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中国梦,宣讲发言稿

 社区教育天地宽,大有作为新篇 大家好,我是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的一名社区教育工作者,我叫李维花。

 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坐落于 青砖漫地,绿树鲜花的醇亲王府南府,光绪皇帝的出生地。是镶嵌在金融街这个经济领跑者中的一支文化明珠。在小学大队辅导员的岗位上工作了六年,2006 年 7 月我调入金融街少年宫,和学校领导一起筹划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的成立,开始了社区教育的工作。七的时光转眼而过,每一个艰辛的脚印,无数次不眠的夜晚,克服难关的兴奋,无数次的惊喜,一步步实现着“民生、民本、民学习,融古融今融国际”的社区教育梦想,而我是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从成立到如今取得的各种成绩的见证者。挖掘王府特色,结合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开设国学讲堂,成立国乐团,建立金融街白领参加的高水平的合唱团,我为它的成立而来,我为它的发展而奉献了全部,我更要为它的辉煌而燃尽我生命中最后一滴血。

 七年来,任何个人的事与工作发生了冲突,不用选择,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七年来,我设计、组织了上千个活动,没有给自己安排过一个教师应该享有的假期,我经手开设的各种培训班,让几十万民居民享受到了社区教育的优质资源,自己留下的却是一身的病痛,我的生命中只有我热爱的社区教育工作,我的创意、我的时间全部给了它。别人不能理解,认为我傻,但是很值,因为换来了这样的肯定“社区教育,中国看北京,北京看西城,西

 城看金融”。

 永远不会忘记那个辉煌的时刻,经过精心的筹划,2006 年 12月 16 日,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西城区 15 日晚上刚刚上任的五套班子的第一次领导集体亮相就是出现在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的揭牌仪式上,当大红绸揭开的那一刻,向世人告之,在醇亲王府这个潜龙邸,注定要做出一番不一样的成就。如何让这里成为百姓的乐园,成为金融街社区教育的龙头,这将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工程。万事开头难,如何让百姓走进学校?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我走访了 19 个居委,几十家企事业单位、中小学,了解社区需求,探索社区教育的工作内容,不怕大家说我知法犯法,让居民能够走进学校来学习,我是从贴小告开始的。寒冷的冬天,全身武装,等到晚上,我就到金融街的胡同里贴学校的宣传广告,让社区居民到学校来上课,来听音乐会,我真希望把这些信息近距离的告诉老百姓。小广告吸引来了居民,当学员真的走进了学校,感受到了老师们的真诚,感受到了学校高水平的教育,他们留了下来,我们的社区教育终于开张啦。小广告也吸引来城管,当他们听了我的解释,也理解了我的一番苦心,也为我们的真诚说感动,用鼓励的语言教育了我。

 学校三周年校庆的时候,我们真想把所有的成果都汇报出来,我出了一套又一套的方案,跟着老师们一遍遍排练,联系剧场,做宣传材料,邀请来宾,邀请观众,订餐,订水,订车,事无巨细,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休息了,感觉很累很累,真想休息一下,

 但是下午还要召开联排会,我强忍着疲劳,还要再去看看民乐团的东西准备好了没有,走出办公室的大门,眼前一晕,就从一米多高的台阶上摔了下去,学校老师们赶快把我送到了丰盛医院,腿扭伤了,但是所有的工作都是我安排的,我一休息,整个校庆就无法进行,我就拄着拐杖,忍着剧痛,在学校坚持工作了三天,为了减少上厕所,我尽量少吃,少喝,校庆在中央音乐学院剧场举行当天,老师们用三轮车把我拉过去,我坐在后台指挥着一切。当顺利落幕的那一刻,当师生沉浸在成功和幸福的那一刻,我止不住的泪水,感受着成功的喜悦。

  学员走进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也要让他们学有所成的走出校门进行展示,七年来,我带着我们民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京剧团、相声团走进了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政协礼堂、天坛公园、大观园、历代帝王庙,我们老百姓自己的业余团队,走过了专业团队演出的所有剧场,而我们得到的掌声也不亚于任何一个专业团队。看着我们团队的成绩,也是我的一步步成长。

 更不敢想,但是却实现的梦想,我带着我的团队两次走出国门,奏响在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剧场里。当上千人的剧场座无虚席,当雷鸣般的掌声献给我们社区的乐团,作为所有工作的一手经历着,作为站在主持人位置上的我,看到了这样的盛况,我的每一个细胞都沸腾了,这是一个小学老师能做到的吗?这是一个社区教育学校能做到的吗?而这一切,我从联系,到落实团队,到自

 己跑签证,定机票,每一个细节工作,我一步步完成了每一个环节,越来越成熟了。

 我从一名小学老师,成长为一名社区教育工作者,是各级领导,是学校李校长给予我信任,给予我机会,给予我创新的动力,而我紧紧抓住了这些信任和机会,别人不敢想的我去想,别人不敢干的我去试,失败了,转头去尝试另一个领域,就是在这样的磕磕绊绊中,我成长了,我成熟了,也成功了。当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中央巡视组徐光春组长、原北京市委书记刘琪等各级领导到学校参观指导时,领导们也都放心的把我推到最前方做全程讲解,当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来采访、当《身边》栏目来给学校做专场时,我以金融街社区教育学校当家人的身份介绍学校工作。学校成为了社区教育的窗口单位,每年接待国内外交流团体上百支,人员上万人,也把我们的成功经验街道到了世界各地。

 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开设新项目,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当北京精神刚刚开始宣传,我就和金融街街道宣传部共同创编了《北京精神与文化传承》。

 在《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市服务基地》《西城区文明单位》的众多荣誉面前,我肩上的单子还很重,还要开拓更多的领域,实现社区教育的终身教育梦想。

推荐访问:发言稿 宣讲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