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高等院校本科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进程的加速,高等教育持续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此情况下,如何保证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成为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作者梳理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体系建设的过程,丰富相关的理论,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建设过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推进,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保障、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教育等各领域关注的问题。2007年教育部召开“质量工程”会议以后,建设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
  一、发展初期
  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把许多综合性大学分解成单科性大学。但是“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相互脱节和分离,对学科的更新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妨碍了以后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之结合”。[1]这个时期的调整造成了“高等教育长期文理、理工分家,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割裂,给培养的学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缺陷和知识面的偏颇”,[2]对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体系的建立造成了影响。
  1961年《关于196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提出:“当前文化教育工作必须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高等院校要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到第一位”,“必须切实保证教学时间,劳动时间应有所控制”。学校开始把主要精力转移到贯彻八字方针上,整顿和稳定学校工作。同年9月颁布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试行后,高等教育的局面有所好转,但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等院校的一些正常教学工作被达乱,教学质量受到破坏性影响。
  二、探索改进阶段
  1977年高考恢复,之后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加快。1978年,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发出《关于进行高等学校专业调查和调整工作的通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方面出现的问题,寻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这是提高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988年4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10项措施,并决定从次年起设立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制度。
  1990年,国家教委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行政法规,标志着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实践工作开始向规范化迈进。1992年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国家教委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学工作地位,促进教学升温的政策措施,如表彰先进教务处,狠抓以严格考风为重点的学风建设,实施计算机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高等院校教学合格评估和优秀教学工作评估,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等。[3]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向,指出:“要使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有明显的提高”,“把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提高到新的水平”。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重点发展高等教育。”我国开始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增强质量意识。”
  三、改革发展阶段
  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扩招在满足了社会需要的同时,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问题开始不断凸显,引起了国家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01年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就加强和规范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要求;2004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常识;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健全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工作向科学化和制度化迈进。
  2007年1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重申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建设内容,突出强调加强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推进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促进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建设资金与组织管理;同年2月下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专业结构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评估,加大教学基础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7月下发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质量工程”各项措施。
  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重申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提出质量标准建设、专业综合改革、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等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此外,国家全面推进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创建“教学名师”评选表彰制度,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启动万本新教材建设计划,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改进教学条件等一系列措施,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德滋等.南京大学百年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09.
  [2]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玉瑕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推荐访问:高等院校 教学质量 体系建设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