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美术课程的设计与校园美术文化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注重的是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充分考虑到地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种价值取向下,校本美术课程就应该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还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通过设置一些综合各领域的课题或跨越美术学科的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多元化文化观,构建校园美术文化;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充分运用美术课程资源;加强美术课程特色化,实施校本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开辟校本美术课程设计与开发的途径,以达到在有限的课时内认识美术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了解美术与文化及社会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校本美术课程、校园美术文化、资源开发
  新世纪之初,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形成具有良好适应性的丰富教学模式。这些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在民族化与全球化、本地文化与多元文化、传统与现代等课题方面我们必须有所选择。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体现发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在坚持民族教育价值体系的同时,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方面,也会渗透到具体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中,也需要我们去判断、选择、创新。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美术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可以使我们对美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它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通过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发具有创意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拓宽教学的空间。同时,通过与美术密切相关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努力挖掘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教育资源,保持文化生态平衡,将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扬光大,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培养多元化文化观,构建校园美术文化
  美术既是文化的载体,自身也是文化的一种类型。美术学习不仅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也不应该仅仅是美术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的观照下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并通过对美术的学习来感受和接受文化的影响。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学习,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一种积极的拓展和重大的进步。在这种大的美术教育背景下,美术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会相应地对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一)美术课程应走进文化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颁布以后,一些新理念对美术教学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对美术与文化的关系的强调,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文化的议题,并努力将其变成一种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从而拓展了美术教学的功能。作为美术教学,我们认识文化的途径应该不同于其他学科。美术学科应该更多地采用形象的途径;以及必须对物质层面的东西、具体形象的东西,加以观察、阐释、解读才能对文化有更为深刻的感悟和理解,也才能够达到文化自觉的程度。因此,美术课程走进文化必须是在形象观察、阐释、解读和文化感悟、理解的两极之间展开的,以交互的方式进行的。
  (二)培养多元文化观,关注社区与校园文化
  作为美术教师,形成多元文化观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对待不同文化,甚至是不认同的文化,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承认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我们还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这样就会给不同的文化的生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身临其境地体验周围的人事、景物,耳濡目染地受到特殊文化的熏陶,难以抗拒地受到自身的生活空间的文化氛围的影响。正如,学校与博物馆、公园等文化氛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如何认识我们所处环境中的文化氛围和特质,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努力去形成和营造生活空间的特殊的文化氛围,现代美术教育非常关心社区和校园的文化学习和建构。学校应开展广泛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活动,校园文化旨在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心智,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在营造校园文化的活动中,美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渗透生活美术教育的理念,落实多元的文化艺术形态,在环境关怀中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体认文化传统和自我。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教室、窗台、走廊、楼梯进行装饰和美化,形成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在美学视野中构建校园美术文化
  1、学校文化及其审美化建设
  教育是一种文化生成的过程,其内涵和外延都是丰富而广泛的。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独特的亚文化形态,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可概括为三个层次:一是表层的物质文化;二是中间层的制度文化;三是深层的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学校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价值导向、事业凝聚、精神激励和行为约束等方面。学校文化的审美化建设是当代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具有覆盖和跨越其他诸文化要素的性质,是凝聚一般文化内涵的审美层面。
  2、学校形象的美学设计
  学校形象是学校总体面貌和特征的结晶,它是一所学校个性的反映。从构成上来看,学校形象由外在的物质景观和内在的精神景观两方面的因素所组成。外在的物质景观是指学校建筑、自然景观、园林小品、雕塑饰物、校旗、校徽、师生服饰、礼仪等。内在的精神景观是指学校的理念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审美观念、思想特征、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学校形象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具有潜在而巨大的教育功效。
  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充分运用美术课程资源
  (一)美术教育与文化传承
  美术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中,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人们的信仰和价值、理想和愿望、情感和梦想、伦理和道德、气质和个性、智慧和教养、生活和劳动等各种人文特征,是漫长的人类文化传承中最古老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日益丰富多样的美术形式,在全球性文化交流过程中再次成为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二)美术课程能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视觉文化”是当今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视觉文化渗入到美术教育,应包括所有的视觉艺术,如纯艺术、电脑游戏、漫画、电影、玩具设计、广告、电视节目、梦境绘画、时装设计等。随着视觉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加深,美术教师的工作对学生越来越重要。美术教学既注意面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吸收世俗文化生活中合理的成分,又要引导学生生活方式的进步与发展,提升他们文化生活的品位、格调、质量和水平。同时,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站在现代科学艺术发展的时代高度,反映艺术和最新发展趋势,吸纳新的艺术成果,培养学生的现代艺术素质,并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运用自然环境资源、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以及课程观念的更新,课程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至课外、校外,甚至国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推荐访问:美术 校本 资源开发 实践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