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语言的锤炼


  引言:具有知识传授、理论阐释和情感交流功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不但要求思想政治过硬、各学科融会贯通,尤其需要塑造独特语言风格,锤炼语言表达能力,娴熟使用语言艺术让理论教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一言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良好语言表达能力是多行业从业者成功的利器。作为“舌耕之业”的教育,教师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语言是教师知识传承的载体,是“授业、解惑”的武器,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通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开启思维之门,打开知识之窗,学生们既有知识的增益,又有艺术的感染、道德的感召,达到情感认同和灵魂共鸣的目的。
  逻辑严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来就易有枯燥乏味之感。加上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导向,使得学生对公共理论课并不重视。若课堂上教师语言平铺直叙,枯燥冗长,势必索然无味,味如嚼蜡,这就需要教师能严谨精确地表述理论,鞭辟入里地剖析问题,抽丝剥茧地分析推理,提纲挈领地归纳总结,悄然无声地润泽心灵。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1 逻辑清晰、科学严谨、切中肯綮是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的首要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深刻的逻辑内涵、严密的理性推理、清晰的层次条理,涉及大量的概念理论。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必须准确。模棱两可的表述、含混不清的解释将导致学生对理论理解出现偏差,形成错误的判断推理。要求教师教学内容设计要思路清晰、井然有序,教学顺序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层层推进。语言组织要准确凝练地表达概念,严谨练达地遣词造句,清晰严密的逻辑推理,令人折服地答疑解惑。缺乏逻辑思维的老师难以胜任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
  課堂上学术语言必须规范。学术语言具有逻辑理性和情感中立的特点。如:表示经济效益指标的“利润”一词是经济术语而“赚钱”一词是日常俗语,虽然生活中二者经常通用,但课堂教学如用于概念表述必须用前者。理论课教学中需要大量数字作为论据佐证论点,涉及数字必须反复核实,力求精确,力求最新数字,如谈到中国外汇储备笼统说3万亿美元绝对不如截止2018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1106亿美元效果好。
  2 多学科的知识储备是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语言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的源头活水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渊博的知识储备是语言的源头活水。思政课涉及诸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称职的思政课教师必须是博古通今、学富五车的“杂家”。做到博采众长教学内容自然举重若轻,达到融会贯通教学语言方能挥洒自如。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机会提升知识储备,弥补学科短板。另外政治理论课面对全校学生,教师有必要对本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做常识性了解,教学中如果能把授课内容与学生专业联系,学生自然会感同身受、入脑入心。如讲“大学生就业问题”时如果能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来剖析就业形势,授课授课效果立竿见影。
  3 诗意盎然,生动感人的教学语言是叩开心灵之窗的细雨春风
  “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情画意的语言能给老师的魅力加分。清辞丽句就像恬美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就像曼妙的音乐让人回味无穷。教师的诗意语言能给学生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慰藉。文采飞扬的语言既可以拓展理论的深远意境,又可以增强理论的感染力。思政课堂也可以是激情澎湃、诗意盎然和充满遐想的。
  古诗词语言凝炼、节律感强,寥寥数语尽显丰富之情感、深远之内涵,尤其适合作为教学语言。信手拈来往往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教学中我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解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用“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回顾跌宕起伏却奔腾向前的中美关系;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来描述蒋介石失败赴台的惨淡心情。
  诗词引用并非多多益善,而要画龙点睛。在引用诗词时尤其要语言抑扬顿挫,停顿转折,把握节奏感:或纵情渲染、慷慨激昂,或挥洒自如、自然流畅,或稍作停顿、无声胜有……让语调的起伏变化伴随感情的抑扬,甚至配合肢体语言,成为有力的表达手段。
  善用夸张借代对偶等修辞手法同样可以让我们的语言出彩。习近平在讲一带一路时巧用对偶 “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炊烟” 展现诗一般的历史画面,这语言技巧让人陶醉让人折服。
  4 轻松活泼,寓庄于谐的教学语言让政治理论教学从庙堂高阁走到田间地头
  具有抽象性和哲理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始终用刻板沉闷的学术语言必定抽象枯燥、晦涩难懂。这就需要悉心设计教学语言,变深刻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寓庄严于诙谐,达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
  4.1 适当使用谚语、俗语、歇后语。这些语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具有亲和感召力,为大家喜闻乐见。我们几代领导人都是深谙此道的高手,例子俯拾皆是:毛泽东用“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诠释人的价值,邓小平将精简机构比喻为“拆庙搬菩萨”,他的“不管白猫黑猫,捉着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更是妇孺皆知,习近平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比喻为“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课堂上我在讲到台湾对美国的追随时说 “美国打个喷嚏,台湾就会发生感冒”,在讲到建国初期国情时用“王麻子”“林家铺子”“骆驼祥子”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语言来表述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
  4.2 紧跟时代,利用网络用语。大学生对简洁生动的网络流行语有强烈认同感。课堂教学语言中,能够穿插一些新颖的网络流行语,会赋予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无形中拉近师生之间的代际距离。
  4.3 幽默语言可以调节气氛,化解尴尬。如上课遇到学生窃窃私语,直接批评学生显然会伤及自尊心。可以这样说“老师的课讲得太好了,以至于有同学溢于言表,积极讨论,等老师讲完课再让大家畅所欲言”。比直接批评效果更好。
  5 精心设计 “开课语言”和“结课语言”,把握整节课教学语言的起承转合
  明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强调:“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做文章如此,讲课同样如此。“开课” 结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节点,需精心设计。
  5.1 设计好“开课语言”。引人入胜的开场、别具一格的提问会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对知识的感知欲望。形势与政策课最好用近期相关新闻为导入切点来引起关注,抛出问题,在讲朝鲜半岛问题时先放几分钟相关视频,接下来抛出问题“为何朝鲜半岛波谲云诡,成为大国博弈的舞台?请听今天的专题—聚焦朝鲜半岛”学生对下面的授课内容自然充满期待。
  5.2 设计好“结课语言”。俗话说“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绘凤,重在点睛”。 精湛巧妙的结课语言艺术可以让教学效果“锦上添花”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必须重视。结课语言可以形式多样:或提纲挈领地总结归纳、强调重点;或发人深省地提出问题、开拓延伸;或耐人寻味地留下悬念、引人遐思……
  我在台湾问题时是这样设计结课语言的:“纵然种种因素困扰台湾问题的解决,我坚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祖国的统一大业必定能够实现”,热烈掌声中观点得到认同;还可以巧妙用结课语预告新课,近现代史纲要课讲完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对近代出路的探索,结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各阶级在大变局中都在积极探索,有一个群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历史的关头又有什么表现呢?且听下回分解”给学生留下期待。
  综上所述,教学效果高低与教师语言艺术有直接关联,教师的魅力某种意义讲是语言的魅力。作为实现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特色,提升语言的吸引力、穿透力、感染力,达到教的激情和学的热情同频共振,让我们的思政课堂出彩。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锤炼 试论 课堂 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