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治理材料例文

 基层党建治理材料范文

 基层工作者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千难万难,我们抓住带头人这支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凝聚党员群众带头干带动干。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上,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基层党建治理材料范文文章,提供参考学习,欢迎大家阅读。

 材料一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部分和重要基础,坚持党建引领是我们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正是村、社区筑牢了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xx 明确今年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年”,x 月份市委召开动员大会,出台专门意见,市县乡三级财政再增加投入逾 x 亿元,着力解决村、社区党组织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保障等问题,以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

  一、培育基层治理骨干,解决带头人的问题

  基层工作者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千难万难,我们抓住带头人这支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凝聚党员群众带头干带动干。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上,切实增强岗位吸引力,村书记人均薪酬待遇今年增加 x 万元、3 年内人均增加 x 万元以上,实行年功津贴,深入推进“星级化”管理模式,乡镇(街道)领导班子中,具有村(社区)书记或第一书记经历的动态保持在 30%以上,让书记们干得好、有奔头;着眼 2021 年村(社区)“两委”换届,把优秀人才选到村(社

 区)书记岗位上,今年底村书记、主任“一肩挑”达到 xx%。在村(社区)“两委”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探索村干部队伍专职化管理,全面激发队伍活力。在村(社区)后备队伍建设上,拓宽来源渠道,招录有志青年到基层工作,每个村(社区)至少有 xx 名 35 岁以下的后备干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生力量。

  二、加大基层治理投入,解决资金的问题

  打通资金、资源、资本畅通循环的堵点,既输血更造血,提高城乡社区治理保障水平。落实村级发展资金,每年市县财政设立 xx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尤其是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项目、物业项目,加大对村集体所有的农林水资源开发经营力度,增强造血能力。增加村级运转资金,每个村不少于 xx 万元基本运转经费,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其中经济薄弱村的基本运转经费由县乡财政兜底保障,对下派的工作任务列支专项资金,不让村(社区)“自掏腰包办事”。设立党组织为民服务资金,在每个社区每年 xx 万元的党建为民服务资金的基础上,再向 xx 个经济薄弱村同标准每年下拨 xx 万元,帮助解决基层党员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保障党建工作资金,市本级设立 xx 万元基层党建工作资金、xx 万元党内关爱资金,市县乡三级共落实 xx 万元党建工作经费,向基层党组织倾斜,把党员教育好管理好关爱好服务好。

  三、改善基层治理条件,解决阵地的问题

  把基本阵地建强建优,让党员群众愿意到红色阵地参加活动、接受教育,让党的标识熠熠生辉。一方面,建好党群服务中心。以财政

 投入为主,不添村级债务,市级投入 xx 万元,推动各地共投入 xx 亿元,新建和改扩建 xx 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今年底全市所有党群服务中心全面达标,巩固“牌子乱象”清理整治成果,让党的阵地抬头就见。另一方面,用好党群服务中心。合理调配村居干部,发挥本地党员志愿者作用,构建“地缘、志缘、业缘、趣缘”相结合的“四缘型”党组织,推动各功能室“常开常新”、各尽其用,打造成党员群众主动来、愿意来的基层治理阵地。

  四、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解决机制的问题构建科学有效、运转顺畅的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从而实现治理的常态长效。在农村领域,构建乡镇“1+4”社会治理模式,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落实村级重要事项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推进村监委实体化运作,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四议两公开”,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完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续整顿机制,展现城乡基层治理成效。在城市领域,提升新兴领域党建“两个覆盖”水平,加大网格党组织组建力度,推动驻区单位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互联互动,优化基层治理大数据平台,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材料二

  为切实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激励村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巢湖市注重紧扣“选育管用”,抓实头雁工程,推进村干部队伍整体优化提升,为实现“五高地一示范”目标,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拓宽来源,“选”出活力。

  一是优化结构。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十八条”意见》,明确用三年时间实现村干部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优秀退役士兵、致富能手和乡贤人士各占 1/3 的目标。坚持“凡进必考”,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参照事业单位招聘办法,近两年公开招录了4批共60名本科毕业生和79名优秀退役士兵到村任职。目前,已有 92 人进入村“两委”班子,7 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2 人担任副书记。

  二是甄选能人。深入实施“能人治村”工程,采取个人自荐、党群举荐、组织推荐等方式,在致富能手、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中,推荐 84 名带富有本领、对家乡有感情的能人“凤还巢”。按照“三有三带”要求,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目前,我市 145 个村党组织书记中,致富能人占 30.3%,优秀退役士兵占 20.6%,大专及以上学历占 72.5%,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占 59.3%。

  三是强化储备。通过组织谈话、考核考察等途径,在每个村选拔1-2 名政治素质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两委”班子成员作为村正职后备人选,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无合适人选的,从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物色,注重加强日常培养和锻炼。按照全日制大

 专及以上学历、35 周岁以下的标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为每个村至少配备 2 名后备干部,解决村班子后继乏人问题。

  二、精准培训,“育”出能力。

  一是提升能力素质。将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每年安排村党组织书记全员培训。注重借鉴“他山之石”,先后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江苏、上海等先发地区,举办培训班 6 期。实施村“两委”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经费由市财政列入预算,要求未达大专学历的村“两委”干部全部参加学历教育,目前,已有 270 名村“两委”干部参加安农大成教院学历教育,共计 160 名学员获得大专学历。

  二是加强实践锻炼。选拔 12 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任乡镇党委委员,参与乡镇重大事项决策部署。推荐 1 名村党组织书记任省人大代表、3 名村党组织书记任合肥市人大代表、51 名村党组织书记任巢湖市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参政议政能力。

  三是注重以岗育人。出台《关于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的实施办法》,明确村党组织书记 6 项工作职责,制定年度任务、岗位责任和问题整改“三个清单”,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自觉。每年底开展“一述四定”,对村班子和成员进行述职评议,定考核等次、定承诺事项、定基本报酬、定工作去留。

 三、压实责任,“管”出实力。

  一是抓任免管理。将村党组织书记任免权限上管一级,参照科级干部调整程序进行。由乡镇党委集体研究,提出书面报告,市委组织部进行实地考察,开展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并征求意见,在镇村进行不少于 5 天的公示后,经部务会研究同意,方可实施。不按规定调整村党组织书记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在全市通报。

  二是抓日常管理。出台《巢湖市村(社区)干部日常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签到考勤、请销假、督促检查、工作例会、人事档案等 5 项制度,严格落实村干部集中办公、节假日值班等要求,实现服务群众无盲区。明确村(社区)干部职务退出的 13 种情形,近年来,已有 23名村(社区)干部因履职不到位等原因被清理出“两委”干部序列。

  三是抓档案管理。制发《巢湖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市级备案管理办法》,市级建立 183 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事档案,镇街比照建立其他村“两委”干部人事档案,做到“一人一档”。规范建档标准和内容,凡涉及村党组织书记实绩考核、调整任用、责任审计、奖励处分等资料,及时归档备案。中组部就此项工作专题到我市进行调研,给予充分肯定。

  四、强化激励,“用”出动力。

  一是强化待遇保障。健全村干部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按照不低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 倍的标准,核定村“两委”正职的基本报酬,由市财政统筹解决,市委组织部每月核对,统一打卡发放。为在编在岗的村干部购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部分乡镇为村党组织书记购买住房公积金,村党组织书记年总报酬(含社会保险)达 7 万元。

  二是拓宽发展渠道。鼓励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近年来,定向招录 12 名村“两委”正职为乡镇公务员,推荐 3 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三类人员”进乡镇党委班子候选人对象。

  三是注重典型引领。在全市范围内选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典型,拍摄柘皋镇汪桥村党总支书记杨帅的电教片《乡愁可寄》被中组部评为优秀作品。每年表彰 10 名“担当作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市财政每人奖励 5000 元补助,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比照享受乡镇副科级公务员基本工资待遇。

推荐访问:例文 党建 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