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


  摘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辩证同一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全面发展;社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5-0179-0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它一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它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人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就单个人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调动。它包括个人的能力和才能(体力、智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等等)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个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等)的充分自由发展。只有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表现的主体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整个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才有可靠保证和基础;只有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社会成员显示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个性,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才能得以实现。
  就内容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自由、全面、充分、和谐四个环节。也就是说,它是由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构成的。人的自由发展,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的发展,是把人作为目的的发展,是为了人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社会进步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是每个社会成员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展示过程,亦即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充实、拓展过程,它包括了个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人的充分发展,就是人在摆脱了各种内在、外在盲目力量的束缚,使自己的各种需要、能力、活动、关系得到极大程度的丰富和发展,它是人的潜质、潜能在新的条件下的更进一步拓展和显示;人的和谐发展,就是从人的内在与外在的各种关系的状态上讲的人的发展,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个人自身内在各方面的关系的协调与优化。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关系在生产力极不发达条件下处于天然和谐之中,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的各种关系逐步进入不和谐状态,只有人从自然与社会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才能处于协调发展状态,这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追求的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取向,同时又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它是在对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基于对人类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而得出的重要结论。
  
  二、构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新时代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理论,形成了胡锦涛战略思想和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理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和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步发达的历史发展阶段,也是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强调要实现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这样两个根本和谐,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富两极分化问题,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为进一步科学解决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知识经济和大规模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中国当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基础和核心,确立了国家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
  
  纵观历史,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因此,马克思强烈期望建立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新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发展道路。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定历史过程中,并没有解决好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改革进程中过于抽象地谈论“人”的发展,而在不同程度上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最终也葬送了社会主义;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忙于政治运动,既在理论上把“人”的问题当作资产阶级专利而加以批判,又在实践上忽视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文化基础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一方面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又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中国面临更大发展机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小康社会问题,并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正是适应中国社会下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人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主体,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必然要求。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社会取得了很大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人们对基本生存资料的需求增长趋于稳定,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就会相应提高。如何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因此,现阶段社会主义的各项工作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当然,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就更需要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样,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成了目标,又成了手段,使得人作为创造主体和利益主体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与统一。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说明我们党在改革和建设轰轰烈烈的高潮时,已把眼光放到更远更实质的地方,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进入更加本质的阶段。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促进人们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显然,人们只有首先解决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才会关注未来的发展问题。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厚实的物质平台,也需要充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人的 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生产力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如果说生产力是判断一个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历史尺度,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健全和完善的价值尺度。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促进人们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

推荐访问:全面发展 的人 社会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