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的重要命题浅析中华文明在近代未曾中断的原因


  【摘 要】马克思提出过一个重要命题“野蛮的征服者,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征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征服”。中国历史上每每受到“较低”文明的北方游牧民族袭扰,但其最终却淹没在“较高”的中华文明之中。近代以来,虽然我们在科技上落后与西方列强,但却依靠中华文化培养出来强烈的民族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反叛精神、自强精神,这些民族品性顽强抗争,避免了亡国灭种的命运并延续了中华文明。
  【Abstract】Marx has put forward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 in accordance with an eternal law of history, barbarous conquerors themselves were conquered by the higher civilizations of the subjects that they conquered" . China were often harassed by the northern nomadic people who had "low" civilization in the history, but they eventually drowned in the "higher" Chinese civilization. Since modern times, though we are lagging behind in technology and Western powers, we rely on Chinese culture to cultivate strong national consciousness, hardworking spirit, rebellious spirit and self-improve spirit, and struggled with these spirits tenaciously, avoided the fate of the cease and continued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关键词】马克思;文化;民族品性
  【Keywords】 Marx; culture; national character
  【中图分类号】A85;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2-0107-02
  1 引言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是马克思关于印度问题的一系列文章中,一篇总结性的阐述无产阶级在民族殖民地问题上的理论和策略的重要著作。他在文中提出一个重要命题“野蛮的征服者,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征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征服”。[1]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暴力论》中也有着类似的论断:“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但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揭示了一条历史规律:即较先进的文明与较落后的文明发生碰撞时,总是较先进的文明获得最后的胜利。如同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落后的文明被淘汰,优秀的社会基因才会被筛选出来,人类才能进步。先进的文明意味着更充裕的物质财富和更高品质的文化生活,这对落后的文明来说具有无比的诱惑力,他们会动用蛮力试图征服较高的文明,即便侥幸获得成功,却不得不融入到更高的文明之中[3]。
  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是古代中国面临的最大的外部威胁,在武力的对抗上,中原王朝明显处于下风,以至于和亲贯穿封建历史。但为什么中原文明一直传承下来,而游牧文明却融合甚至灭亡了呢?这就要归功于我们的文化。草原民族以游牧为生,战斗力强,但由于他们居无定所,不能创造高度的文明。而农耕社会使人们衣食相对富足,有精力发展文化。中原文明就是较高的文明,草原虽然武力强盛,却只是“蛮力”,属于较低的文明。即使低级的文明使用蛮力征服了高级的文明,却只能被迫融入到高级的文明之中。
  清朝后期,由于统治者狂妄自大,闭关锁国,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逐渐走向没落。而此时,工业革命席卷开来,机器代替手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人类文明掀开了新的一页。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用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大门,从此中国陷入了屈辱的近代史。显而易见,此时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我们已经成为“较低的文明”了,为何面对这些“较高”文明,我们不仅没被灭亡、同化,而今迈步从头越呢?还是要归功于我们的中华文化。文化,不仅包括科学技术,还包括积淀的民族品性。
  2中华文化中的强烈的民族意识
  自秦王扫六合,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以来,大一统观念就流淌在了华夏子孙的血液之中,以至于后世的英雄人物都以能一统天下为最神圣自豪的事情。漢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国开始逐渐实现了精神上的大一统。几千年中国历史虽然分分合合,战乱频繁,但统一仍然是主线。虽然当时并没有民族的概念,但大一统意识深深烙印在了民族文化之中。
  从社会组织结构看,中国的小农经济社会以家庭为单位,靠家族和血缘来管理和维系,再由家族走向国家。社会制度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在中国存在了 2000 多年,对国人影响至今[4]。
  从精神思想上看,儒家文化一直推崇的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君主被神化,认为王权的至高无上是天经地义的。近代西方列强的异族入侵,遭到了全民族的抵抗,甚至以推翻清廷为目标的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也不会与洋人合作共灭清廷。在他们眼里,清廷虽然腐败,但是内部的事情,认为“彼可取而代之”,但绝不会拱手让与蛮夷之手。忠君思想固是迂腐毒流,但其带来的一定的民族意识却是近代以来反抗列强侵略的一种动力。

推荐访问:马克思 浅析 命题 近代 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