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敬畏意识培养的探索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正确的信仰、科学的方法论、良好的素质培育及形成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方法是否能真正掌握和自觉践行,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旗帜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用认识有偏差,存在逃课、应付现象,应重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敬畏意识,探索学校、教师、学生体系化的敬畏意识培养实践,帮助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敬畏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023-02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在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指出,“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建设一座大厦——敬畏则是如水泥的黏接剂;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培育参天大树——敬畏则如赖以生长的土壤;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驶向中华崛起彼岸的大船——敬畏犹如载舟的水。”①敬畏是教育的粘接剂,是土壤,更是水,树立教育的敬畏感对个人、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教师注重教育、理解教育、尊重教育,更是要求新时代的大学生敬畏教育。
  何为敬畏?它体现为严肃、认真、谨慎、不懈怠的一种内心感受、一种内心体验、一种外显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意识形态教育课,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它所倡导的理想信念教育,关乎青年学生精神上的“钙”;它所引领的价值观念,关乎青年学生人生成长的第一粒扣子;它所传授的科学思维,关乎青年学生认识改造世界的钥匙。对此,培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敬畏意识,更是大学生敬畏教育的必修课之一,解决思想观念问题進而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然而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现状而言,大学生敬畏意识不足,敬畏意识培养缺乏。为此,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施敬畏意识培养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敬畏意识缺失的表现
  第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思政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良好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形成的基础。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是循序渐进的系统教育的结果。且青少年在不同成长阶段,对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不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不同。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根据大学生成长特点、思想特点,以及国家教育发展要求而制定的必修课程。但是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成必修课,而是修满学分的一个程序,对所学的知识不认可、不理解。有的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一听到要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嗤之以鼻,认为小学要上品德课,中学高中要上思想政治课,班主任、父母亲时常教育难道还不够吗?为什么到大学还要修这样一门课,而且闭卷考试算学分,还不如学习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课。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缺失。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灌输”教育。同时,当代大学生生于网络时代,网络信息的开放性,文化观念、价值取向跨区域、跨时空交叉融会,多种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大学生迷茫、困惑、不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全失去兴趣。对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有效地作用于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的形成,腐朽、错误的观念反而占据大学生的头脑。
  第二,学习不积极,道德滑坡,出现违法违纪行为。青年时期正是价值观念形成转化的最佳时期,青年学生应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但是,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少学生认为属于“灌输”教育,不能满足自身的现实需要,与个人未来发展关系不大,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中也存在仅仅重视自己专业课程的学习,而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道德知识的学习,只求应付、通过考试——“60分万岁”的现象。甚至还出现平时不学习,考试作弊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上不求进取,却使“墙壁文学”“课桌文学”“厕所文化”在校园内发扬光大。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损坏公物、乱扔垃圾、破坏自然环境;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不尊老爱幼、不注意礼义廉耻;网上行为不文明,随意散布谣言;甚至是参与非法传销、抢劫诈骗等违法乱纪行为方式。
  第三,无故旷课、迟到或早退,课堂行为千奇百怪。根据随机访问和抽样调查,在高校所有课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率最高,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逃课率达到50%以上。一方面,不上课的理由花样百出。认为任课老师教学水平不足,课堂枯燥无味;以病假或家里红白喜事为由请假;以考研或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社团活动、兼职时间冲突请求任课教师让位;或是上课报到,点名后溜之大吉;甚至是睡觉过头干脆不上课。另一方面,上课的行为千奇百怪。调查显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认真听课的同学仅占总人数的10%,大部分同学做一些与课堂教学不相符的行为。有些同学完成专业课作业,有些备考英语等级考试、资格证书考试,有些玩手机、打游戏、看小说、听音乐,有些睡觉。显然,在这些学生心目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不再是学习价值观点的场所,而俨然变成了一种休闲娱乐的场所,毫无敬畏可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敬畏意识培养的阻碍因素
  第一,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当代大学生生于中国经济腾飞时代,伴随着科技化、信息化的成长而成长,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利,有着信息化时代所赋予的性格特点。具体体现在:在中西方文化交叉融会中,价值取向多元化,不固守成规,不偏信一方;在现实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下,理想现实化、行为特点商业化;在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熏陶下,生活观念多样化。这样的性格特点形成了大学生复杂矛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如既觉得自身知识素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距甚大,渴望知识,又贪玩厌学,惰性难改;既觉得大学生是成年人,因独立自主,又希望被照顾,依赖性强;既推崇个性、自我意识强烈,又渴望集体。大学生的思想性格特点决定了其在面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觉得多学无益,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没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收益,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不求甚解,对社会主义道德不屑一顾。同时,在社会主义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中,青年大学生需要承受学业压力、生活压力、求职压力,社会环境迫使他们面向现实,追求功利,从而忽视精神上的学习与体会。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敬畏 探索 意识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