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形式下校本制度建设初探


  随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思想品德和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笔者在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转化教学理念,引领教师以课堂为基地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进一步发挥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作了一些探索。
  
  一、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生、品社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 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生、品社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生活内容和社会实践经验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应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品生、品社课程的教学更加鲜活,更能起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如近段频发的西南五省旱灾、青海玉树地震、山西等地煤矿渗水事故、冰岛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均是教师综合开发教育内容,与教材相结合的良好契机。教师巧妙地将这些内容引进到《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放飞和平鸽》、《我们手拉手》等课文的教学中,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全世界是一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课堂的学习自发地转换成学生的自觉行动,积极地加入到捐款捐物、保护环境等活动当中,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德。
  
  2. 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例如,在此次为西南五省灾害地区捐款活动中,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倡议,各个班级利用班队会、晨会、品生、品社课加强宣传,让学生动手收集报纸、广播、电视中的信息、图片等资料办好班刊、手抄报,并举办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亲身体验,切实成为社会的一员,使品社、品生的课堂向课外延伸。
  
  3. 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可以说是建立学生个人的小小资料档案册。例如针对体验《家人的爱》而设计的“护蛋行动”评价的是学生做事的耐力和方法的灵巧;“调查感想”则是针对《阿姨叔叔辛苦了》而设计的课后作业,评价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教师这样的引领,不仅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也在课堂评价中走出了新路子。
  
  二、拓展教学渠道,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良好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德育课的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这几个环节是紧密相联的。其间,知是起点,行是归宿,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新课程教育功能与教学内容的整体性、针对性、连续性和一致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们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加强横向联系,拓宽教育渠道,形成学科间渗透、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补充的多渠道教育网络,从而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1. 品生、品社课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相结合,体现教育的整体性
  小学各学科既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虽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任务。我们要求教师在各科教学中。把握好教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灵活巧妙合理整合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捕捉每一个可利用的环节,寓思想教育于愉快的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如在五年级下期品社《向人们英雄致敬》这一单元中,《黄河在怒吼》、‘觉醒的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课文,与语文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们实时与语文课《开国大典》、《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詹天佑》等课文的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明白: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更要为祖国的强大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让爱国的情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深深的根。
  2. 品生、品社课教学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体现教育的针对性
  品生、品社课“给学生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学生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生活中不能没有道德,道德也离不开生活,品生课程中会涉及许多道德问题。由于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小学生的思想行为也出现了许多偏差,只靠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和教师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奏效的,必须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学教材明道理,联系实际找差距,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自己的辨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教师要切实抓住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生活,进行教学设计,以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事例来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认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即使对同一案例的观察和感受也各不相同,使得交流中能相互学习不同的体验,从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只有强调了要尊重学生的真实心理,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教学中,学生才乐于自主参与活动,主体性得到凸现,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通过接触具体场景、具体事例,感受、体验情感,提升道德认识。
  我校地处城乡交接部。学生多是农民工子女,根据这样的校情,近几年,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实际。教师们根据教材资源,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走进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鲜活的现象与事例,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教育、寻求快乐、探究困惑,并通过观察、分析、整理、记录,感受生活中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带回课堂与大家分享,讲述具体事例,将教学资源扩大,从而有了理解和体验,使课程成为了学生自己真实生活的再现。如一年级下期学习《家人的爱》,三年级下期学习《在爱的阳光下》等课文时,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介绍自己感受到的爱,不少学生

推荐访问:校本 初探 新课程 制度建设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