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宣讲交流会发言材料汇编(1)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宣讲交流会发言材料汇编(3 13 )

 篇)

  目

 录

  一、厦门大学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宣讲交流会发言材料汇编(7 篇)

  1.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真正是“人民的理论”

  2. 厦门市委党校: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

  3.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4.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5. 厦门华厦学院:注重发展的“量”和“质”

  6. 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谱写高颜值厦门新篇章

  7. 集美大学法学院: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二、领导干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6 篇)

  1.市委组织部长:践行新时代组织路线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2.市委主要领导:坚定不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3.宣传文化干部:以文化人

 以廉润心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纪检监察干部: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忠诚履职

  5.县委主要领导: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6.县委机关书记:开拓进取

 真抓实干

 奋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

 新局面

  厦门大学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宣讲交流会发言材料汇编(7 篇)

  真正是“人民的理论”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艳涛

  中国共产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自觉,牢牢掌握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主动性,坚持“人民伟大论”“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开辟强党之路、强国之路、复兴之路。

  一、坚持“人民伟大论”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归根结底都是人民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鲜明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须贯彻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坚持“人民至上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进一步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

 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在第三卷中,从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庄严宣示,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的自信自豪,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高度自觉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坚定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赤子情怀跃然纸上,令人震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感染人、吸引人、教育人,根本在于这一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真正是“人民的理论”。

  三、坚持“人民幸福论”

  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我们党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学习和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抓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确保高质量发展超越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站位高远、视野开阔、格局宏大、思想深邃。他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谋划工作。立足两个大局擘画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发展稳定贯穿第三卷的全部内容,也

 贯穿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好宣传宣讲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

 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

  厦门市委党校教授

 李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理念,是新时代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厦门而言,这既是历史机遇,也是重大课题。

  一、提升实体经济供给质量

  聚焦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既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大举措,对新时期夯实厦门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基础,为实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实体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要持续做大做优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对打造厦门经济特区升级版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打造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升级路径,这是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特色明显、市场占优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一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推动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抢占产业链、价值链的制高点。二是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三是加速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促进优质要素向新兴产业集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升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节能环保等资源友好、可持续性强的新兴产业。

  三、推动高质量新动能蓄势迸发

  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厦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必须突出创新引领,推动新的动能蓄势迸发,带动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更高站位、高宽领域、更深层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的新成果、新优势塑造

 厦门在新一轮区域竞合中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关键技术创新,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强化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引导各类资金、鼓励高端人才进入重点优势产业。三是增强科技与市场对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释放科技创新新红利,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

 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薛秀军

  中国共产党是使命型政党的典型代表,永远牢记并主动承担自身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是党能够始终立于历史潮头,引领和推进社会革命并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是党永远向前、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障。

  一、使命型政党的典型代表

  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自觉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并且自觉主动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正是面对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在中国现代化的艰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其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与中华民族如何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与中国人民如何形塑和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的不断反思与追问、尝试与选择等紧密地关联

 在一起。能否自觉主动地肩负和承担这一历史使命,能否始终牢记和不忘这一初心,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否不断发展壮大,能否在曲折中奋进,在挫折中奋起,持续引领和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二、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先就要做到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始终明确,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为了使党不忘初心,更好地承担历史使命;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党的领导,必须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为前提和根本目的,而绝不能走到否定和动摇党的领导的适得其反的歪路上去。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既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要求、严格规范、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要充分调动和依靠广大党员、干部自我检视、自我提高的自觉行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建功新时代、争创新业绩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三、特别要加强制度建设

  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党的初心和使命才能真正转化为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信仰;必须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探索和不断完善党内民主,坚决反对腐败。其中,特别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之中,既以制度建设保障、规范和促进党的建设、党的自我革命,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又要

 不断增强全党上下的制度意识,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落实落地。

 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晋玲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的文稿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值得我们认真硏读、深刻领会,并在实践中运用,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一、培养思维能力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有力思想武器。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用战略思维把全局、用历史思维观大势、用辩证思维抓根本、用创新思维促发展、用法治思维求善治、用底线思维谋主动,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体现。可以说,这几种思维方式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和注重运用的科学思维方式,也是反复强调党员干部应该掌握的思维方式。注重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有效推进工作,极其有益。

  二、坚定人民立场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

 果,就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立场问题,要回答的就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站在人民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宗旨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第四专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四篇文章,从“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庄严宣示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的自信自豪,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高度自觉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始终坚持的人民立场。

  三、重视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决策的基本功,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第三卷中有多处关于重视调查研究的论述。他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功,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调查研究,还要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这就把调查研究从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上升到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请教的工作作风,上升到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得失成败的高度。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方法,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用心领会,在实践中自觉运用,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注重发展的“量”和“质”

  厦门华厦学院思政部副教授

 王东星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我国经济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速度与质量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就很难谈到发展的质量,高质量发展同时注重发展的“量”和“质”。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经济取得高质量发展,以厦门为例,厦门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

  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方法推进供给结构调整,更好地满足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

 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不平衡性原理。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会发生变化。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周期性、总量性问题虽然也有,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侧重于解决结构性问题和供给侧问题,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现有供给结构、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

  厦门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出坚实步伐,新动能转换成效明显,城市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提升。

  三、亟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集合上进行深入探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厦门市不断健全创新机制,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全速发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谱写高颜值厦门新篇章

 厦门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李永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阐释和深化,是我国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南。

  一、强烈的问题导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根中国大地,回应时代的呼声和致力于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关系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敢于直面问题,强调要针对我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等突出问题,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

  二、严谨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就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又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思想,“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体现了质量互变原理的适度原则等等,这些新的论断处处闪耀着辩证法的智慧光芒。

  三、开阔的世界眼光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需要世

 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总之,要为实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论述充分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阔的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

  四、联系实际转化学习成果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做到:第一,全面系统学习。不仅要学习第三卷的生态文明思想,还要学习第一第二卷及其他论著中的生态文明思想,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放到整个理论体系中学习;第二,结合实际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扎根于中国大地。我们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并结合本职工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厦门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我们要不断提高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能力,谱写高颜值厦门的新篇章。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集美大学法学院法律系主任

 罗施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著作之一。

  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两个专题中收录了《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要蹄疾步稳

  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要加强领导、科学统筹,狠抓落实;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要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增强以改革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自觉性、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等。

  二、适应新常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要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要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要坚持正确工作策略与方法。

  在有关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做出了正确的重大判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影响;习近平从海洋强国、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与创新高地、乡村振兴等视角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创新性思路与举措。

  领导干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6 篇)

 目

 录

  1.市委组织部长:践行新时代组织路线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2.市委主要领导:坚定不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3.宣传文化干部:以文化人

 以廉润心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纪检监察干部: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忠诚履职

  5.县委主要领导: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6.县委机关书记:开拓进取

 真抓实干

 奋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践行新时代组织路线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按照市委统一要求,近期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特别是结合工作职责,认真研读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路线》等文章。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一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党的十九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性地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首次对党的组织路线作出明确概括,对事关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方向性、原则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实践路径。

  第一,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持之以恒推动党员干部真正学懂、弄通、做实,筑牢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升品行作风。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坚持把政治建设贯穿党的建

 设和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一切工作都要朝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来推进、来检验。

  第二,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切实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去实现,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对于各级党组织而言,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最关键、最首要、最根本的要做到“两个坚决维护”。要把落实“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从严从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各领域党建工作,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党的基层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突出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严把“思想政治关、清正廉洁关、能力素质关”,着力在培养、考核、选任、管理、激励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素质培养体系,抓好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干部成长全过程;要建立健全知事识人体系,强化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真正把干部考准考实;要建立健全选拔任用体系,坚持好干部标准,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真正把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建立健全正向激励体系,大胆起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坚决调整那些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要深入实施人才战略,

 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吸引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引领振兴发展。

  第四,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必须要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责任,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要建立健全从严管理体系,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担负起在“两个维护”上的重大使命,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抓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坚定不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按照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安排,我在会前系统性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及自治区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在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深化全面从严

 治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了一些创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环节、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思想贯穿报告始终,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践行宗旨使命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之本。回顾近代史,无数仁人志士试图以各种改革、改良的方式救国救民,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唯有我们党被历史、被人民选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才有了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由人民来监督政府,才跳出了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四个伟大”的力量之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始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始终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四自能力”的内在之魂。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纵观我们党 99 年的发展历程,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自能力”,是我们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党的生存发展之道。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一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 3 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才能真正做到生命至上。不惜代价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坚持以最严格的管控措施,持续巩固防控成果,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切实发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作用,筑牢疫情防控人民防线。二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要常态化抓好上级历次巡视、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始终紧盯农业面源污染防止、工业固废规范化处置、黄旗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提升违法犯罪成本。三要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人民为中心,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和心态。要严格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首位,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稳定,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发展,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建立健全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推动贫困村全面振兴、全面过硬。四要千方百计兜住民生底线。4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

 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兜住民生底线必须有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做好兜住民生底线各项工作,加强对失能老人、低保户、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妥善做好稳岗就业各项工作,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五要多措并举保障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XX 县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产业的恢复遇到严重困难和挑战,虽然上半年全旗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均有所下降,但总体运行情况基本平稳。长期以来,XX 县始终聚焦破解发展瓶颈,全面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以最有力的举措解决“短板”问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畅通企业困难问题反映渠道,解决制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六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诉访分离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进一步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能力,推动资源力量下沉,确保网格设置、人员配备、待遇保障、责任落实全面到位。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要旗帜鲜明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原则,真正把“两个维护”铸入党性观念、化为纪律要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集中整治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深入开展教育系统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择校、课外补课乱象、校园欺凌等问题;深入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药价虚高、虚报冒领医疗费用以及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等问题;深入开展食品监管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黑作坊”、假冒伪劣食品生产销售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和重点整治问题清单,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逐条推进整改。三要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纪律规矩意识挺在前面,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坚决把纠治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紧盯老问题新表现,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严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严查扶贫救济、惠农补贴、低保

 医保、农危改等重要民生领域发生的腐败问题,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维护民利的最坚实后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必须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终究要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决战决胜阶段,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力戒空谈,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感,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足、质量高。

 以文化人

 以廉润心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集了习总书记 92 篇报告、讲话等文稿,这些文稿里面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气息。“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不仅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身体力行,带头传承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鲜明特色就是善于引用名言警句和历史用典。无论是谈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表述对重大国际

 问题的观点立场,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善用妙用古代经典,阐明透彻的思想。在强调从严治党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也常常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习近平总书记将这些“故纸堆”里的典故赋予了“新生命”,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到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寓意深远,生动传神,极赋启迪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中国之治”提供了智慧启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具体部署。中央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传承中华文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XX 实际,高质量做好新时期宣传教育工作。

  坚持以史为鉴、以文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从仁义廉耻的从政道德到节俭重民的优秀品德,从举贤任能的用人之道到克己奉公的修身之志,从公正无私的执法态度到心忧天下的鸿鹄之志,诠释了为人处事、为官从政的朴素道理,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提供了有益的精神给养。要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丰富廉政文化资源,特别是我省丰富的历史

 人文资源和地域文化精华,形成一地一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在全社会营造向上向善良好氛围。

  坚持与时俱进、古为今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兴文化就是要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优秀文化,不能简单和机械挪用,要让传统文化通过现代宣传教育方式融入到时代发展中。对历史文化特别是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使之成为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源泉。要坚持群众为本,深入基层体验民情,说有“魂”的话;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话语理念,根植群众实践,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说有“根”的话;丰富宣传思想工作话语内容,汲取群众智慧,说有“趣”的话;优化宣传思想工作话语形式,增进群众交往,说有“情”的话,让群众爱听爱看,切实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体现宣传干部为人民代言的价值追求。

  坚持紧扣大局、彰显价值。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推进新 XX 建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高质量宣传好“XX 故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的生动实践,是宣传部门的职责使命。要把握大势,把握规律,用好用活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宣传工作话语表达,筑牢马克思主义话语根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内容,完善可亲可信的话语形象,构建持续发力的话语平台,让严肃的政治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紧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浓厚氛围这一主线,加强 XX 廉政文化建设,发挥以文化人、以廉润心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文化氛围。

 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忠诚履职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行以后,按照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统一安排,我认真、深入地学习了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下简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并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一系列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学习,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有压力,越学越有干劲。

  下面我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谈三点学习体会。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全会、中央政治局集中学习会议、中纪委全会等重要会议上多次对纪检监察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和作出重要指示,为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发展指明了方向、作出了部署。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党的

 执政之基更加牢固,其中纪检监察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实际,对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了系统性、创造性、根本性的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纪检监察工作推进与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应当从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其极端重要性,充分感受和认知自己肩上的光荣使命,不断增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铭记初心,出色完成党、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内涵,确保纪检监察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深刻,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我的体会是要把握好以下五点:

  一是站位高。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总书记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纪检监察工作高度重视,将纪检监察工作始终放在重要位置谋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际,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民族复兴的历史脉搏,前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

  二是要求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寄予厚望,期望越高,要求越严,标准越高。如,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克己

 慎行、守住底线,扎紧制度笼子,强化自我约束。又如,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要求比其他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要求更高、更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信任、信心。

  三是内容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内容丰富,全面具体,涉及纪检监察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深厚的理论阐述,又有具体的制度设计;既有成功经验的总结,又有对未来发展的明确目标;既有宏观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也有具体的落实措施,等等。我们必须强化学习,深刻领悟,全面掌握,指导实践。

  四是路径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方向明、任务清、措施实,是纪检监察工作发展的行动指南。如,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切合实际,思路清晰,措施明确。

  五是思路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深地根植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立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多变态势,不是一成不变、停滞不前,而是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于十八大以来的反腐经验及改革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并制定国

 家监察法。这就是总书记根据形势发展做出的战略安排。形势在发展,目标在变化,措施在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

  三、深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实落地,促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推动我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忠诚履职,敢于担当,奋发作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政治统领。纪检监察机关是实现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性工作,必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必须加强党委对同级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必须突出政治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政治监督职责,永葆政治本色,对党绝对忠诚,确保纪检监察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这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第二,坚持稳中求进,推动持续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科学方法论,中纪委三次全会确定纪检监察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到“稳”和“进”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统筹协调、协调推进。牢固树立政治机关定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扛起“两个维护”的根本政治责任,坚定不移保障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

 的贯彻落实。围绕重点精准惩治腐败,紧盯重点人、重点领域,依法查处严重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X 腐败“保护伞”专项工作,服务保障中心工作。

  第三,严格依纪依法,提升工作质效。纪检监察工...

推荐访问:治国 宣讲 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