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摘 要:随着新一轮国家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逐步实施,基础教育的课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数学成为开发儿童潜能的重要工具,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为数学主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切使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兴趣 学习方式 发散思维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乐学之下无负担”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1.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实际中解决数学问题。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例如:教《跳绳》时,在主题图讲完后,我请8个学生上台,问:“苹果和香蕉,你最喜欢哪种?喜欢苹果的站在左边,喜欢香蕉的站在右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8由几和几组成,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教师还可以问:玩具车和冰淇淋,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放学后,你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8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
  2.以猜为动力,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猜数游戏》时,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颗珠子,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3.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胜不骄,败不馁。如在小组中可以进行“夺红旗”比赛,在个人中可以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课堂上让每位孩子都动动手,既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武器,又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增强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点燃孩子的热情,激发孩子的潜能。
  
  二、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1.情景式的复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传统的新授课,教师往往把每节课所需的知识基础替学生“提取”出来,然后进行传授。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动权不够,教师“抱着走、领着走”,结果只能是“学生遇到新的问题就束手无策”。例如我在一节活动课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习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问题:“哪位小朋友能帮蓝猫认识一下计数器呢?”每个小朋友都有话说,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明显比教师复习要好的多。事实上引导学生自主“介绍”课本知识都为后面教学的展开作了铺垫,学生在向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时,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2.操作式地探究,经历学习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不能将事实的真相轻易地告知学生,而要让他们通过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在探究中学习、感悟。
  如在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我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就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
  3.开放式地评价,用喜欢的方式学。
  “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发扬个性,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探究、学习。如在展示“3”个圆片摆法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些评价的问题:摆了哪些数?你是怎么摆的?你喜欢哪个小组的顺序,为什么?等问题,引导“生生评价”,从而进行自我的建构和完善。
  
  三、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1.训练思维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我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一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障碍性引入”、“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训练思维的求异性――转换角度思考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地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加强逆向思维的培养。比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可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还可引导学生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
  3.训练思维的广阔性――一题多解、变式引伸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
  4.训练思维的联想性――转化思想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有些题目,从叙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新课程的理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内化、践行。我们有信心、有恒心,并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程的实施中。因为,我们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孩子。

推荐访问:几点 体会 数学 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