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


  摘 要:随着小学教育素质化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艺术教育的地位不断上升。一方面,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而在这其中,美术教育作为艺术类教学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教学科目,正逐渐受到重视。而作为学生来讲,学习美术不仅可以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实现自我创造力的培养。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来讲,要重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创意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发挥自我想象的空间。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实施创意教学这一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进行一个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意课堂;自我创造力;创意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0B-0054-02
  在以往的应试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小学阶段学生创新创意天性的启蒙与对美感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育就是学生发挥自我创新创意的一个窗口。作为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引导,形成一种广义思维上的文化逻辑,从而推动学生实现自我,实现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的双重开拓。笔者将从现今美术教学所涉及到的四个层面进行展开,即:因材施教、艺术氛围、传媒教学及多元评价,试论证小学美术课堂创新创意教学策略的可行性。
  一、美术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就美术的发展历程而言,其整体审美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具体到某一时代中的某一个人,则就更是有着审美差异问题的存在。且就美术流派来看,各表现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的差别,更是可能有天壤之别。因此,在美术教学课堂中,一个同等类型的教学课题,在不同的学生眼中是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的。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就必须意识到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文化科目,而其最大的不同则在于美术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方式,美术教育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复杂过程,越是精细的教学设计就越不适用于美术教育。教师应该以师生互动为基础,根据班级内部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纲要进行及时调整,以适应教学情况的变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点、线、面的简单应用》这一课时,笔者没有简单地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统一标准,而是允许其自由发挥。但笔者固定了材质要求,即使用一次性纸杯与马克笔,对纸杯进行绘画表现。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作品与作品间是有着极大的差距的,这个差距不是体现在表现能力与手法上,而是体现在学生思维模式上。大部分学生创作的纸杯图案多以树枝、树叶、河流等为主,但也有小部分学生选择了较为写实的小鸟、窗户等图案进行表现。教师要理解学生间差异点的不同之处在哪,并要安抚学生,让其明白图案没有优劣之分,要引导学生明白自己是在赋予静态材料以艺术活力。基于此,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试着使用不同的表现材料,细致完善地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考虑到学生学习状况的实际差异,并积极地寻找教学方式,构建出了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培育并保护了学生个体独有的创造个性。其教学优势在于,此种教学方式适应了复杂多变的美术教育,并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的创造力。
  二、美术教学中的“艺术氛围”
  就小学美术教育而言,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是离不开宽松、开放的教学学习氛围的。就这一教学出发点而言,教师需要正确定位学生与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角色。这种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变化取决于教学课题的不同。换言之,学生与美术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而将转化为“合作伙伴”。这种定位上的变化会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教学氛围反馈,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对美术教学进行内容感知。例如,笔者在进行手工课教学时,邀请学生与我一同做了一个泥人,成品的品相还算上乘,我告诉学生,这是他们与我共同完成的作品,也是他们的劳动创造,这就使得学生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从而产生接纳意识,在学习美术课程时,自身注意力更为专注,更愿意释放自身的想象力。作为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更应该鼓励学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时的构思、表现手法等意识上的内容,以推动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展示。这种教学做法无疑在课堂上为学生树立了一种氛围架构,即:美术课堂是允许不同的想法产生的,美术课堂是一个极为开放与积极自主的学习平台。从学习氛围上讲,这就为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能力提供了土壤。
  三、美术教学中的“传媒教学”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其表现形式与内容多需要借助视觉表达来展现,在美术表现中,形象、线条、色彩、肌理、质感等都是二维空间上的内容,而空间则是具有视觉直观表达意味的三维空间。这两种空间都使得美术具有视觉表达的直观性特点,又因为这一原因,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成为了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辅助设备。且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一种视觉表达媒介,使学生得到了知觉形式化的感官信息接收,从而使得学生在知觉的意义上得以扩展与表现,从这一角度来讲,多媒体教学设备是美术创造与表现在传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率不容乐观,多数教师仅仅只在教学公开课上加以利用,而不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它。这就使得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作为教师,在具有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的条件下,理应考虑如何在教学中积极地使用这一设备,以提高教学效率,并达到成本与效率间的平衡,以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方式间的有机结合,并实现教学资源间利用率函数的最优解。
  四、美术教学中的“多元评价”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每一个科目的学习几乎都有一个或一种标准答案的解题“套路”。但这种做法在美术学科却是不存在的,在美术作品欣赏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审美主体作为一个单独个体,具有绝对的自主表达权利,在审美主体审视美术作品这一客体时,只有在美术作品自身所具备的形象、直观等因素的刺激下,才能转变主体审美的评价。因此,美术教师在面对学生多姿多彩的艺术作品时,不能以固定框架来限定学生,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怀来包容学生在艺术学习上的不同个性与创造。教师更不能以个人的喜好、兴趣来评价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从多方面来评价学生的作品,从而使学生愿意挖掘自身的艺术潜力。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课、班级角、艺术节等多种场合来展示学生的作品,并鼓励学生讲出自身作品的内容及意义。这种教学方式鼓励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进行自主交流,这对于学生的艺术感情来说,是极为公正的一种教学做法,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容易發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进行正面的鼓励与肯定。当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作品优化,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改进建议,为学生留下发展、改进的余地,以使学生愿意学习美术,并以此为发展基础,这就是美术教学的价值所在。
  五、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学不会因为其自身的艺术性与基础性而显得凌乱与宽松,与其恰恰相反,美术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科学,是极为严谨的,上文所提及的美术教学的四个方面,是美术教学科学性与连续性的体现,且这四个方面互为表里,联系紧密,从这一角度而言,就使得美术教学脱离了低级的美术技法教学,而转向了艺术审美价值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艺术价值的感化与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促进学生艺术创意与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童彤.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8).
  [2]吴章新.小学美术课堂创意教学策略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
  [3]陈智华.关注创新 发展创新——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福建陶研,2007,(2).

推荐访问:创意 初探 课堂 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