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文化视角下的高校人才价值培养模式及路径探索


  摘 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导向导致大学生重视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文化灵魂的学习。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逐渐在教育中出现了断层和缺失,进而使中国人的文明和礼仪教育受到了进一步的冲击,甚至是失序状态。面对这一形式,中央重大国策提出要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和掌握其对中国礼仪文化的践行及接纳程度,通过问卷的整理和统计,提出高校人才价值培养模式及路径的探索,希望能够为高校人才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才价值;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9-0131-04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中出现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和谐的因素,很多学生虽然接受着知识和理论教育,却连最基础的礼仪修养水平都难以达到,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人际交往困难,学生礼仪素质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文明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育部对大学生的文明礼仪做了明确的纲要指示,要求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工作常抓不懈。与此同时,两会代表委员提出要加强礼仪教育建设现代礼仪文化,在我国大力建设文化软实力的今天,礼仪教育的欠缺有损国家形象,妨碍了中国文化更好的走出去。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教育在学校的开展,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
  一、国内、外礼仪文化发展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关于文明礼仪的研究大体出现在古希腊时期,《荷马史诗》中“提到讲礼貌、守信用的人才能受到尊敬”。由此开始文明礼仪便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后来整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受到“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相关学者对礼仪文化的看法变得多种多样。一是关于礼仪与美德的关系研究。英国教育学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道:“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由此可见礼仪对美德的重要价值;二是关于礼仪与人际关系的研究。著名礼仪专家埃米丽·波特的《礼仪,上流社会使用的蓝皮书》以及德国作家卡尔·斯莫尔卡的《请注意您的风度》等专著中“强调了礼仪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此也就为后来的人们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三是关于礼仪与文明的研究。英国有着丰富多彩的礼仪文化,其中最著名的是它的绅士文化,英国一直以来都有着“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优良传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阐述了礼仪的地位、作用以及礼仪教育的意义和方法”。美国的艾米莉·博斯特,在写作的《礼仪》一书中“注重通过对英国日常生活中行为细节的展示,来逐渐展示西方礼仪文化迷人的全貌,并将作者礼仪思想的精髓渗透其中,引人入胜”。此外,也有一些关于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研究。比如,阿道尔夫·第斯多惠认为“大学礼仪教育中应该遵循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以及符合人的天性的文化适应性原则。”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在我国礼和礼仪教育思想是先秦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开启了礼仪和礼仪教育研究的先河。国家对政务礼仪特别是对国家公职人员的涉外礼仪及礼仪教育问题也给予高度重视。目前以金正昆教授为代表的众多礼仪专家、学者对礼仪的教育和施行做了大量实际的钻研及总结。近年出版的大量有关礼仪文化的论文论著,多注重对礼仪知识的介绍和礼仪规范的传授,重视具体礼仪规范的分析和讲解,对于实践及可操作性的指导较为欠缺。此外,各大高校均未明晰高校礼仪教育的目标。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是选修课程,且偏理论的知识较多,学生仅仅是学了礼仪知识,而没用学会运用。学校对该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教师专业队伍匮乏,课程缺乏相应的体系指导,开设课程参差不齐。基于这样的环境和背景,本文结合当下形势,了解和调查了广大大学生和教师的心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高校礼仪文化教育现状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当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课程相对较少甚至空白。在人才培养中仍然停留在原本的教育理念下,注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视文化素养的培养。而恰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今这样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的出现、渗透、交融,给高校学生带来新的视野之外,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潮的影响;信息时代对学生思想根基的沖击;礼仪教育缺失对学生品德塑造的不稳固。在这样一个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塑造大学生优良品质及优秀人格的最好不过的方法和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因此,建立民族自信的根基,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应加大文化素养的培养,以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开设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礼仪文化课程,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人才人文素养较低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2]。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培养高校人才优秀品质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以教师及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国内部分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随机抽样调查,针对高校学生对礼仪文化、文明礼仪的认知及课程开设情况设置了相应的内容,参与调查的学生共计771人,其中本科573人,专科198人。

推荐访问:中国 视角 路径 培养模式 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