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 [爱心在主题游戏“赶庙会”中生发与延续]

  摘 要: 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实施主题游戏“赶庙会”时,应及时捕捉、生发幼儿的爱心意识;创设条件,启迪爱心行为;家园配合,共同打造爱心行动序曲;唱响义卖活动,让爱心得到不断的延续。
  关键词: 爱心 主题游戏“赶庙会” 生发 延续
  
  爱心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正规的活动和身边的典型案例来实施教育,而且可以在游戏中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主题游戏在新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深受幼儿的喜欢,而且成为了幼儿学习知识、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幼儿常常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探索、感知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对成人角色的模仿、再造,以及情境再现,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性等方面得到了发展。活动大大地萌发、丰富、深化了幼儿的情感,促进了幼儿品德的发展。现以主题游戏“赶庙会”为切入点,浅谈幼儿的爱心在游戏中的生发与延续。
  
  一、在主题游戏“赶庙会”中捕捉信息,生发幼儿的爱心意识
  
  在主题游戏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随着对主题的领悟和生活经验的增加,在活动中会出现新的兴趣点与生成点。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将其称为“随机情境”。教师应当具备迅速、准确的调控能力,对随机情境中引发的一些游戏行为,特别是反映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事件与行为进行及时的捕捉、诱发,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
  主题游戏“赶庙会”是我们根据当地民俗文化挖掘生成的游戏活动,庙会上种类繁多的小吃、饰品、民间玩具,以及热闹的场面和叫卖声无不成为幼儿游戏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幼儿利用走廊空间开设“庙会一条街”,有卖小吃的、有卖泥人的、有卖玩具的,大家各自照看着自己的“生意”。有的摊位生意较为红火,有的摊位却门前冷落。泥人区的钱震玺和姚奕羽小朋友可能是生意不太理想,两人相互推诿让对方叫卖,可效果不大。这时,钱震玺小朋友双手一拍说:“有了。老师,能帮我们找一个小纸箱吗?”我没有询问原因,便给他提供了一个饼干盒,他俩在上面装饰了一个心形的图案,而后叫卖:“大家都来献爱心了,泥人1元1个,卖的‘钱’我们要收到爱心箱里!”果然,这一招立见其效,生意立即红火起来,他们俩一个做、一个卖,忙得热火朝天。之后其它生意不好的摊位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各个摊点的玩具很快卖光了,摊主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于是,我们及时捕捉了幼儿出现的这一随机情境,寻找到其中的有效元素,引导幼儿围绕生成点进行讨论交流。了解到我们周围、社会上有许多孤儿、残疾人等需要我们关心,大家纷纷提议在下次游戏中增加“爱心商店”、“爱心小制作”、“爱心表演”区,等等,生成了新的游戏支点。在这种情感交流的诱发下,不仅内化了幼儿的爱心情感,同时爱心之火也在幼儿心中不由自主地开始生发。
  
  二、创设条件,诱导爱心行为
  
  游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爱心游戏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积累了很多相关的认知和交往经验,而后会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建议。教师应该创设条件,鼓励幼儿大胆实践;给予支持与尊重,利用多种途径诱导幼儿的爱心行为,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
  1.增设爱心活动区,把爱心向平行班扩散。
  我们在主题游戏“赶庙会”中及时拓展了有关爱的主题活动内容,并与同龄班幼儿开展了平行班游戏活动,分享了这一资源的开发。幼儿在虚拟的游戏情境中,进行着对所选角色的模仿、想象,用自身行为再现生活中的人群,积累了相关的认知、交往经验,把爱心意识传递给了平行班的每一名幼儿。
  2.成立爱心捐助区,启迪爱心行为。
  意识触动行为。随着游戏的不断延伸,爱心之火在幼儿的心里不断地被点燃。幼儿在不断地感知、思考中了解到在我们的身边、周围生活着一些和我们不一样的不幸的孩子需要我们帮助,他们也不满足于在虚拟的游戏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而要求更多地从虚拟的游戏情境转向现实。幼儿提出在班级成立爱心捐助区,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衣服、图书和物品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还有一部分幼儿提出义卖活动。对此,我们展开了讨论,对幼儿的想法首先给予了肯定与鼓励,并一致同意举行义卖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爱心捐助区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幼儿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积极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关爱他人的情感与需要。
  3.制作海报和爱心箱,向全园进行爱心倡议。
  当意识与行为达成共识以后,幼儿就有一种巨大的热情与动力进行筹划、准备。教师应及时参与到幼儿的爱心行动之中,与幼儿一同策划义卖计划书、方案。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主动分工合作,制作海报,糊制爱心箱,这些无不体现着孩子们纯真的爱心得到了升华。之后,我们将倡议海报粘贴在幼儿园的不同地方,让全园教师、家长、幼儿了解我们的爱心行动,引发他们积极参与到爱心义卖之中,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三、家园配合,共同打造爱心行动序曲
  
  《纲要》总则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设条件。
  当倡议贴出后,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他们在活动前与孩子共同参观福利院、制作爱心饰品、收集募捐物品,进行爱心启蒙教育,以自身的情感和行为激发、引导幼儿,不断唤醒幼儿的爱心行为,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这充分体现了家园互动的重要性,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心的种子,共同打造了爱心行动的序曲。
  1.带孩子参观福利院,进行爱心启蒙。
  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福利院,零距离地接触孤残儿童,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感知孤残儿童的困难与不幸,并送上自己的爱心,为孤残儿童捐款、捐物。
  2.与孩子一同收看报道,唤起救助行为。
  家长有意识地与孩子一起上网收看有关孤残儿童、灾区等爱心救助的宣传与报道,激发孩子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明白奉献爱心是一种美德,并启发孩子主动挑选书籍、玩具、衣物进行捐助。
  3.亲子制作,感染孩子的心灵。
  亲子制作是家长、幼儿爱心行为表达的一种方式,他们利用废旧的材料、工具制作出别具一格的玩具,用自己的双手编织着爱的暖流,不仅体验了亲子交流的快乐,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感染了幼儿的心灵。
  
  四、唱响“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义卖活动,让爱心得以延续
  
  孩子的爱心是天性,需要不断的启迪,更关键的是需要成人给予他们爱心放飞的机会,帮助他们付诸行动,让爱心更好地得以延续。
  六月是大班幼儿毕业的日子,我们一改过去庆祝的形式,将幼儿在游戏中积累的认知经验、交往能力及积极的态度进行迁移和运用,组织幼儿进行了特殊而有意义的“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爱心义卖活动。活动中我们共募集了1400多元,以及若干玩具、衣服,并与部分家长、幼儿代表将爱心捐赠给了徐州社会福利院。
  我们老师因为家长和孩子感动,家长因我们举行的活动而感动。爱的旋律依然继续,受益的不仅是那些有困难的人,还有现场的每一个人。
  作为新一代的教师,我们要注重挖掘游戏中幼儿情感教育的内容,让爱心之火从小植入幼儿心底,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潘晓虹.谈幼儿园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拓展.仙居县教育局教研室.
  [2]幼儿园游戏之旅――研究性游戏学习.南京市第一幼儿园.陆娴敏.南京师范大学.

推荐访问:赶庙会 生发 延续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