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看如何走进“世界文化遗产”


  [关键词]教学目标,认知逻辑,教授方法,高潮,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3-0035-03
  
  去年12月27日,笔者有幸在广东省新课程改革交流会上观摩了四堂公开展示课,唐云波老师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之一。观后着实让我眼睛一亮,发现当不少同行还在抱怨新课程如何难上的时候,广东的同志却已经“决战”课堂,且卓有成效。回沪后,即把这些情况介绍给上海的同仁。现在,应编辑部之约再来拜读唐老师的这个“教学设计”,想法就愈加清晰。
  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会说“以学生发展为本”,但究竟如何将这一理念实实在在地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花大力气作具体内容的具体开发。就这一点而言,唐老师的这堂课是很出色的,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规范到位、认知逻辑清晰紧凑、课程资源丰富多样、教授方法自然恰当和设计意图自觉细腻。但笔者以为,其中最值得圈点的是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和教授方法。三者在大的方向、定位、框架和途径上已经决定了本课的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准则是课程标准。“秦始皇陵兵马俑”属于选修课,是“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的一部分。按《课程标准》规定,选修课“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了解和考察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也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概况,感受古代中国工艺、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高超技艺”。然而,《课程标准》是针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学生情况制定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抽象的“课”。只有具体的“课”、针对特定对象的“课”。因此,完成《课程标准》只能算“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第一步。只有在特定的时间里,使特定的学生得到最有效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在《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学生为依据,理解和开发课程,选择和定位更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目标。
  一般地说,引领学生走进文化遗产有两种“走”法:第一种,学生是游客,教师类似导游,把文化遗产讲解的令人心悦诚服;第二种,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人”,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和鼓励他们除了了解、欣赏、感悟史学业已“走进”的文化遗产以外,还要学会怎样“走进”文化遗产,领会史学的智慧和魅力。这两种“走”法在实际的教学能力中往往有内在的累积关系,但体现的却是大不相同的理念与境界。从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认识兵马俑的“史学价值”、“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学习探索历史真相的方法”和“学习根据历史信息解释历史现象的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的“通过探索历史真相,解释历史现象,体会历史学习的乐趣,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等规定,可以看到唐老师对这堂课的设计定位于第二种“走”法,并自觉地认识到“有了方法论的指导,历史的教学才会被赋予内在的灵魂”。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灵魂”,本课的三类六条教学目标合而不同,疏而不漏,全而不虚。既有教与学的具体规定,又有学业测量评价上的可操作性。另外,从教学目标的写法上看,做到了从学生的角度定义教学的预期效果和按三类目标的心理特征进行描述。与许多大而空、多而繁,“花边”似的“假教学目标”不同,是确实准备贯彻的“真教学目标”。
  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唐老师从“导人新课”到“课堂总结”共设计了四个板块:
  导人部分引用了一个德国青年不远万里来兵马俑“秀一把”的故事,生动滑稽,贴近学生,完成“凝神、起兴、点题”的任务,并隐含了兵马俑对世界的影响,可谓“引出兵马俑”;
  “秦始皇陵·亘古的谜团”板块在全课中既是必须落实的基础知识,又是宏观背景。内设四个步骤,其实是渐次清晰的四个认知层次——课本中的秦始皇陵、资料中的秦始皇陵、学习后学生头脑中的秦始皇陵,直到要求学生反思的“头脑中的秦始皇陵是怎样形成的?”可谓“迈向兵马俑”;
  “兵马俑·复活的军团”板块是本课的主体。从全课整体上看,是从没有打开的秦始皇陵墓主体转入已经打开的陵墓局部兵马俑。从内部设计来看,四个步骤的前两个步骤是由远及近地领略其外部面貌和形象,可谓从“遥望兵马俑”到“近观兵马俑”。第三步骤用步步紧扣的四个思考题引领学生由表及里地汲取历史信息,可谓“心入兵马俑”;第四步骤是要求学生利用信息解释历史。内部再设三个台阶:先让学生讨论和解释,再放映《长平之战》作案例示范,点出解释的依据和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及其意义,可谓“神入兵马俑”。
  最后的课堂总结也别具风格,不是按常规从头至尾地归纳回顾,而是进一步升华主题,提出兵马俑的史学与艺术价值和为什么会成为联合国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可谓在新的高度上又“跳出兵马俑”。诚如唐老师在设计意图中所说:“将学生的认识最终提高到对世界文化遗产评审标准的判断合乎逻辑,水到渠成。”
  纵观从“迈向兵马俑”到“跳出兵马俑”全过程,学生的学习似乎是在教师的指引下,用一种浓缩的、类似于考古学家发现和研究的方式,走完了全过程,可谓常态教学下的研究性示范,不是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学习。
  与许多公开观摩课不同,唐老师没有在教学方法上刻意打造和展示,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特点与长处和教学效果与效率的需要,选择了讲授、观察、对话、讨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一般的常用方法。有接受学习,也有发现学习。自然而平实,朴素而不凡,这是一种务实、负责的态度。在当前不少人误以为改革就是要花样翻新,为方法而方法、搞形而上学的形势下,有其特别重要的启示和榜样的意义。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永远不可能有万灵的、最好的方法,只有更适合的方法。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质是转变思维过程与方式,而不是表面化的、外在的热闹和哗众取宠。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基础。加上唐老师个人的教学素养,使这堂课上得很成功,得到了与会同行与专家的一致好评和鼓励,被认为是一堂既符合素质教育精神,又对得起学生、经得起考试的课!显然,这里面也深深地渗透了深圳乃至广东同行的心血,是集思广益的结果。唐老师在她的“博客”里向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教研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更有意思的是她对学生的感谢,或许,这才是她最深层的理念和成功所在?
  “这帮孩子,我必须要提!没有他们的力挺,我很难想像我的课会是怎样。……课前的四十分钟,我见到了他们,真的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小可爱’们,我们一见如故,无所不谈,他们甚至还让我签名留念,哈哈,把我当偶像了吗?其实他们才是我心目中的偶像,是他们,在进入课堂前

推荐访问:兵马俑 一课 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 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