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缺少资源,而是缺少发现资源的眼睛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应用观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再生的持续发展过程,它源于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教学实践,其中教学资源的再生过程事关教学资源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周淮南,2008)。要想增加资源的通用性、流通性和可利用性,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
  新的资源观包括对资源的五种认识,即资源的生成性、资源的动态性、资源的建构性、资源的交互性和资源的主体性。电子白板以一些固有的资源为基础,通过使用者的灵活扩展与应用,可以支持资源的生成性、动态性和建构性,并且由于电子白板自身强大的交互功能,使得资源的交互性也得以充分发挥,并促使师生双方都能共同参与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记录存储功能是电子白板所具有的一种特殊功能,包括屏幕捕获和视频记录等,能够保存板书的过程及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任何标注、注释及操作过程等。基于电子白板的课程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将电子白板上的内容、操作过程以及课堂中师生的所有行为全部记录下来,形成生动而丰富的再生资源,用于支持开展案例教学(王陆等,2009)。这些功能使得电子白板具有了资源的再生和再创造功能,从而使得基于电子白板的课堂具有了教育资源的生态环境(王陆,2007)。因此,电子白板作为再生资源平台,不仅能够产生和保存课堂中再生资源,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支持教师使用再生资源。在资源循环过程中,实现了资源的重用,资源的价值得到提升,且资源的生命周期也得到了延长(王陆和张敏霞,2007)。
  二、基于再生资源的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法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案例进行的,因此案例是案例教学法中最核心的要素。教学案例应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在基于电子白板的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课前精心制作的案例;另一种则是在课堂教学中基于电子白板生成的再生资源,由于这部分资源融入了学生的学习思想与行为,因而更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鲜活案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类案例由于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而大量流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根据电子白板的再生资源的生成过程,可以将案例教学详细分为书写标注型案例教学、截取重组型案例教学、操作演示型案例教学、学生活动型案例教学等几种形式。
  1.书写标注型案例教学法
  书写与标注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环节之中。在书写和标注中可以重用与回放的内容包括师生的板书内容及书写过程。
  文字的书写在识字课中应用得最为广泛。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描红演示-演示回放-学生练习-练习回放”的顺序设计识字教学的学习活动。描红演示活动是教师通过描红生字来讲解文字的结构和书写特点。演示回放活动是利用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多次回放书写过程,让学生掌握文字结构和书写顺序。这是教师对学生文字书写的强化过程,通过重复教师的讲演和书写过程,给学生更为强烈的刺激信息。学生练习活动是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的田字格中进行现场的书写练习。学生的书写过程和写出的文字都是一种再生资源,可以作为非常宝贵的教学案例再度使用。练习回放活动是指教师回放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进行的书写过程。如果学生的书写过程正确,那对全班学生来说是一种再次练习和强化的过程;如果学生的书写过程有误,那么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之处,并给犯同类错误的学生一个集体纠正的机会。教师还可以将这一案例应用于其他班级中,这样鲜活的案例非常有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一般来说,书写主要用于文科特别是语言类课程教学中,而标注则在理科类教学中有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地理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画出在公园内游览的不同路线。教师通过回放学生所画路线的动态过程开展相应的教学。其中,学生画出的游览线路就成为这节课中的教学案例。
  2.截取重组型案例教学法
  截取重组应用是指将资源中需要重点说明的部分通过放大、截取和标注等方式进行运用,或以适当方式与其他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案例。例如在一节介绍剪纸的美术课中,教师为了讲解剪纸的对称特性和制作技巧,先后在电子白板上依次截取了剪纸的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图形,最后就图形的八分之一展开讲解,将其与手绘的对称图形结合在一起进行比较。这种截取重组的资源运用方式不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剪纸的特征,还轻松掌握了剪纸的制作技巧。
  截取与重组意味着教师要对各种媒体资源进行分解、再加工和重新组合。这需要教师对所教授的知识结构具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确定哪些内容需要截取、在何时进行重组。同时,这类应用对教师掌握电子白板的操作能力和课堂教学的进程控制能力也都有着较高的要求。
  3.操作演示型案例教学法
  操作演示在实验教学和需要动手操作的教学中应用极其广泛。电子白板的独特操作特性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为深入的动手体验,而其操作演示过程即是课堂中生成的新案例。
  在与图形相关的课堂教学中,操作演示型资源应用方式能给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例如,在讲解面积时,教师一方面可以用图形作为面积单位,直观表示图形的面积;另一方面也可以采用割补操作方法将不规则图形变为规则图形,完成面积计算。在应用几何画板等外部软件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三角形边的特性、二次曲线特性、切线与割线的关系等通过操作演示的方式表现出来,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数与形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实现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在实验教学占很大比重的物理和化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将交互性的实验动画转化为虚拟实验。以化学课上的实验为例,放置实验药品的顺序往往会影响实验的结果。错误的顺序往往代表着学生在某个知识点理解上的欠缺,此时,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的记录功能,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录制下来,作为案例,在接下来的课堂中重新回放,不仅可以强化重点,查疑补缺,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支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其他班级讲授同一内容或者进行总结复习时,教师也可以将这些包含学生错误认识的案例重现,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4.学生活动型案例教学法
  前面三种案例都源于师生在电子白板上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当想要将师生的其他行为(例如语言行为、肢体动作行为等)作为案例时,则可以利用基于电子白板的课程信息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师生的教与学行为、教师的演示资源及板书等信息,并自动生成Web课件。
  在开展学生活动型案例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只录制学生的活动,例如小组陈述、学生练习等。这些录制下来的再生资源可以作为教师再次教授这节课时的非常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如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通常需要给学生呈现范例,教师就可以将往届或其他班级的学生陈述录制下来,选择优秀的学生活动作为案例,播放给学生观摩,起到示范作用;在进行口头作文或者实验操作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活动情况录制下来,选择那些有错误认识或行为的学生活动作为案例,请其他学生通过观看发现问题,从而通过澄清错误认识来实现教学目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资源建设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只有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再生资源,充分认识到再生资源的教育价值,再借助电子白板等技术手段将这些资源记录下来,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案例产生。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要把孩子们的思维看成是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收拢学生头脑中发出的‘波’,集‘波’成‘澜’,再推给学生,这便是生动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略。本研究由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网络教育活动的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DCA080138)资助完成。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推荐访问:缺少 资源 眼睛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