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语言,语文教师勿忘“亲其身近其道”】 网络语言

  摘 要: 近年来,一种由数字、汉语、英文、符号等组合而成的“另类”语言悄然兴起,这种发端于互联网的网络语言,正日趋成为中学生语言的新宠,冲击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既然网络语言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语文教学,语文教育者就应积极应对它。在大趋势面前,我们不仅要了解、熟悉网络语言,而且要善于运用网络语言,只有主动去掌握一些与学生群体贴切的流行文化表达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语言,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
  关键词: 网络语言 语文教学 技法
  
  时下网络语言正以铺天盖地之势“飞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当中,学生的话语方式、生活习惯、情感特征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这样的一些变化也正在悄无声息地冲击着语文教学,冲击着悠久的汉语和汉字,也为语文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语言,让网络语言为语文教学服务,是新课标改革中语文教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新的语文课标提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更要求教师能够换位思考,接受学生当中一些新的东西,“用学生的思维思考,用学生的语言教学”[1]。因此,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网络语言冲击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敢于走在语言变革的前沿,了解现代学生的需要与心理,正确认识和研究网络语言,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学会理性使用网络语言。
  “用学生的思维思考”,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掌握中学生这一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需求[2]。美国心理学家哈里・伯杰(HarryBerger)认为:“人有两种原始需要,一种有次序、不混乱;另一种则相反,人类确实需要混乱、危险、新奇、神秘。”两种需要是矛盾的,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从形式到语言都可以综合这两种需要,使矛盾得到暂时的解决。因此人们对网络虚拟世界的需要是正常的,不是神经错乱。对网络语言也是同样,这是人们的心理需求,特别是青少年这个群体,他们喜欢猎奇探险,趋新求异,使用新奇、怪异的网络语言更能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愉悦与满足。站在他们的立场,我们发现,这些新奇、怪异的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其实就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种自然表达和流露。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一并“乱棒打死”。
  “用学生的语言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不可否认,如今中学生的写作和交际中确实存在过度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网语“满天飞”让语文教师感到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语文教师就连学生在口头和作文表达时偶尔冒出的“恐龙”、“青蛙”、“灌水”、“MM”等网络流行语都不理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信息革命时代,语文教师不可能独立于远离网络风云的“世外桃源”去从事教学,掌握网络知识,熟悉网络语言,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一种必备的素质,当然这不仅仅是要求老师们学会“BT”、“骨灰级”等几个新词汇,更主要的是要转变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3]。周洪波先生曾在访谈中说过:“作为我们对网络语言有偏见或者是有质疑的人,是不是先别质疑,先融入进去,先去了解网络语言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你了解了,学习之后再来理解。”“……你要对孩子要引导他,你就必须先要了解他,你先要了解这个网络语言,也得试着去学习,只有你对这个网络语言了解了之后,你才能对孩子起一种引导的作用。那么,这逼着我们要有一种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可以使语文教师主动走进网络,了解网络语言是富有时代特征和青少年个性特征的“学生语言”,共同的语言让师生的心灵贴近,教师可以在和谐的交流氛围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应用这些语言。
  其实,用学生的思维思考,用学生的语言教学,说法变了,讲的还是“亲其身而近其道”的道理,这是一条已经被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是“放之古今而皆准”的真理。面对备受自己学生亲睐的网络语言,语文教师用“亲其身而近其道”这招一点都不过时。只要教师略施技法,旧招即可奏新效。我认为,语文教师不妨从“意、源、因、法”等方面了解和研究网络语言,在帮助自己走出网络语言带来的尴尬境地的同时,引领学生在这独树一帜的流行舞台上“潇洒走一回”。
  一、明其意
  网络语言是什么?说法很多,一些著名专家在给网络语言定位时颇多争议,但其整体倾向是一致的,即将网络语言的涵盖面作了广狭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就是所有我们在网络上发生的这种言语交际行为,在这个领域使用的语言都可以叫做网络语言。但是,这一部分语言主要是基于现实语言,有网络新闻、网络文学,这上面的语言,比如新浪网、人民网、新华网转载的文章,跟平面媒体使用语言完全一样,没有什么其它自己的特殊性……”[4]。“只是在网络的公告牌上和聊天室里使用的这种语言,而这种语言在它的词汇和语言表达上又有一些特色,这一部分可以作为狭义的网络语言……”,比如“恐龙”、“蛋白质”、“大虾”、“斑竹”、“菜鸟”等,本文研讨的网络语言指的是后者。
  二、析其源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从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其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有如下几类:缩写型,包括汉语缩写和英文缩写,比如BT是变态的缩写,MM是妹妹的缩写,GF是英文girlfriend(女朋友),BTW是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的简称;谐音型,包括数字谐音、汉语谐音和外语谐音,比如520(我爱你)、5555(呜呜呜的哭声)、JJWW(唧唧歪歪)、斑竹(版主)、伊妹儿(e-mail)、瘟到死(windows)等;符号型,多以简单符号表示某种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如“O.O”表示“惊讶”的表情,“@_@”就代表一个戴眼镜的人;新语型,一种是新创造的词汇,比如“拍砖”(发表不同见解),还有一种是旧词新义,比如将“丑女”叫做“恐龙”,将“丑男”叫做“青蛙”,等等。作为具有时代气息的鲜活事物,这些网络上流行的语言具有简洁省事、生动有趣又富有个性化的特点。
  三、究其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中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的人群是第一大网民群体,占总人数的38.9%[5]。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越是青少年聚集的网络,生造、原创的网络语言越丰富、发达,而成人论坛与思想性强的博客网络里,这些“特色”的网络语言却很少见。所以,网络语言的原创者们应该是青少年网民,他们创造并使用网络语言,一是网络语言方便省事,新奇有趣。譬如说一个“顶”字,在网文后面出现,比“赞同”或“支持”不知有力量多少倍,它表示使用力量,将文章“顶”上去,如果没有人“顶”这篇网文,它就被新上传的文章淹没掉,首页上就看不见这篇他们觉得好的文章了,所以就有人不断地“顶”。二是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最容易接受和尝试这种新生事物。中学生群体的一个特征是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网络语言的无限活力和生机,满足了中学生求知更新的心理。同时,中学生更愿意摆脱社会规范的束缚,以此来显示自身的独立性。网络语言传播中的制约少,为中学生寻求独立、发挥个人创造性提供了条件。
  网语颇受学生的青睐,是因为它符合这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和美学追求。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应该学会欣赏青年学生不愿受陈规束缚,追求新奇,乐于创造的可贵一面,而不应一味地扼杀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如果青年人都墨守成规,唯唯诺诺,畏首畏尾,那么整个社会就难以进步。
  四、得其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正规,语法、词汇的运用都非常讲究。可是网络语言却不一样,随意的成分很大。新词语出现伊始往往看着不怎么顺眼,有时也的确不合汉语习惯。这样的词语有些会影响语言交际,会破坏语言美感,如“BT(变态)”、“骨灰级”、“偶(我)”、“稀饭(喜欢)”等。但是网络语言既然能够在青少年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一定生命力的,人为阻止它的使用是行不通的,最终结果是与我们的大时代脱节,与我们的学生“离心离德”。最有效的办法是疏导,当然也不能全盘吸收,盲目顺从青少年的喜好,而要在他们运用网络语言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引导,帮助他们吸收运用精美鲜活的新生词汇,摈弃粗糙不良的交流和表达习惯,丰富他们的语言生活。其实,多元化、个性化的交流与表达正是中学语文新课标的体现。因此,我认为,既然我们提倡以宽容大度的姿态迎接网络语言,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处处对网络语言设置“禁地”和“壁垒”,至少不要将它扔进“焚化炉”,垃圾场还允许淘金与考虑无害化处理,为何作为时代必然产物和社会文化标签的网络语言就必须隔离于学生作文和日常交际之外,不能越“雷池”半步呢?只要学生懂得见机行事,懂得对网络语言适度使用和灵活驾驭,就不但不会影响传统语言的纯净,反而会丰富汉语词汇。
  其实,语言本身具有“自我净化”功能已是不争的事实,语言环境健康与否,语言本身不是关键,主要还是看使用语言的人。
  
  参考文献:
  [1]樊欣军.用学生的思维思考,用学生的语言教学.上海教育科研,2007.1.
  [2]汪清华,张通昌.青少年流行用语之心理解析.班主任之友,2008,(1).
  [3][4]专家在线畅谈网络语言的是是非非.教育部在线访谈,2005-8-12.
  [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1.

推荐访问:其道 其身 语文教师 勿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