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大学生来了常驻大学生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和人生态度,是做人的起码修养。感恩的心使人感动。新时期的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不懂知恩图报的事件经常见诸报端,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关键词:感恩 大学生 感恩教育 感恩意识
  
  中华民族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古训,这些古训告诉我们的就是要感恩。但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新时期大学生的血液里,他们不懂得对自己拥有和享受到的一切抱有感激之情。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 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对其回馈以感激的眼光, 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 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 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可以认为: 感恩教育的本质任务是完善人的生命,特别是完善人的精神生命。
  感恩教育对于我们追求德育工作实效, 培养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价值。1952 年,爱因斯坦为《纽约时报》撰文时写道: “ (仅仅)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感恩教育有助于唤起大学生的感恩心,融化他们的冷漠心、自我心和自私心, 培养他们感恩图报、施恩不图报、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良好品性和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的胸襟气度;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内省内察, 体谅父母的艰辛和他人的善意,体会社会的恩惠和自然的恩赐, 增进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内心的祥和宁静。从这个意义上说, 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西方文化处处可见感恩之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 既推崇“施恩不图报”,更推崇“知恩图报”,古训“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妇孺皆知。儒家文化极其强调“感恩”美德, 甚至把“软”的感恩意识逐渐转化为“硬”的规章制度加以强力推行。这些都说明, 传统文化认同“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是做人起码的修养。“重拾”感恩教育, 是人性的需要与回归,也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和传承。
  
  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分析
  
  1. 家庭教育的片面性
  许多父母补偿心理过重,总是希望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大学生就成为实现父母意愿的工具。父母不是按照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要求来培养子女,而是把子女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在生活上大包大揽:入学报到、毕业离校,包送包接;季节转换、节庆假日,嘘寒问暖……过多的呵护助长了大学生的依赖心理和寄生思想。“只要你学习好,就是对我好”。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必然使大学生将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而根本不会对父母萌生任何感激之情。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学习是我的天职,感激父母暂时还没想到。这是一般大学生的正常思维,也是当前一部分父母教养观的必然结果。
  2. 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
  就教育大学生的主场――高校来说,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长期以来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教育和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因此,当今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不良现象与学校教育不够落实,尤其是忽视感恩意识的培养不无关系。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需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享受了太多的爱与给予,生活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把什么都看成是理所当然。因此,需要通过教育,让他们懂得自己所享有的这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他们需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然而,我们对他们的这种教育却没能跟上。在教科书中,传统感恩教育思想并非完全没有,从小他们就能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专题的感恩教育却进行得太少。学生没有受到足够的感恩教育,未能形成强烈的感恩情感,自然就不会产生感恩的行动。
  3. 社会感恩氛围不浓
  受市场经济条件的负面影响,人际关系被打上了实利化和物质化的烙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转型,人员的流动性日益频繁,人际交往日益打破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的束缚,人际关系日益“陌生化”。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日益减少,变得逐渐疏远和冷漠。当代大学生置身于这种社会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他们不懂得要去感激父母、感激师长、感激社会,也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对父母、对师长、对社会的感激之情。因此,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也是情有可原的。
  4.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强烈,但自立意识、责任观念淡薄,依赖思想、享乐思想严重。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父母、师长和社会都是欠他们的,而他们就不欠别人的。父母、师长和社会为他们所提供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还满腹牢骚、怨天尤人,抱怨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相反,他们就是不反思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能够做些什么。对自身缺乏反省,当然很难理清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首先要让他们善于理解和发现他人之恩,即明白为什么要感恩,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观。
  1.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事物归因
  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其心智和理论分析能力还不成熟,对事物发展缘由的归因分析往往显得片面和绝对化,而大多数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识更是使他们在事物归因上容易形成“成皆由我败皆由人”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很容易导致人的骄傲自满: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和自己已获得的回报,正如巴尔扎克所讲:“骄傲的人,很少感恩,因为他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已得到他应得的一切。”因此,要有意识地引导当代大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多看别人的努力和付出,学习歌德的“我不应该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上万的事物和人物”。学会正确归因,并养成谦虚进取的心态,由此知道感恩,学会感恩。
  2. 引导学生感受和学会关爱
  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和关爱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也更多地表现在人们不经意的动作中,反映在人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之中。一句轻轻的问候会让我们倍感温暖;一个鼓励的眼神会让我们力量顿增;拍拍肩膀,会让我们的顾虑和委屈烟消云散,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受。因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去发现关爱、感受关爱,进而由己及人,学会去关爱别人,回馈他人和社会。
  3. 引导学生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
  知恩就得图报。知恩之后就应当以诚意和实际行动给予回报。这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才会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意识。虽然我们的生活中渗透着自然的恩典、社会的支持和他人的帮助,但我们很容易忽略那些需要感谢的事情。我们有太多的欲望和奢求,却可能很少想到对已经获得的一切给以回报,这实际上“来而无往非礼也”和自私自利的表现,值得每一个人反思。这里谈到的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情感上的回报。图报当从感谢做起。詹姆斯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真诚地向别人表达谢意是尊敬与礼貌的最高表现方法,也是维系人际关系最安全的方法。另外,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称得上报恩。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教师的细小帮助,对他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正是报恩的表现。施恩不图报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最高境界。在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施恩意识,实施施恩行动。施恩的前提是不图报的,否则,施恩者就不会心情愉快地去帮助别人。学校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寒暑假“三下乡”活动等义务服务,以此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自愿的施恩行动。
  总之, 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要积极渗透感恩教育,要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 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丰富, 从而使大学生树起正确的感恩观、高尚的感恩情,并以实际行动来感恩, 促进自己、他人、社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钱夙伟.匮乏的“感恩意识”[EB/OL].南方新闻网:中国新闻,http://www.省略/news/china.2003-07-2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刘美华.学会感恩[J].秘书之友,2004.(4),1.
  [4]李元卿.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少[N].光明日报,2003-11-8.

推荐访问:探析 新时期 感恩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