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产业实施方案

 阀门产业实施方案

 ——20xx 年 xx 月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

 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新型产品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产能合作,有效提高区域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为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据国家和 xx 省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区域产业 xx 年发展情况,制定该规划,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条

 规划思路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主线;以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型为主要发展方式;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发展途径。促进区域产业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

 第二条

 指导原则

 1、机制创新,部门协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监管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并推广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新产品研发与应用进程,完善标准体系,增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能力。

 3、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创新经营模式和业态,推动联合重组,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优胜劣汰;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支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4、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5、坚持总量控制。严格控制产能过快增长,把调整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第三条

 产业环境分析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

 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

 不同的管道系统应用不同材质、结构、功能、连接方式的机械阀门,因此机械阀门内部存在主动的分支细流,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管道系统的实际需求选择机械阀门,保障管道系统的稳定运行。

 截止阀结构简单,无论是在管道系统中的组装、使用、运维、拆卸,还是在工厂中的生产、质检,都十分方便和简单;封闭效果好,在管道系统中的使用寿命较长,这是因为截止阀的阀瓣与密封面相对静止,不存在滑动造成的磨损;费时费力,这是因为阀瓣行程较短,力矩较大,开启截止阀时需要消耗更大的力和时间;流体阻力大,这是因为截止阀面对流体时内部通道较为曲折,流体在通过阀门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动力;流体流动方向单一,目前市面上的截止阀阀瓣只能支持单一方向移动,不支持双向及以上的方向改变。

 首先是密封效果好,原因在上文特点中已经进行了阐述,其次是流体损失量小,可以有效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后是截止阀的使用寿命较长,且在此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小,有效降低阀门使用成本。

 首先是调节能力差,流经截止阀的流体只能单向流动,其次是对流体阻力较大,原因上文特点中已阐述,然后是不适用于存在颗粒介质、易结焦、粘性大的流体管道系统中。由于以上原因,在管道系统调节精度需求较高的情况下,采用截止阀是不明智的选择。

 闸阀的开启和关闭通过顶端螺母、闸板来完成,关闭时依靠内部介质压力来实现闸板与阀座的压拢,开启时依靠螺母来实现对闸板的提升。闸阀具有良好的密封和切断性能,通常被应用于口径大于 50 ㎜的管道系统之中。压力来实现闸板与阀座的压拢,开启时依靠螺母来实现对闸板的提升。闸阀具有良好的密封和切断性能,通常被应用于口径大于 50 ㎜的管道系统之中。备节流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供水管道之中

 首先是闸阀的闭启比较省力,闸板的开启和关闭时运动方向均与流体流动方向成垂直关系,不会受到很大阻力;其次是闸板的闭启依靠螺母来完成,闭启经过的时间较长;然后是闸阀的闸板对管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没有要求,因此,闸阀可以实现双向流体的闭启;最后是使用寿命长,闸阀受阻力较小,应用硬质金属作为密封面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首先是闸阀通常具有较大的外形尺寸,能够应用闸阀的管道系统必须拥有较大的口径,适用性不高;其次是对密封面的磨损较大,闸板开启和封闭过程中不可避免与密封面的摩擦,导致闸阀的运维成本较大。

 球阀具有调节流体流动方向、流量的性能,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密封圈多以聚四氟乙烯为主要材料,一定程度上耐腐蚀,但对高温的耐受力不高,超过适宜温度范围老化十分迅速,而且会影响到球阀的密封效果。因此,球阀更适用于双位调节、流体阻力较小、对密封性要求较高、高温界限在一定程度内的管道系统内,普适性较低,适合在系统分支较多、操作细节要求较高的管道中进行应用,在直管道、对流体流动方向、流动量没有需求、流体温度过高的管道系统中没有应用必要,徒增成本压力。

 球阀整体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在口径较小的管道系统中可以发挥较高的应用效果;球阀结构较特殊,旋转范围很大,不容易出现卡住的现象,应用效率较高;球阀以旋转的方式实现闭启,操作时间较短,流体对球阀密封圈、管道造成的冲击力非常小;球阀在全封闭或全开启状态下,密封面不会被管道系统内的流体直接冲击,因流体直接冲击造成的磨损较小,使用寿命较长;球阀中的密封圈在设计之初

 就采用了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进行检修、维修、密封圈更换十分简单,运维效率较高。

 球阀的调节能力在机械阀门中并不算较高的行列,尤其相较于截止阀来讲,技术人员在挑选和应用机械阀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一点;球阀的密封圈多采用聚四氟乙烯,耐腐蚀性较高,成本较低,运维更换密封圈的成本较低,但由于聚四氟乙烯的耐热范围在 180℃以下,因此,应用球阀需要考虑管道系统内流体温度,避免聚四氟乙烯为主材的密封圈出现快速老化现象,避免影响到球阀的整体密封效果。

 蝶阀整体采用了流线型设计,因此在管道系统中应用时受到来自流体的阻力相对较小。蝶阀采用了通杆结构来操作阀门,阀门的闭启不是通过升降来实现,而是通过旋转而实现,因此磨损程度较低,使用寿命较长。蝶阀通常被应用于供热、供气、供水、输油、酸碱液输送管道系统中,属于密封性较高、使用寿命较长、泄露情况出现较少的机械阀门。

 蝶阀闭启效率较高,旋转阀杆调节阀门角度进行开启或关闭无需较长的时间,所需要花费的力量也相对较小;蝶阀阀杆、阀门的整体长度较小,在口径较大、较小的管道系统中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蝶

 阀在闭启过程中能够将阀门两端流体量控制在相对平衡的位置,因此,在泥浆等流体的输送管道系统中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首先是能够承受的压力和温度范围较小,其次是蝶阀阀门的旋转角度在 90°范围内,对流体的调节范围较小。

 在当今阀门行业国产化的大形势下,国产阀门与进口阀门比拼的是稳定性及耐久性,国产阀门除了结构必须优化外,其表面涂层防腐能力的高低也是影响阀门稳定性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2018 年中国阀门产量 486 万吨,同比下降 38.1%。2019 年中国阀门产量 652 万吨,同比增长 34.1%。

 中国阀门出口数量一直大于进口数量。2019 年中国阀门出口数量529996 万套,同比增长 2.4%;中国阀门进口数量 109075 万套,同比下降 0.5%。

 2019 年中国阀门出口金额 1623130 万美元,同比下降 2.4%;中国阀门进口金额 866364 万美元,同比下降 3.3%。

 中国阀门行业的低端领域基本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中高端领域中的内资企业正凭借成本、渠道、创新和服务上的优势必然逐步取代进口阀门,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有望走出国门加入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

 第四条

 区位环境分析

 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 xx 万亿元,在全国的排位跃升 xx 位、居第 xx 位;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占比保持 xx%以上,实现了量质齐升。城市经济发展呈现深层次结构性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逐步形成,绿色能源优势逐步显现;制造业和特色现代农业得到质的提升,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状况正在改变。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xx%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xx%,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 xx%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xx%左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省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

 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明确了当前时期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区域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为借势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拓展了新空间。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增强了动力和活力。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

 (一)突出创新驱动汇聚高端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突出开放创新、全面创新和原始创新,强化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促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四众发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之城。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基础支撑,提升源头创新能力,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实现从跟随创新向自主创新、引领创新迈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知识联盟,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坚持开放创新,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与创新创业环境有机融合,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区域协同创新,提升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和竞争的能力。

 ——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联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优势传统产业为重要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与商业模式、企业、文化、金融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集中涌现,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打造产业新引擎,构建世界级产业创新发展策源地。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创新作用,更加注重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更加注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

 围,全面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坚持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并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海纳天下英才,建设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营造激励创新环境。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完善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协调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创新。弘扬特区创新文化,完善鼓励创新、支持创造、激励创业的政策措施,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构建更具活力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二)突出质量引领构建全面发展新优势

 把质量作为新常态下第一追求,更加注重企业效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推进质量、标准、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加快构建大质量大标准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城市、文化、生态发展率先全面步入质量时代。

 ——加快实现质量型发展。坚持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的质量自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消费与创新相互渗透,以新需求牵引新技术、催生新产业,以新技术创造新供给、激发

 新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和技术含量,实现产业结构再优化再升级。

 ——创建国际一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标准体系,实施更广泛、更先进、更严格的质量和标准控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加快创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标准,在若干重点领域成为国际标准引领者。把标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的全过程,率先在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等领域制定实施更高标准,以领先的标准抢占发展先机、赢得竞争主动。

 第五条

 目标规划

 区域规模以上企业现行产值达到 xx 亿元,销售收入达到 xx 亿元,实现利税 xx 万元。

 第六条

 核心任务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对于促进产业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专项资金予以优先支持。

 (二)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

 加大对产业重点企业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行业龙头企业集聚,鼓励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并购重组。

 引导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配套、承担重点产业化项目、参与制定相关标准。

 (三)加强合作对接,协同促进产业发展

 加强与 xx 有限公司、xx 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研究咨询机构在行业发展研究、产业政策研究、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促进重点企业的合作交流,积极引入行业龙头企业和战略合作者;为区域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办厂提供支持帮助,协同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第七条

 保障措施

 (一)开展宣传推广

 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发展产业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广泛宣传产业相关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认可度,营造各方共同关注、支持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产业现代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加快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进一步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搭建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多渠道、多层次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创新活力。要健全产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机制,加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支持力度,调动成果转化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施人才强水战略,建立新型人力

 资源管理机制,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熟悉政策法规、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三)增强人才智力储备

 推进人才特区建设,吸引高端领军创新人才和高层次创业人才集聚。推动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人才和人才牵引驱动的技术、资本、产业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对接融合,以人才一体化促进区域协同。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市场,通过聘请顾问、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形式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

 (四)推动区域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采取园区共建、技术合作、资本合作和贸易换资源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市场需求大的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同区域内优势产业合作,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突破,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五)激活市场需求

 选择部分重点领域,统筹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带动产业整体提升。完善标准体系,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六)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研究推动产业项目的激励政策,采用补贴、落实相关税费政策等手段,激励产业项目建设;二是产业示范项目激励,采用补贴、优先评优等方式鼓励建设单位积极申报产业评价标识、产业示范项目。

 (七)营造公平环境

 构建行业诚信体系,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八)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部门职能,积极推进行业领域事项改革,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附:重点工程项目

  —— 重点工程项目:

 xxx (集团)有限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建设单位

 (一)建设单位

 xxx(集团)有限公司

 (二)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以负责任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符合法律规定与标准要求的产品。在提供产品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其对消费者的影响,确保产品安全。积极与消费者沟通,向消费者公开产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升级,为行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坚持提升企业素质,即“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员素质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诚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企业员工,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二、机遇与挑战

 未来五年,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逐

 步趋向平衡。但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和区域经贸规则主导权争夺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从国内看,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达到新高度,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通过打出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在市场化改革、制度供给、倒逼转型机制和信息经济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先发优势,转型升级已经找到跑道、见到曙光。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粗放型增长方式和低层次低价格产业竞争模式尚未根本扭转,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金融、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网络安全等领域潜在风险隐患较多,加快转型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立足区域创新功能定位,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强化协同创新支撑,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吸引区域创新资源,积极推动科技园区、创新基地、技术市场、转化基金、创新联盟共建共享,为建设创新型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化协同创新支撑

 协作共建科技创新园区,吸引和利用区域高端创新资源,鼓励各地加强与区域知名产业园区、企业总部、科研院所校的合作,采取一区多园、总部—孵化基地、整体托管、创新链合作等模式,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联合打造区域创新联盟,围绕全省产业发展需求,鼓励我省优势企业联合区域企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组建若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建立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联盟,共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网、专利信息平台和知识产权专家库,交叉许可和共享知识产权。

 协同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围绕产业升级、污染防治、节能减排、水资源等领域,与区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和应用研究,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共建科技研发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培育技术创新主体,依托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引进区域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设立成果转化企业和分支机构;加强与区域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合作,组建集研发与产业化为一体、企业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平台。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推进区域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结合、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的技术交易市场网络,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集成服务。

 (三)用足用好区域创新资源

 推进创新平台合作,围绕我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需求,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等模式,与区域联合建立一批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检验检测机构。加强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

 引进用好区域人才智力,加强区域专业技术人才制度衔接,搭建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实施科技英才“双百双千”推进工程,开展区域创业导师行行动计划,支持区域高校在我省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吸引区域高端人才和团队到创新创业。

 三、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 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86666.58 平方米(折合约 130.00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项目总建筑面积 110933.22 平方米。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45894.64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34845.66万元,流动资金 11048.98 万元

 (五)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六)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180984.38 万元,税后净利润 25612.8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3268.52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16.14%,全部投资回收期 5.52 年。

 (七)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9 个月。

  —— 重点工程项目:x xxx 集团有限公司 x xx 项目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xx 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技术改造新建项目,依托当地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阀门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 152000.00 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 集团有限公司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

 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集团)有限公司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在再平衡中实现艰难复苏。全球经济版图深度调整,经济重心持续向亚太地区移动,中国国际地位快速提升。全球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的突破,新一轮产业转移渐次展开。国际环境总体有利于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利于深层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同时,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后危机时代,全球投资贸易规则主导权争夺日益加剧,发达经济体加速推进的TPP、TTIP、BIT 等投资贸易协议谈判将引发世界经贸格局发生新一轮调整。发达国家实施工业 4.0 和再工业化战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绿色低碳经济正在开启一个新的时代。面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区域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转型,加快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三期叠加”矛盾凸显,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下滑,产能过剩有所加剧,社会矛盾逐步累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大。在此背景下,提出《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行动纲领,这将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变革,深层次激发市场活力。只有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从全局看,区域已经具备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和先导优势。进入改革发展新的关键时期,区域所具有的战略区位优势、国际制造优势、开放平台优势、历史人文优势、生态本底优势等方面的核心优势将进一步体现,为成功谋求“二次创业”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瓶颈制约和突出问题。创新驱动内生乏力,经济增长支撑不足,城市功能有待提升,空间结构亟待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社会矛盾压力增大,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约束进一步显现。所有这些表明,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因此,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基本趋势,谋划战略转型新定位、新目标将是致胜关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选择和根本动力。当前时期,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率先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更加注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入实施全面创新改革,打造技术创新总部聚集地、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全球高端创新中心及创新型人才聚集中心,更好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当前时期,要着眼提质增效,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调整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推进产业功能化、功能集聚化,发挥高端产业功能区的集聚带动作用,加快形成创新引领、技术密集、价值高端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平稳健康发。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选址方案

 项目选址位于 xx 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建设条件良好。

 (二)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93333.24 平方米(折合约 140.00 亩),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项目总建筑面积 97066.57 平方米。

 六、项目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7 个月。

 七、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75648.11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59396.61万元,流动资金 16251.50 万元

 (二)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151595.53 万元,税后净利润 18030.4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10620.80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 22.17%,全部投资回收期 4.39 年。

推荐访问:实施方案 阀门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