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历次代表大会中心议题确立的前前后后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本刊将开设“学习十七大精神”专栏,从中共党史的角度组织编发稿件,帮助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地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思想,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自觉性。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已经走过了86年不平凡的历程,召开了17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历史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紧密联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历史的关节点,而把这些关节点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党的历史的缩影;确立大会的中心议题或主题,围绕中心议题或主题来展开会议,总结过去一个时期党的工作,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大政方针,推进党的思想理论的创新,是历次党代会,尤其是成功的党代会的重要特点。
  
  一大: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共产国际的帮助作为外部条件,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920年6月召开的共产国际二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共产国际二大着重讨论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认为“在先进国家无产阶级的帮助下,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要求东方共产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独立解决本国的问题。大会制定的纲领实际上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解决了建党最重要的制订党纲和使党建立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问题。
  共产国际还通过派代表来华等各种办法,广泛接触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和革命分子,了解中国革命的情况,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会合。他们很快与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并交换了情况。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尽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由于原定大会主持人陈独秀未能出席会议,大会临时推选张国焘为会议主席,主持会议。张国焘首先向大会报告了大会的准备经过,说明了大会的意义,并提出了大会的议题:制定党的纲领、工作计划和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两位共产国际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7月24日举行第二次会议,各地代表报告本地区党团组织的状况和工作进程,并交流了经验体会;25、26日休会,用于起草党的纲领和今后工作计划;27、28和29日3天,分别举行3次会议,集中讨论此前起草的纲领和决议。30日晚,举行第六次会议,原定议题是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中央机构。可会议刚开始几分钟,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闯入,这次会议被迫中断。大会最后接受了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提议,第二天到她的家乡浙江嘉兴南湖继续开会。南湖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一大”上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纲领的中文本目前还没有找到,能够看到的只有英文、俄文两种译本。“一大”党纲中的“党的名称”、“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入党条件” 等内容与《共产党宣言》、共产国际纲领以及俄共党纲的规定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可见“一大”党纲的理论来源。会议接着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最后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完成了大会原定议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二大:制定革命纲领
  
   “二大”讨论的中心议题是中国革命的纲领问题。1921年11月,各帝国主义国家召开华盛顿会议,严重侵犯了中国利益。为了对抗华盛顿会议,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1922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简称远东会议),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主体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这次大会。出席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张国焘于1922年3月回国后向中共中央作了汇报。这次会议对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和确定联合战线的问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 (即李达寓所,开了一天,其他几天的会议地点至今不详)召开。大会共进行了8天,以小型的分组会为主,共举行了三次全体会议。陈独秀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央局向大会做一年来的工作报告;张国焘报告了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经过,以及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的情况;施存统报告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情况。会议期间成立了宣言起草委员会,由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3人组成,陈独秀执笔起草后,蔡和森作了许多补充与修正。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等9个文件,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大会宣言阐述了社会主义革命渐次向共产主义迈进的最高纲领,同时还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最低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第一次有政党提出如此鲜明、完整、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也标志着从1920年夏开始的党的创建任务基本完成。“二大”高举起民主革命的纲领,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大:讨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早在“二大”召开前的1922年1月共产国际召开远东会议期间,列宁抱病接见了中国代表团中的国民党代表张秋白、共产党代表张国焘和铁路工人代表、共产党员邓培,表达了他和共产国际希望两党合作的愿望。列宁当面询问他们“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否可以合作?”然而,对于怎样建立联合战线,建立什么样的联合战线?中共中央与在国内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发生了分歧。当时中共的大多数领导人拒绝了马林要求共产党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的建议。面对这种局面,马林不得不去莫斯科直接向共产国际汇报。当共产国际主席团决定“中共中央必须立即由上海迁到广州,所有工作必须在和马林的紧密联系下进行”时,“二大”已作出决议,仍然坚持了只搞党外合作的意见。因此,“二大”没能真正解决与国民党联合的问题。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三大”要专门讨论和解决这个问题。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陈独秀在代表中央所做的工作报告中,着重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依据和过程。代表们就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辩论,乃至激烈的争论。最后,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进行合作的主张,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这些文件的中心思想是,党在现阶段“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文件还规定了要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独立性等一些原则。党的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扬民主,在分析中国社会矛盾和明确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三大”确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针,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推荐访问:历次 前前后后 议题 代表大会 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