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回味的一节教研课


  一次,市里举行普通高中新课程美术学科研讨活动,要求与会者提供一节教研课,笔者主讲的课的内容是湘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新的实验》。
  
  课前的忧虑
  本次教研活动在兄弟学校开展,开课之前又未曾与学生见过面,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新的实验》一课教学内容涉及到大地、观念、装置等现代艺术,而对于农村学校美术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的学生来说是很少接触的,与学生原有的审美习惯、知识储备存在一定距离。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机智准确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怎样让学生进入课堂情景?对于第一次到外校上课,且要面对30多位同行、专家的年轻教师来说,压力不亚于第一次走上讲台。
  
  过程体验
  然而,教者并没有因为是教研课而刻意准备,而是坦然地对待。课前,与平时备课一样,写好教学设计,制作好课件,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现代实验艺术方面的知识。上课时,尊重所在校的学生,也使自己尽快地融入学生之中,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分享彼此的思考,并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使得课堂充满轻松和愉悦。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出现课堂上灵活应变,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和身边的、生活的事例,唤醒学生的经验,巧妙地启发学生的想象,使知识在体验中生成。下面所记录的三个教学片断,是教者在开课之前的教学设计里是没有的,而产生的教学效果,正如美术创作时意想不到的收获,值得回味。
  片断一:
  上课伊始,师生问候。
  师:我在路上就一直想象柳城中学的同学们是什么样子的,现在一看,个个精神饱满,一定很聪明。
  这时候,学生们都笑了。
  在一间有30多位听课老师的教室里,还要面对一个陌生的教师,学生的情绪是紧张的,所以教者没有直接进入课题,而是通过一句赞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片断二:
  沃霍尔《波普艺术》
  美国艺术家沃霍尔认为传统观念中的艺术是一种精英文化,而他却致力于模仿流行的“庸俗”文化,在创作中他大量运用当代现成品或公众熟悉的形象。
  放映一幅由10张玛丽莲·梦露肖像拼成的画。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幅画的不同之处?
  生:由10张相同的画组成。
  生:像印刷品,不像画。
  师:那么,为什么要重复玛丽莲·梦露的印刷肖像呢?
  生:不知道。
  师:我举一个例子,当一个同学在走廊站着,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没感觉,很正常。
  师:对了,如果你们看见10位同学整齐地排列在走廊,又会有什么感觉?
  生:很奇怪。
  生: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站着。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重复现象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并且产生视觉吸引力、视觉冲击力,波普艺术就是利用这一视觉规律的,后来被广泛地运用到广告、海报、招贴画领域里。
  平时大量接触传统绘画的学生,已经对“美”形成思维定势,这种创作主题已经改变的作品呈现在他们面前,难免会产生诧异,用身边的事例解释现代实验性艺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片断三:
  考尔德《红色的蜘蛛》
  师:我们印象中的雕塑是什么样的?
  生:很真实的。
  生:有重量感的。
  师:体量感是雕塑的一个重要特征,除此之外呢?同学们可以参照学校教学楼前的雕塑《牧童读书》再想一想,从存在状态来看,还有什么特征?
  生:静态的。
  师:很好,以前我们看到的雕塑几乎都是静态的。如果同学们去参观雕塑展,展馆里的雕塑都是静止的,突然,有一个会“飞”的雕塑出现,同学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播放现代雕塑《红色的蜘蛛》视频。
  生:觉得不像雕塑,但是很特别!
  生:目光会随着这个雕塑走。
  生:记忆很深刻!
  师:是的,这种创作形式已经打破了人们的视觉常规,拓展了作品本身的空间。雕塑家考尔德受到西方现代工业科技的启发,将一些轻而薄的材料运用于雕塑中,利用空气的流动,找到平衡点,让雕塑在空中“舞动”。《红色的蜘蛛》就是这一类型的雕塑。
  教者利用所在校的校园雕塑为样本,让学生理解传统雕塑的形态,并且产生亲切的感觉,同时,播放《红色的蜘蛛》视频,突出与传统雕塑的对比,加深学生对实验性雕塑的领悟,理解现代雕塑的观念。
  
  评析(专家点评)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执教者这次借班上课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是在陌生的教学环境进行无法预料的教学,产生了预料不到的教学成果。教者跟我们分享了在本案例中教学成功的快乐,体验教学艺术美感,从课前的忧虑、紧张,到课伊始与学生坦诚的情感交流,对接成功后,教学创意不断迸发,将教学资源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将教学重难点化解于与学生层层递进、引而不发的对话之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者在这过程中教学思绪灵光频现,知、情、意交融,酣畅淋漓。课虽结,知已达,情未了,意犹未尽。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教学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为教材而教教材,为教案而教教案,这就局限于“死教书”、“教死书”,继而是“读书苦”、“读书累”、“教书苦”和“教书累”。从本案例可见要有课堂的精彩,教师要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善于发现、捕捉课程资源;具有较全面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课堂教学要营造宽松、开放的氛围,这对于艺术(美术、音乐)课来说尤其重要,艺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最放松的时候,艺术创造力是最强的。
  
  课后的思考
  笔者回想这节课,确有值得思考和回味的地方。首先,怎么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师生之间的融洽,使课堂和谐起来。其次,教师扮演什么角色。不应主宰课堂,或“单边行动”,教与学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一起分享、理解、思考、交流、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还有,教学资源在哪里。其实是无处不在的,稍纵即逝、意料之外的资源更可贵。所以,活用教材、教案,不拘泥于预设的程式,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灵活地调整教学,开放地接纳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课程才能不断地生成和发展。

推荐访问:教研 回味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