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问题的教学反思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也明确要求,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怎样创设问题?哪些问题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思维的培养有价值呢?
  第一,教师预设问题的来源。其一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在课前作出预设。其二是教师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目标的关联程度或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学设计,加以统整、衔接在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的设计是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有学者认为:“如果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那么,采用封闭型问题比较适合。如果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或引发学生的情感态度,那么采用开放型问题比较合适。”[1] (p.113)因此,提什么样的问题就能够凸显什么样的教学价值取向。
  第二,学生在课中生成的问题。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显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师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这样就使课堂充满活力,使课堂更具开放性,就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更能促进其思维的发展[2] (p.139)。钟启泉先生也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高度重视生成性问题。
  如何整合课前预设与课中生成的问题,既能较好地达成既定目标,又能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升华情感态度,这是当下课堂教学中应关注的问题。笔者以人民版“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为例作一尝试。
  从课标看,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并总结其经验教训。然而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如何总结?却反映出不同的教学立意。
  从教材看,本课第一子目讲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第二子目叙述十年建设时期党的正确决策、工作失误及建设成就,第三子目陈述“文革”对经济建设的破坏和老一辈革命家为恢复经济,整顿秩序的斗争。本课的内容较多,需要处理好详与略的关系。
  从学情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身心日益发展,有思想、敢提问,但又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另外,他们的思维并不像成人那样固化,有些问题看似稚嫩直白却又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问题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实施的?试分析一化三改造的特点?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建立?”[3]
  这是绝大多数教师的问题设计,基本上属于闭合型问题,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一化三改造的特点在教科书中虽不是现成的,但一般也有比较“标准”的解读。至于为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这是以“传统的”“社会主义”概念来创设的问题。依据邓小平理论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判断,这个结论和论证方法还值得反思。况且这些问题也是基于一种模式化的思维来设计的,较少考虑学生的认知和已经变化了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事实。
  问题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完成,为什么社会主义宪法却在1954年就制定出来了?中学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局限性、对1936年苏联宪法的负面影响都作了分析,那么中国1954年宪法是否也存在不足之处呢?”
  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当场解决难度大,但它促使师生扩展阅读和思考。1954年宪法问题属于必修一的内容,看似与本课教学关联性不大,然而对如何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1年新课程卷第41题的解答要求就是例证。该题材料引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2)》,要求评述材料中的观点,这需要多方位的解读,比如对资本主义的理解,“资本主义的概念不仅是经济形态,包括它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4] (p.51)。同样,社会主义建设既有经济建设、还有政治体制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其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的。通常我们套用“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观点和结论来评析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比如苏联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是在1936年,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现之后,是其经济基础已经改变的结果,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为什么中国五四宪法却在改造完成之前呢?这个问题不易回避,也的确值得思考。我们查阅宪法的内容就会发现一些矛盾,宪法一方面规定“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还包括全民的合作社、个体资本家所有制度”等,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主要还在于当时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还没有完结,单一所有制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果不承认多种所有制,势必引起现实同法律的抵悟。党中央原本考虑在改造完成后再制定宪法,但一件事情发生了,1952年刘少奇率团访苏时,斯大林主张中国尽快普选,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以取代政协,制定宪法以取代共同纲领,于是就出现了社会主义宪法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没有完成就制定出来的现象。这一史实的记载见于俄文翻译师哲的回忆录[5] (pp.530~531)和《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6] (pp.525~538)。就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日期也是如此,党中央原定1950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中央政府,斯大林提出“提早开国”的建议,新中国于是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了开国大典[7] (p.4)。毛泽东曾说:“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很少。”[8]可见中国的制度建设深深地印上了苏联的痕迹!不仅这些,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装、苏联歌曲、苏联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等等,都深深地影响到中国人的社会和生活。

推荐访问:预设 课前 反思 生成 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