差错,一般主要反映在上述两个方面。
  一、材料内容须小心求证
  绍兴市2010年中考社会思品卷第24题就有求证不力之嫌:
  从史料中汲取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阅读史料“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印象”,回答问题。
  请你列举l8世纪前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印证图①创作者所表达的中国印象的合理性。
  注:该图是第24题组图中的第一幅。该题是组题中第一小题。
  我在赏析这一幅漫画时总觉得有些别扭。揣测命题者可能是要以此画来说明18世纪初包括之前的欧洲对中国的总体印象,是超级大国,是巨人;看漫画的内容,由“巨人中国”四个字可以明确清人模样的人是代表“中国”的,而欧洲则由两个小人来代表,18世纪初的中国确乎是“巨人”了。按理说,得出这一层意义已可帮助答题了,但是为什么觉得“别扭”呢?苦苦找寻思索之后,才发现问题出在人物的“表情”与“绳子”:清人模样的人表情呆滞,而两个欧洲小人却很神气;更何况图中清人模样的人脖子套着绳圈,绳的另一头正攥在欧洲小人手里。通过表情对比、思考绳圈的表现意义,我们能玩味出这画的寓意为“中国虽是巨人,但受制于欧洲‘小人’”,这显然与命题者的预设不符甚至相反。
  带着疑惑,在查阅资料时,我在《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一书((英)托马斯・阿罗姆绘图,罗天纲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的“前言”第3页,找到试题中“巨人中国”的可能出处《“大中国,小欧洲”――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Judge”意为“主宰者”,这里清人模样的人表情呆滞看起来更清楚,两个欧洲小人的神气也活灵活现;图中清人模样的人脖子分明套着绳圈,绳的另一头正攥在欧洲小人手里。谁是“主宰者”?画意自然很突出。可惜清人模样的胸前马甲上的文字看不清楚,否则又是一佐证。
  命题者虽然通过图片编辑在其胸前加了“巨人中国”四个字,但是并不能把绳套遮掩掉,也不能改变清人模样的人的表情,绳的另一头还攥在欧洲小人手中。更为重要的是这幅漫画的内容并不能反映18世纪初西方国家对中国认识的史实。由于材料内容与试题指向有明显的出入,致使“印证图①创作者所表达的中国印象的合理性”这一问题趋于无效。
  即使在《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这本著作中,译者对这幅漫画的理解也有失偏颇。在该书前言第3页(该画所在页),译者是这样阐述的:欧洲把中国看作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画册中,中国还没有被“丑化”、“妖魔化”,相反被描绘成其大无边的天堂帝国。……清朝因然是“大”,但是,欧洲人夸大“地大物博”的中国还有自己的原因:英国人倾向于把中国夸张成一个市场无限广阔,人口不可胜数,社会极其富裕,欧洲各弹丸小国根本无法比拟的大帝国。……大清朝依然顶袭着康乾盛世的华衮,尽管衣缝里爬满了虱子,表面却还光鲜。读这段文字,我觉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一书的译者是想拿这幅18世纪初的欧洲漫画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看来这个译者也没把画意弄懂弄透。试题的命制者的错误是如出一辙,还是受了译者的影响,不得而知。
  二、材料概念须小心求证
  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
  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
  该题很受教师欢迎使用,源自2006年某地区(校)期末考试试题,这在网上能搜索到。
  常常有人对法家产生望文生义式的误解,认为他们主张法学,其实法家主张的是组织领导极权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法家代表人物更倾向于政客而非法学家。这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古籍对商鞅、韩非子、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生平事迹的记载中足可查证。
  一般认为在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代表,强调“术”(权术);一派以商鞅为代表,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韩非子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所以,法家思想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民主形式的法治具有根本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而且是绝对的。
  因此,题中关键词“法制”与“法家”、“韩非子”是命题时从概念上偷梁换柱而成,其间缺少必要的史学内涵与逻辑。当然,这样的错误在中考试题中也屡有发生。
  如绍兴市2010年中考社会思品卷第8题,从“概念”角度就值得探讨。
  绍兴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流淌在不同时期的绍兴人身上,如:过户不入治水患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心系天下的鲁迅、周恩来;富民强市的企业家……这种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B.团结统一
  C.爱国主义D.求知创新
  据了解,“绍兴精神”这一概念及其核心的确定其实有一过程:
  “绍兴精神”定义的形成经过了长达10余年的探讨:1988年,绍兴市委一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把绍兴历史上爱国主义的史实,作为励精图强、振奋民族精神的教材。由此,一场“绍兴精神大讨论”在全市范围内发起……于是《绍兴日报》还开辟了“绍兴精神纵横谈”讨论专栏,一年后,共收到200多篇讨论稿件和来信。后来,这些来稿来信被结集成册,出版了《绍兴精神讨论集》。但是1988年大讨论并没有为绍兴精神最终定义。
  直到2000年,绍兴与全省讨论和提炼浙江精神同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绍兴精神再讨论。经过各种形式广泛的征求意见,甚至是各方调研和专家论证,绍兴精神方在市委四届四次全体会议中最终出炉,即:坚韧不拔、奋发图强、崇尚科学、务实创新。
  2004年7月,绍兴市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发扬“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业创新”的“胆剑精神”。其中,“胆”就是指卧薪尝胆、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剑”就是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创业创新。相比绍兴精神,“胆剑精神”更有个性、更有绍兴特色,它对16字“绍兴精神”进行了继承、发扬和创新,是绍兴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这是迄今为止对“绍兴精神”最为全面、“合法”、规范的阐释。以此为据,“绍兴精神”的核心应为“胆剑精神”。在组材命题时,尤其对一些核心的重要的概念,应求证为上、小心为妙。
  再如,2009年浙江省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中考湖州市试卷第12题:
  图中的“和”包含了“人际和谐、相互关爱”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的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B.孙子C.墨子D.韩非子
  感到奇怪的是,以老子为例,谁说他没主张“和”的思想呢?老子认为政治干预是罪恶的渊薮,如果让百姓任其自然,天命将与大自然,以及彼此之间和谐相处……老子的学说有息事宁人和不因受害而报复的教义(“有德司契,无德司彻”);主张人与人之间以慈爱为上(“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提倡平均主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孙子兵法》虽为用兵之法,但孙子尤其重视“和”、“非战”:“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试题,尤其是中考试题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提升与概括,是对新课程新理念的文字性呈现与知识性反馈,所以在功能上具有强势导向的作用,命题者更是不可不小心求证。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绍兴市2010年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试卷.
  [2][英]托马斯・阿罗姆绘图,罗天纲编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9世纪英国铜版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前言”第3页.
  [3]绍兴精神:越地发展不竭动力.绍兴日报,2008-8-24.
  [4]浙江省湖州市2009年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试卷.
  [5][美]拉尔夫等著.赵丰等译.世界文明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00,201

推荐访问:求证 大胆 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