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知识及诱发因素调查报告

 洛阳市糖尿病眼病的现状及预防调研报告

 摘要:糖尿病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有:眼病、肾病、神经损伤、中风、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中眼病中的视网膜病变是人类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响应我校“青春献礼十八大,实干成就中国梦”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号召,我团队充分发挥本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到伟大的医疗事业当中。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了解洛阳市已住院病人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利用统计学知识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某些因素的相关性,同时我们利用手中已经有的材料积极把糖尿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宣传到乡下以及偏远的山区去。尽我们所能为祖国的医疗事业贡献出我们的微薄力量。

 关键词:糖尿病眼病现状预防 一、调查时间:2013 年 7 月 5 日--2013 年 8 月 25 日 二、调查地点: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 2.孟津县雷河村 3.嵩县木植街乡栗盘村和张槐村 三、调查对象:

 1.河科大一附院等内分泌科 2011 年 9 月--2013 年 5 月糖尿病病人的住院病历 2.孟津县雷河村村民 3.嵩县木植街乡栗盘村和张槐村村民 四、调查方法:1、统计资料 2、电话随访 3、实地随访 4、调查问卷 五、调 查人:河南科技大学“三下乡”团队

 六、调查分工:数据统计组调查随访组数据分析组 七、调查结果:

 八、讨论 通过以上3个环节的调查和走访,我们了解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洛阳的住院病人中发病率为31.63%,糖尿病以及视网膜病变与哪些因素有关,为健康指导糖尿病以及视网膜病变患者合理用药和良好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村民对糖尿病以及视网膜病变认识度的调查,了解村民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为预防宣传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的健康教育只注重了糖尿病眼病的危害及临床表现的介绍,忽略了对糖尿病眼病早期防治方面的宣教。因此,加大早期预防宣传力度应该是广大医护人员以及纵多媒体所面临的重点。通过教育前后村民对糖尿病以及视网膜病变认识度的对比,反映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意义深远,综上所述:加大糖尿病以及视网膜病变的宣传教育,做好前期预防工作,合理饮食,合理休息等能有效减缓糖尿病所带来的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致盲率。

 九、健康建议 十、实践意义 关于洛阳市涧西区南盟社区

 糖尿病防治知识及诱发因素的调查报告

 摘要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劳动强度的改善,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年上升,引起的人们的高度重视。糖尿病是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解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南

 盟社区居民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分析社区居民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对该社区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总人数 628 人,男性 350 人,女性 278 人,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为 9.07%,其中男性为 9.14%,女性为 9.35%,并初步探讨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心理因素、糖尿病疾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文化程度、卫生知识与糖尿病的关系,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患病史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糖尿病病史、有糖尿病家族史、劳动强度、高血糖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密切相关。且不良饮食习惯(高钠、低钾、低钙、低蛋白、刺激性食品)、心理压力大、文化程度低、卫生知识匮乏、体重指数较高、心血管疾病史及吸烟与糖尿病有关,未发现当地居民性别、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

 关键词:糖尿病防治知识诱发因素 为了了解洛阳市涧西区南盟社区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河南科技大学“三下乡”团队于 2011 年 7 月 18 日—-2011 年 7 月 25 日分别对涧西区南盟社区(南盟 A 区、南盟 B 区及联盟社区)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有关糖尿病诱发因素的调研。

 一、调查时间:2011 年 7 月 18 日—-2011 年 7 月 25 日 二、调查地点: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南盟社区 三、调查对象: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南盟社区长住村民(在当地居住

 五年以上,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人口)

 四、调查方法:1、随机抽样 2、现场问卷 3、体格检查(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标准测量方法,测量空腹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

 五、调查人:河南科技大学“三下乡”团队 六、调查分工:问卷调查组血糖测量组数据整理组 七、调 查结果:

 1 1 、性别与血糖

 南盟社区调查总数为 628 人,血糖值高者 57 人,占 9.08%。经过调查显示:男性高血糖者 31 人,占 9.14%;女性高血糖者 25 人,占 9.35%。不同性别的居民糖尿病发病没有显著性差异。

 性别与血糖 性别 血糖值偏高者 血糖值正常者 合计 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

 男 31 319 350 9.14 女 26 251 278 9.35 合计 57 571 628 9.08

 2 2 、年龄与血糖

 调查统计显示 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 30-39 岁年龄组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为 1.32%;40-49 岁年龄组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为 6.58%;50-59 岁年龄组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为 11.32%;60 岁以上年龄组为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 17.30%。

 年龄与血糖 年龄组段 血糖值偏高者 血糖值正常者 合计 血糖值偏高所占百

 分率(%)

 30-39 2 149 151 1.32 40-49 10 152 162 6.58 50-59 18 141 159 11.32 60 岁以上 27 129 156 17.30

 3 3 、文化程度与血糖

 当地受调查人群中,小学程度者 107 人,其中血压值偏高者 17人,占15.89%;初中程度者117人,其中血压值偏高者10,占8.55%;高中程度者 216 人,其中血压值偏高者 17 人,占 7.87%;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188人,其中血压值偏高者13人,占6.91%.p值<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文化程度与血压值有关. 文化程度与血糖 文化程度 血糖值偏高者 血糖值正常者 合计 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

 小学 17 90 107 15.89 初中 10 107 117 8.55 高中 17 199 216 7.87 大学以上 13 175 188 6.91 4 4 、体质指数与血糖

 体质指数(BMI)由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

 根据中国成年人身体指数规范 体重过轻:BMI<18.5

 健康体重:18.5≤BMI<24 超重:24≤BMI<28 肥胖:BMI≥28 调查显示,BMI<18.5 者 121 人,血糖值偏高者 3 人,占 2.48%;BMI在 18.5-23.9 区间者 358 人,血糖值偏高者 8 人,占 2.23%;BMI 在23.9-28 区间者 83 人,血糖值偏高者 29 人,占 34.9%;BMI>28 者 66人,血糖值偏高者 17 人,占 25.7%。体质指数偏高也是引起高血糖重要因素之一。

 体质指数与血糖 体质指数 血糖值偏高者 血糖值正常者 合计 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

 〈18.5 3 118 121 2.48 18.5-23.9 8 350 358 2.23 23.9-28 29 54 83 34.90 〉28 17 49 66 25.70

 4 4 、糖尿病家族史与血糖

 当地受调查人群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218 人,其中血糖值偏高者 32 人,占 14.68%;无糖尿病家族史者 410 人,其中血糖值偏高者 25 人,占 6.10%;高血糖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糖尿病家族史与血糖 糖尿病家族史 血糖值偏高者 血糖值正常者 合计 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

 有 32 186 218 14.86

 无 25 385 410 6.10 合计 57 571 628 9.08

 5 5 、饮食习惯与血糖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长期饮食过饱者 283 人,其中血糖偏高者18 人,占 6.36﹪。合理饮食者 345 人,其中血糖偏高者 10 人,占2.90﹪。生活中喜爱吃甜食或喝含糖饮料者 437 人,其中血糖偏高者24 人,占 5.49﹪。合理摄入糖类者 191 人,其中血糖偏高者 5 人,占 2.6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长期饮食过饱、摄入糖类过多与血糖值有关。

 饮食习惯与血糖 长期饮食过饱

 喜爱甜食或含糖饮料

 是 否 是 否 血压值偏高 18 10 24 5 血压值正常 265 325 323 186 所占百分率 6.36 2.90 5.49 2.61 合计 283 345 347 191

 5 5 、心理压力与血糖 调查样品中心理压力大者 452 人,其中血糖值偏高者 49 人,占10.84﹪。心理压力小者 176 人,其中血糖值偏高者 8 人,占 4.55﹪。两组数据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心理压力的大小与血糖值高低有关。

 心理压力与血糖 心理压力 血糖值偏高者 血糖值正常者 合计 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

 大 49 403 452 10.84 小 8 168 176 4.55 合计 57 571 628 9.08

  6 6 、卫生知识知晓度与血糖 当地调查人群中,卫生知识知晓者共 467 人,其中血糖值偏高者 35 人,占 7.49%;卫生知识不知晓者 161 人,其中血糖值偏高者 22 人,13.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卫生知识知晓度与血糖值有关。

 卫生知识知晓度与血糖 卫生知识知晓度 血糖值偏高者 血糖值正常者 合计 血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

 知晓 35 431 467 7.49 不知晓 22 139 161 13.70 合计 57 571 628 9.08

  7 7 、糖尿病的危害

 此次调查活动中,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对糖尿病危害的知晓率,其结果如下:

 糖尿病危害

 男 女 30-39 40-49 50-59 60 岁以上 失明 54% 51% 23% 48% 69% 73% 截肢 36% 38% 15% 38% 46% 48% 肾病 61% 63% 61% 60% 65% 64%

 其他 1% 2% 5% 3% 0% 0%

 8 8 、预防糖尿病的措施

 通过调查得知,居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糖尿病的预防,其结果如下:

 糖尿病的预防

 男 女 30-39 40-49 50-59 60 岁以上 积极运动 63% 60% 53% 57% 73% 73% 少吃糖 51% 54% 55% 47% 58% 39% 定期检查 45% 46% 34% 48% 51% 61% 多吃降糖食品 24% 23% 21% 20% 26% 21%

 八、讨论:

 本次共调查社区居民 628 人,其中男性 350 人,女性 278 人,糖值偏高所占百分率为 9.07%,其中男性为 9.14%,女性为 9.35%,该数据表明糖尿病仍是当今社会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

 1、就性别而言,男女比例适中,未发现男女糖尿病发病率有明显差异。通过所调查人群的年龄比较,发现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尤其以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而中老年人易患糖尿病则与自身饮食饮酒习惯、身体素质、所患疾病、神经心理因素的不合理状况密切相关。

 2、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南盟小区生活的居民,其中有 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都属于肥胖体型。事实上,肥胖使得二型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增大了 9 成以上,与没有超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肥胖

 患者自身对血糖的调整能力很有可能更差,并且他们可能面临着更多问题,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

 3、在南盟小区,大部分居民以中年人为主,许多人由于工作原因,养成了不吃早餐,常吃夜宵的习惯,而有将近一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则有营养过剩的饮食特征。这些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都极大地提高了糖尿病的发病率。

 4、调查显示吸烟可以增加多方面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神经损伤和肾脏疾病。吸烟和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比较起来,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超过三倍。吸烟可刺激抗调节激素的释放而引起血糖暂时性升高,还可引发外周组织急性和可恢复的胰岛素抵抗,可能提高吸烟者发生糖尿病转化的易感性[12]。

 5、调查分析表明,中等适度饮酒的糖尿病危险性较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3]。而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并且日饮酒精量超过一定数量之后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于不饮酒人群。

 九、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引起洛阳市涧西区南盟小区居民糖尿病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有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根据该小区糖尿病诱发因素对社区居民健康的危害现提出以下措施:

 1.在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教授付银峰老师、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分团委书记赵秋燕老师的指导下编写——糖尿病的防治手册,主要从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做出建议,以降低该小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病率。

 2.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社区居民应定时进行体格检查,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和谐发展; 3.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减轻胰岛负担,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应均衡、合理营养,限制主粮的摄入,减少糖类和高糖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脂肪,多选蔬菜和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减少油脂,从而控制总热量,使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得到纠正,维持理想的体重,满足患者能量的需求。

 4.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运动原则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相对定时、定量、适可而止。体育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体育锻炼能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有利于病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减轻体重,增强体质等。

 5.相关医疗单位应定期指导社区患者合理用药,强调患者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不是机械地遵医服药,鼓励患者对自己做记录。对 I 型糖尿病患者,教会其胰岛素的注射技术,对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要严格掌握用药时间与进餐配合,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去医院诊治。

 6.糖尿病患者应经常进行血糖检查。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简易血糖

 仪,家庭使用颇为方便。要注意餐前和餐后两小时多点动态检测,使血糖真正得到良好控制。同时每年 1~2 次全面复查,了解血脂以及心、肾、神经核眼底情况,尽早发现有关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

 7.对于不合理饮食习惯要及时改正,真正为健康考虑,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从根本做起,严格控制生活习惯,远离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宇,施榕.2 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2004,16(2):53 55.

 [2]KoppesLL,DekkerJM,HendriksHF,etal.Moderatealcoholconsumptionlowerstheriskoftype2diabetes:ametaanalysiso...

推荐访问:诱发 调查报告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