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脱贫的哲学方法论研究

周 浩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景德 3330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中,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理念是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开展脱贫攻坚战的核心指导方向[1]。从客观的方面来看,精准脱贫就是不断的强化精准扶贫工作的力度,不仅要对贫困的人口进行深入的帮扶,让其逐步的走出贫困的生活,还要保证贫困人口不会再次进入到贫困生活当中,以此来对贫困的问题从根源的层面上解决[2]。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精准扶贫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但其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通过哲学的方法来对精准扶贫经验深入的分析能够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进而对人民的生活全面的改善提供借鉴指导意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精准脱贫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和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入践行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全面的改善。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

物质决定意识:精准扶贫提出的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提出的物质决定意识,也就是社会当中不同的个体要想从理性的认知逐步的实现实践的成功,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且立足于客观实际,一切以地点和条件,以及时间为转移[4]。早在十三五的时期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2020年要全面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我们已经达成了此目标,这也是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重要阶段。从哲学方法的角度来分析以后可以看出,在此种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艰巨的任务,最为重要的就是使用了科学的方法,而精准也就成为了脱贫成效显著的关键[5]。

问题导向:精准扶贫提出的现实逻辑。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相关理论,都是在实践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才得来的,所以理论的产生与实践的推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6]。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是对历史的扶贫成绩进行客观评价以后而提出的,也是对我国当前的扶贫形式清醒的认知[7]。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通过实施的开发模式的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且也成为了我国与其他国家扶贫工作的亮点。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自1980年到2020年,我国已经实现了超过8.7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战的宝贵经验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实践需求。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所获得的认识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正是立足于我国当时扶贫开发的实际,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多、广、深”是我国当时贫困形势的三大特征: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多;
二是贫困区域分布广[8];
三是贫困程度依然深。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的以县和乡镇为瞄准机制进行的扶贫已不能满足2020年全国消除贫困的要求。当时实施的精准识别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关键所在[9]。因此,“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是充分理解中国贫困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实挑战的结果,是立足当时中国贫困问题、凸显中国脱贫需求、反映中国减贫视角的产物,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中国扶贫脱贫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

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生成路径。从实践出发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发展,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10]。“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正是在我国长期扶贫开发伟大实践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就已开始着手探索推进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新模式,促进了当今精准扶贫思想的萌芽。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考察时,首次正式提出了这一崭新的扶贫思想。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以扶贫开发工作为主题的座谈会,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战略性的部署,特别是“6·18”“10·16”两次重要讲话,从全局战略高度提出了“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新观点、新思路和新要求,至此,习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到正式形成[11]。

把短期脱贫与永久致富统筹起来。精准脱贫实践的过程中,不仅立足于脱贫目标的基础上来实施,同时还对短期脱贫的问题及时的解决,构建出可持续发展和长远的脱贫目标。首先就是对支柱产业全面的发展,将贫困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的条件不断的改善。其次在对脱贫项目资金使用的过程中,把脱贫对象增收作为核心,构建出能够促进脱贫对象自身可持续收入增长的机制和体系,以此来对脱贫以后再次返贫的问题良好的解决。最后是基于对教育和技能等方面的根治统筹的考虑,将贫困民众自身发展的能力增强和提升以后,更好的避免出现代际传播的情况。还有就是对贫困乡村的基层政府建设不断的加强,让乡村政府成为脱贫工作的引领主体,构建出良好的脱贫攻坚工作团队。

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首先,选拔、任用年轻干部到基层主持扶贫脱贫工作。当时,扶贫、脱贫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在实践中发挥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新,老干部缺乏干劲、保守、不敢闯、求安稳,将那些群众基础好、品行素质高的回乡务工青年、退伍军人、地方成功人士、大中专毕业生吸收进入基层组织,发挥他们头脑灵活、敢闯敢拼的聪明才智,可以为基层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教育技能培训。分批次组织基层干部进行党课学习、产业转型学习、网络信息知识等常识教育培训,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成为忠诚、有担当、有作为的农村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再次,加强对基层党员的廉洁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干部上廉洁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谈话,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推进基层党务、村务公开,激发和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最后,提高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农村基层干部面临多重压力,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待遇却不高,适当的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有利于激发基层干部的干劲。而脱贫最终依靠的力量还是贫困人口自身,所以要积极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通过“扶志”激发贫困人口的脱贫主动性,破除贫困人口“不愿”“不敢”的观念;
通过“扶智”增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能力,各方参与解决“不能”的问题。

构建长效脱贫机制。坚持将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有效的调动起来,使用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对困难的群众开展帮扶工作,实施基础保障的动态管制,坚持对政策的公平全面的保障。坚持将社会力量调动起来,通过使用社会力量来实施精准脱贫的效率和质量,在对机制和体制进行创新和完善以后,构建出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公益产品的建设和开发,或者是通过使用互联网公益等新型的项目,给予平台和信息的支持。坚持将基层服务的能力有效的增强。精准脱贫的对象很多都是残疾人和孤儿,或者是独居的老人等,此类人群不仅资本少,且处于生活环境恶略和无人看护的状态当中,通过使用外部的帮扶不能够让其尽早的脱贫,所以要将财政的力量科学的使用,对其基本的生活全面的保障。可以将社会中不同的服务机构作为载体,使用社会和农户的综合模式,将服务的品质提升,例如在对帮扶对象充分认可的原则基础上,使用财政奖补的方式,让更多的社会力量介入到特殊人群的帮扶工作当中。除此以外,坚持对常态化和长效的脱贫机制进行全面的创新。实现共同富裕是精准脱贫工作的目标,因此使用文化和教育等不同的脱贫方式,将贫困人口的素养提升,以此来实现扶贫和扶智相融合的模式,将贫困人口的脱贫积极性增强,实现自身生产方式的创新,进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精准脱贫与生态保护统筹起来。我国在发展的进程当中作为重要的方面就是精准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来讲,自身往往有着很好的生态资源,在早期的脱贫实践当中往往会使用对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以此来提升经济的目的,此种方式不仅影响了生态的发展,同时脱贫的效果也相对不良。因此精准脱贫的工作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的融合,构建良性循环的模式,在脱贫的期间不仅立足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还始终坚持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生态,将生态环境资源作为脱贫的优势,构建出扶贫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道路。除此以外,对于经济发展滞后的区域实施精准脱贫的工作,坚持以市场作为核心的导向,立足于产业发展为基础,同时在制度保障的范畴以内,实现社会和生态以及经济的共同发展。还有就是在精准脱贫和生态保护的进程中,坚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的加强,针对绿色的生态作为核心的开发项目,同时使用科了技兴农的手段,来提升精准脱贫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精准扶贫工作是必行的道路,同时也是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的议题,因此只有将发展的全面性深入的落实,立足于21世纪改革开放新局面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不断强化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够与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有机的吻合。此外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核心政策也是精准扶贫工作,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直观展现。

猜你喜欢 方略基层干部贫困人口 价值共识、国际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方略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3期)2022-10-14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当代陕西(2020年17期)2020-10-28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隐形贫困人口领导文萃(2019年5期)2019-03-19“滑块”模型题解题方略求学·理科版(2017年10期)2017-12-19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40期)2017-10-20例析交流问题的求解方略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16年5期)2016-05-14两个方略做斗争(有照片)小学生作文选刊·低年级版(2014年5期)2014-07-09

推荐访问:方法论 脱贫 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