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创作特点_浅论海子的诗歌创作

  摘 要: 海子在1984年至1989年的五年时间里,创作了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札记文学形式的数量惊人的优秀作品,其中流传最广、最具影响的是以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为基本方式的短诗。海子的诗歌创作体现了诗人率真的情怀、崇高的激动以及对本原性意象的痴迷,也深刻蕴涵了诗人一生的热爱和痛惜。
  关键词: 海子 诗歌 独特意象 民间创作立场 特点
  
  有着短暂但极为灿烂生命的海子,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并不能被称为主流诗人。他在1984年至1989年的五年时间里,创作了包括短诗、长诗、诗剧和札记文学形式的数量惊人的优秀作品,其中流传最广、最具影响的是以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为基本方式的短诗。海子的诗歌创作体现了诗人率真的情怀、崇高的激动以及对本原性意象的痴迷,也深刻蕴涵了诗人一生的热爱和痛惜。他的诗歌不再单单以一种简单的对抗意识作为动力,更多表明的是一种“精神艺术独立”。[1]
  
  一、诗歌中的独特意象
  
  海子的诗有很多对村庄、麦地河流、太阳、大地等本原性意象的描写,“而海子对养育东方民族数千年的麦子的钟情,更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最具先锋意义的乡土诗人的敏锐和深厚”。[2]如:“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回顾往昔/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在五月的麦地梦想众兄弟/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没有了眼睛也没有了嘴唇”。[3]
  这些诗句朴实而意象奇特,反映了海子的农村生活。他生在农村,长在麦地中,麦地成为他灵感的源泉,也是他的最爱。这首诗一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博大的世界,把全世界的兄弟们都召集在麦地里拥抱在一起,这是让人非常震撼、激动的场面。诗的开头与结尾的“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为众兄弟背诵诗歌”形成了巧妙的对应。
  村庄意象构成了海子诗歌价值与生命价值的双重源泉。如“五月的麦地上天鹅的村庄/沉默孤独的村庄/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是普希金和我诞生的地方”。在这里海子把普希金和自己写在了诗歌里,普希金生在农村,海子也生在农村,普希金在当代的诗歌地位是王的地位,自然,海子把自己与王等同,表达了其要做诗歌之王的心境并且代表了内心的归宿。
  海子去过西藏、青海等地,因此也写了不少关于草原的诗歌。如:“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草原意象在诗中是悲哀的饮唱,是人类生存背景的像喻,目击众神死亡,象征神性的彻底泯灭和人类生存诗意的完全丧失。如《日记》中:“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眼泪。”诗人通过诗句表达了在听马头琴时的想象。马头琴的音乐确实比较忧郁婉转,让人有种凄凉悲怆的感觉,从而使草原的意象也愈加分明。
  海子的诗歌的意象总体来讲是奇特的,而其诗歌正是通过这些意象坚守着他独特而高雅的文学精神领地,但并不排除有些诗句的内涵意义是艰涩费解的。
  
  二、诗歌的民间创作立场
  
  “民间”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的内涵与外延是不一样的。本文中的“民间”,是指“中国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文化形态和价值取向”。[4]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创作中,“民间”意味着新的审美空间,意味着文学创作中体现着一种与强大的政治意识不同的意识。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怀宁的一个小山村,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北大毕业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当时只有25岁。海子在世时,他的诗歌作品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也很少在主流诗歌刊物上登载,可以说,他几乎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状态里进行创作的,除了教书和与学生的简单交流外,交往的朋友也很少。他的诗歌创作真正是在孤独中思索历练的过程,他与自己身边,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可以感觉到的事物对话。海子与社会,与生活,与现实格格不入,他的诗歌理想,不是为了民族,不是为了政党,或者某个群体,也不是为了娱乐或者为了名利,而是为了人,这一本真存在的生命体。通过艺术的语言表达,奇妙的意象思维,思考着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他的诗歌,体现的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在今天,海子给诗歌界及当代社会带来的影响和震动,已渐渐平息,其诗集上那个戴着眼镜、头发有些凌乱、满脸胡子的灿烂笑容留在了所有海子的诗歌爱好者心里。海子是一个纯诗人,这个纯表现在他对诗歌艺术的不懈追求。他的诗歌和当时的主流诗歌界格格不入,他始终在自我陶醉和自我饮唱中,带着极鲜明的个人生命色彩,体现了显著的民间创作立场。
  
  三、诗歌的抒情性和感伤性特点
  
  海子是位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充分体现了抒情性特点。抒情性融入在每一篇的诗歌创作中,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性,其很多诗歌直接就是对每个对象的倾诉。如《写给脖子上的菩萨》、《给母亲》、《给B的生日》、《献诗给S》、《日记》等。
  《日记》中“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表达了诗人夜晚坐火车经过德令哈这个西部城市时,所感觉到的一种荒凉、冷寂景象的描写反衬出诗人内心情感的火热、炽烈,诗人以姐姐为诗中的倾诉对象,反复诉说,体现了抒情性的特点,也同时表现出诗人对女性的崇拜。
  很多人被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的文字所感动。“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这首诗看上去是充满期待的生的赞歌,是祈求尘世幸福的祷告,是最为光明、平静和干净的诗篇,因此被选入新高中教材,燎原也称这首诗温暖晴朗与世界一团和气。其实,了解海子的人都知道这首诗作于1989年1月23日,即离他自杀只有两个月。从时间上可以判断这不是诗人满怀希望的憧憬和祝福,而是诗人挣扎前的最后一跳,诗人利用了现代主义反讽的手法,“给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歌对于诗人意味着今天没有开始,而明天已经不再到来。这是诗人作最后一次建构理想,这是对现实之痛。
  海子的诗歌不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抒情和感伤并存,也不单《日记》如此,这一特点存在于大多数的海子的诗歌中。
  海子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守卫的同时不住地远望,他用他的诗歌和行为对人类的精神家园作了最后一次无力的维护和挣扎,然后带着他最崇拜的诗人梭罗的《瓦尔登湖》上路,用他的“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结束了他短暂的25岁的生命。在20年后的今天,商业的冲击把文学尤其是诗歌排挤到最边缘,拜金主义与大众文化,消解了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我们愈加怀念海子的“麦地”和“草原”,愈加看重天真和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参考文献: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9.
  [2]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50年.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352.
  [3]海子.海子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63.

推荐访问:海子 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