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手机行为调查研究 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公平性调查研究

  摘 要: 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调查表明: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学科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主要表现在互动对象、互动空间、互动方式、互动评价上存在不公平,进而影响到每个学生取得数学学业最大限度的成功。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以下建议:(1)开展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2)进一步改善农村数学教学师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基础;(3)树立公平教育理念,科学对待每位学生;(4)落实新课程评价理念,为教师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师生互动 公平性
  
  1.问题提出
  课堂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情境中所进行的相互交往和交流,是“师生双方借助各种中介而进行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对师生双方具有促进性或抑制性”的活动。[1-2]
  课堂师生互动公平是指要给每个学生提供互动机会,提供适合他们的互动方式、内容等,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3]国内外关于课堂互动公平性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数学课堂互动公平的相关研究较少。互动公平问题的研究包括互动对象、互动内容、互动时间、互动空间、互动方式,互动评价等方面。我以中学数学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教师态度等环节的比较分析,研究在互动对象,互动空间,互动方式,互动评价几个方面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公平性的相关问题。
  2.研究过程
  2.1调查工具与对象
  依据问卷编制理论和研究需要,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4],改编整理成关于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公平性调查问卷,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分别进行,学生问卷包含13道客观题和2道开放题,教师问卷包含45道客观题和1道开放题。
  学生问卷设计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性别、性格、座位分别做出选择或填写,学生成绩为教务处获取的该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根据问卷提供的学生学号与学生成绩单对应录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提问、课堂主动性、课堂评价、教师态度四个方面。教师问卷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评价两个方面。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均采用五点量表记分。
  学生问卷的调查对象是甘肃省白银市某农村中学,从七到九年级各选取一个班,共150人。教师问卷调查对象为参加西北师大“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的60名数学教师。
  2.2调查过程
  学生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自习课时间集体施测,并当场收回,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135份。教师问卷由我对培训教师统一发放和收回,剔除不规范做答问卷,得到有效问卷40份。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进行处理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关于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情况的调查。
  对“你在课堂上被数学老师提问次数”的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男生在课堂中被提问的次数多于女生,这与表4的调查有所不同,可见在数学课堂中男生与老师互动的几率比其他学科课堂多,这与数学本身的特点有关:数学学科在智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方面的要求较其他学科更高,多数数学教师认为男生在课堂上这一方面的表现往往比女生好。[5]
  在性格方面,有50%内向学生在课堂的提问次数中选择“很少”,选择“较多”的只有10.7%;从学生的座位分布来看,后排学生被提问到的次数明显少于前排和中排,后排学生选择被“较多”次提问的比例只有14.3%。
  在成绩方面,良好生和中等生容易被提问到,优秀学生次之,成绩差的被提问到的比例最小。我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良好和中等成绩的学生在班级学生数量中占大多数,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主要以这部分学生能接受为主,所以这部分学生成为经常提问的对象,检测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
  3.1.2关于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的调查。
  在对学生数学课堂参与主动性调查中,从性别和成绩的分类看各个数据比例的差别不是很大,主要区别在于性格和座位的分类,结果见表2。
  表中数据表明,各类学生主动提问与回答的次数均偏少,这主要是因为被调查对象来自农村中学,学生因为受教学配套设施、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在数学课堂中主动参与性不强。
  从表2看,性格内向的学生与座位在后排的学生选择“很少”与“较少”的比例更大。对开放性问题:“如果数学老师很少关心你,会不会影响你的数学成绩?”该部分学生回答“会”的占到了总人数的62.2%,他们认为“如果老师很少关心自己,自己会有失落感,学习自主性下降,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厌恶老师,放弃学习”。可见,对内向型与座位靠后的学生的关注不容忽视。
  3.1.3关于学生在课堂上被表扬、批评次数情况的调查。
  在这方面的调查中,性格和座位的分类数据比例差别不明显,主要差别在于按学生的性别和成绩的分类,统计结果见表3。
  从表3的统计结果看,男生在课堂受表扬次数略多于女生;成绩良好的学生被表扬次数多于其他成绩段的学生,成绩差的最少。女生受批评次数明显少于男生,成绩中等的学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
  这主要是由于男生在数学课堂与教师的互动多于女生(前面调查得出男生在课堂的提问次数较多),也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有关。有研究认为教师总是把一些与男生有关的性格特点与行为赋予更加积极的评价,女生的诸如“认真”、“刻苦”、“按部就班”等特点则与缺乏创新能力相连。[6]在成绩分类方面,很多教师因为注重数学成绩,关注处于良好和中等学生的进步,对他们的表扬批评次数较多。
  3.1.4关于数学课堂教师态度差异的调查。
  对开放性问题:“你认为你的数学老师对每个学生态度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什么差别?”有69%的学生选择了“不一样”。其中,50.4%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对成绩好的学生态度很好,经常愿意和他们交流,他们回答问题出错时会询问原因并提醒告诫,对成绩差的学生态度一般;对自己喜欢的学生,不管学习成绩如何,老师都会很关心。另有18.6%的学生认为老师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投入了更多的关心,对成绩好的学生过问很少,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从统计来看,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态度存在差异。
  3.2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2.1课堂提问次数情况的调查。
  按学生成绩来分,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对中等成绩学生“较多”和“很多”的比例达到了50%,优秀生的提问次数最少,这与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基本相近。
  按教师对学生的喜好度来分,选择对不喜欢学生“很少”和“较少”提问的教师有40%,“较多”和“很多”次提问的比例只有12.5%和0%,而对于教师喜欢的学生,“较多”和“很多”次提问比例达到了47.5%和2.5%,“很少”和“较少”的比例和为10%。这些都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喜好度影响到了对学生在课堂提问情况的公平性。
  按学生的性别来分,对男生选择“较多”与“很多”提问的数学教师有42.5%,女生为27.5%,这与学生问卷的统计情况一致。
  3.2.2课堂表扬批评情况的调查。
  3.2.2.1教师对学生课堂表扬情况的统计分析。
  统计表明,教师在对学生喜好度和学生性格方面的数据差异较大。教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表扬的次数最多,选择“较多”和“很多”的比例和为52.5%,可见大部分教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经常鼓励和表扬,给他们较高的期望。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喜好度影响到了对学生的课堂表扬的公平性,教师对不喜欢的学生表扬次数“很少”与“较少”的比例和为30%,“较多”与“很多”的比例和为17.5%,对喜欢的学生这两个统计数据分别为7.5%和47.5%。表3的研究表明,教师对自己喜爱的学生的评价一般是积极的、肯定的;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生的评价一般是消极的、否定的。本调查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2.2.2教师对学生课堂批评情况的统计分析。
  在课堂批评这一方面,从各个分类看,教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批评较少,性格外向的学生批评的次数较多,男生批评次数多于女生,具体数据见表4。
  以上结果在其他同类研究文献资料中也可得出。性格外向的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往往能调动起课堂气氛,但有时也会影响课堂秩序,从而导致教师批评次数较多,内向型学生在课堂上一般比较安分。男女生的差异亦是如此。当然,教师也考虑到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开放题的回答统计来看,教师更愿意在课后找内向学生谈话或是批评其错误的地方。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对学生问卷与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4.1.1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对象不公平。
  在师生课堂互动中,教师在互动对象上往往带有选择性与针对性,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互动中,使数学课堂师生在互动对象上存在不公平。
  4.1.2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空间不公平。
  后排学生在教师课堂提问次数、课堂参与主动性方面所占的比例都较前排和中排学生偏少,说明教师在课堂互动中没有很好的均衡互动空间的差异性。
  4.1.3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方式不公平。
  教师对于成绩好及自己喜欢的学生,不论在课堂言语动作态度还是对学生的关心程度方面都好于或高于其他学生,影响了互动方式的公平性。
  4.1.4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评价不公平。
  男生在数学课堂上受教师表扬批评的次数大于女生;数学成绩良好、中等的学生得到教师的评价次数多;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数学课堂受表扬次数多于其他学生;对教师喜欢的学生,不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课堂表扬所占的比例都较高。
  4.2建议
  通过以上比较,数学课堂师生在互动对象,互动空间,互动方式,互动评价上都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重大影响。数学课堂师生互动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学科既有一定共性,又有自身个性。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4.2.1开展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开放性问题:“如果数学老师很少关心你,会不会影响你的数学学习兴趣?”,一部分选择“会”的学生认为,老师的不关心或很少关心,直接影响到自己对数学课的兴趣,进而影响到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导致数学成绩下降,甚至放弃数学;在选择“不会”的学生当中,有35%认为自己本身对数学非常感兴趣,不管老师会不会关心自己,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数学学习。由此可见,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学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对提高师生课堂互动的公平性有很大帮助。
  4.2.2进一步改善农村数学教学师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基础。
  从学生问卷主动性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看,农村学生课堂主动参与性不强,数学教师在课堂拥有完全的主导权。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数学学习基础较差,课堂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因此,要加强改善农村数学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
  4.2.3树立公平教育理念,科学对待每位学生。
  教育公平,指每个学生都有相同的入学机会,占有同等的教育资源,并不意味着要绝对平等地分配给每位学生相等的教学时间和相同的学习任务。教师应该科学地对待每位学生,认识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给予学生适合他们的期望,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形式,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4.2.4落实新课程评价理念,为教师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
  从对问卷开放题的统计看,一线数学教师对于注重课堂教学互动的公平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受到评价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制约,教师在兼顾成绩与公平性上感觉力不从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我们应落实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使教师在轻松、没有竞争压力的教学环境中“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7]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17.
  [2]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马吉宏.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2).
  [4]李洪.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5]段小磊,曹卫平.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问题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06,5,(21).
  [6]陈雨亭.我国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4,(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公平性 互动 调查研究 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