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辩证唯物观看社会主义本质论 唯物辩证的本质

  摘 要:本文从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研究的角度,全面阐述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及其科学内涵,归纳社会本质理论的特色,指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 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的经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取得的主要理论成果。它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问题,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改革开放等。这些新的论断及其理论内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成就和理论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突出特点和创新,就在于将生产力标准纳入社会主义范畴,赋予它以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容。它深刻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应该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发展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不能脱离发展生产力讲社会主义。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才能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观点的运用和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邓小平同志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规定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是从生产关系方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根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剥削社会的质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既坚持社会主义应当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奋斗目标,又要把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一个历史过程。这就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又突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
  (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邓小平同志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与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统一,把发展生产力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它所强调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方面的本质要求,包含这样几层含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实现富裕;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能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需要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要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能搞平均主义。
  总之,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突出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又突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而实现共同富裕则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最终目标。三个方面紧密配合,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色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目标上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的最高利益、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优越性,归根到底要表现在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上。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这样,邓小平同志就把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与发展问题紧紧联系了起来,而不只是把社会主义看作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他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精辟地阐发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启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并不只是为了信仰,更重要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了实现现代化。这就从社会发展的深层和高度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使我们真正明白了到底应当如何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在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属于生产力方面的内容,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以前,我们忽视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仅仅归结为生产力的问题,这里还有个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我们发展生产,创造的财富归人民所有,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所以,他在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又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坚持上述两个方面的统一,我们才能澄清理论上和现实中的种种模糊认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从动态发展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也将在这一长期过程中逐步显示出来。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还不能充分体现出来。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初级阶段的发展特点。他在这里用了五个动态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蕴涵了社会主义本质表现的动态特点。他这样概括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启发我们要从“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模式的选择首先应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能在经济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追求“一大二公”的理想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对于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不仅是邓小平同志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支柱地位,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和逻辑前提。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都是要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理论课题,而要回答好这一课题,首要的问题是必须科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的基本前提
  邓小平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内涵,是为了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规律,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关于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关于当代中国国情的深入研究结合起来,寻找社会主义本质与道路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本质清楚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规定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则清楚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模式和基本途径。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前提,而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又必然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或者说,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的理论依据,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实践活动。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依据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为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基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在正确判断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基本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统一。只有深入理解、准确掌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才能准确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使我们摆脱了长期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视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推进体制改革,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解读.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版.

推荐访问:辩证唯物 本质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