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体验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


  摘 要:本文通过经验总结和教学案例分析,探讨如何上好体验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分别从教学环节的各个部分进行剖析,每个环节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体验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主要的构成要素有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主题活动、分享和总结。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要紧扣特定的主题来进行。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一、相关概念
  1.班会课。今年,我校的班会改成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课程。在网上搜索“班会课”,百度百科给出的简介是这样的:班会课(Class will be lessons)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课程。班会课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小学到中学,一般每周开设一节课,小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我们学校的班会课的形式和功能也主要是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班会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但是,每学年我校的政教处都会组织各个班主任在各自班级中有计划地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班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题班会是一种极受师生欢迎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组织形式。
  2.主题班会。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主持,全班学生参加的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种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和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如果组织得好,对学生学风的转变和班风的形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由“班委主持,学生展示”的主题班会也是以往我校主题班会公开课的标准形式。这样的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和组织、表演、展示等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如果班主任不能很好地抓住主题,并让所有的活动都紧扣这个主题,那么,这样的主题班会只会流于形式,就像每个活动都是一粒闪亮的珍珠,但是缺乏把珍珠串连起来的线索。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从去年起,我校就开始试行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主题的班会课。
  3.体验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体验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班会围绕一个专题,在班主任的组织和指导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体验式活动为载体,以育人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以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为特征的活动体验式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参与体验以及体验基础上的感悟交流、认知升华和确认内化,真正改变学生的认知,促进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与以往主题班会的区别是由班主任组织和指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这样能够紧紧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总结并升华主题。
  二、如何上好体验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
  笔者根据自己在一线这几年的心理健康课的经验,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分享如何上好一堂体验型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活动课。
  1.导入。导入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活动,或者问题、案例等都可以。其目的都是要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引出主题等。例如,在进行“应对焦虑”这个主题的时候,可以用“竖硬币”的活动导入。先让学生自己在座位上竖硬币,练习三分钟后,让前后桌的四位学生比赛,看在三十秒内谁竖的硬币多。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发现自己在练习时可以竖起很多硬币,可是等到比赛的时候却竖不起来那么多。笔者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再引入主题。学生知道了是因为焦虑影响了正常发挥。那么,学生想不想学习如何“应对焦虑”呢?这样的导入就很自然流畅,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很强,目标明确。
  2.进入新课。一般每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都围绕一定的理论或技术展开,讲授新课时需要介绍理论或技术,这个环节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心理学实验,寓言故事或生活案例。既然是体验型的活动课,就需要设计一个贴合主题的活动,这个活动的时间要充分,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并有所感悟。
  还是以“应对焦虑”为例,先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焦虑”,然后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总结为何会产生焦虑。接下来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即学一种应对焦虑的方法——“正念式呼吸”,教师先讲解什么是正念(用我们的感官如实地感受当下发生的),然后马上让学生体验,追踪铃声尾音。让学生判断尾音,在尾音结束时举手,体验2-3次。接下来“观照呼吸”训练,先讲解“观照呼吸”的几个步骤。首先让学生选择舒适的、自然直立的姿势坐好,当听到第一声铃声时闭上双眼,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观照呼吸训练,训练三分钟后铃声再次响起时,学生睁开眼睛。引导学生分享体验过程中的感受和疑问,教师解答学生的疑惑。这样训练2-3次,让学生掌握技巧,回家自己训练。特别是在考试的过程中,产生焦虑时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上面是方法技巧的训练,也可以用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或案例。课前班主任先让学生写问题,编成剧本让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例如,初三(七)班吴香秀老师开设的心育课——善自控者成大器,就是课前让学生将平时本班学生出现的跟自控力有关的问题表现整理成剧本,并拍成微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学生的反响很好。因为这由本班学生根据本班的情况编写、表演、拍摄而成,所以他们都非常感兴趣,而且感受很深。这样的教学形式在很多主题和班级都是适用的。因为我们的心育活动课的主题是从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提炼的,自然可以让他们来演绎问题,然后再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总结升华主题。最后这个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前面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都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每个学生的经验和感受就相当于提炼的一颗颗珍珠,这时就要看教师能不能把这些珍珠串成串,这样主题就得到升华了。
  还是以“应对焦虑”为例,学生都分享了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追踪尾音和观照呼吸上时,就不会那么紧张焦虑了。就可总结当出现焦虑情绪时,先让自己静下来,就像刚才追踪尾音时那么静,然后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呼吸上。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时,焦虑的情绪自然慢慢地消减了。
  三、结语
  要想上好心育课,就离不开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分析和总结,作足课前准备工作,才能上好课。当然,也离不开教师之间交流和研讨。等我校的心育活动课校本课程出来后,大家就可以教研学习了。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2]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钟志农.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4]钟志农.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推荐访问:班会 上好 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课 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