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


  一、知识网络构建
  
  在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候,古老的中国仍在封建制度下徘徊,东西方差距日益拉大。为寻找商品输出场所和原料产地,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在列强大炮和廉价商品的冲击下,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救亡图存。中国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积极的抗争和探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根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政治近代化在探索中艰难前行。
  
  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五四风雷激荡,中国革命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经历了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大阶段,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现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础民主制度不断得以发展完善。此外,履行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重任,展开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也是新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归纳整合
  
  1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列强发动战争的目的相同:为打开中国市场。性质相同:非正义的掠夺战争。影响相近: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扩大。侵略国家增多;侵略时间增长;侵略区域扩大;签约国和所签条约增多;中国主权遭破坏更多(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赔款增多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2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异同。
  (1)异:组织: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政权,义和团运动则都没有。主要斗争矛头: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主要指向帝国主义。
  (2)同:领导阶级、运动主力、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力的、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结果: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4 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
  斗争目标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目标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斗争目标是日本帝国主义。参加统一战线的力量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第二次国共合作包括除汉奸、卖国贼以外的整个中华民族。两党的历史地位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既无政权又无军队,从属于国民党。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限制与共产党的反限制斗争贯彻抗战始终。组织形式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党内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没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国际条件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只得到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支持;第二次国共合作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5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战路线的比较。
  两条抗战路线是指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的全面抗战路线。二者的主要不同点:依靠力量不同:前者主要依靠政府和军队及英美外援,不发动人民群众;后者依靠并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抗战结果不同:前者导致节节败退;后者使敌后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抗战后期对敌作战的主要力量。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前者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6 1945年秋重庆谈判和1949年春北平谈判的比较。
  (1)相同点:都由国民党主动提出,都是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都由中国共产党提出谈判方案;都有美国插手;结果都被国民党破坏;都揭穿了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机遇。
  (2)不同点:背景不同:前者国民党占优势;后者是解放战争即将结束,中国共产党占优势。目的不同:前者是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作准备,并企图把内战责任推给中国共产党;后者是国民党争取喘息时间。内容不同:前者的焦点是解放区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后者是战争是否继续的问题。最大不同: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变化。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度的区别。
  
  三、难点解析
  
  1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社会性质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兴起。思想文化上,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引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阶级关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社会矛盾上,主要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上,中国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含义的理解。
  不能将其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将其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这种主权包括政治上的,也包括经济上的;“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3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新的时代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除具备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特点外,又体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在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外来侵略的任务;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属于亚洲人民反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甲午中日战争反映的时代特征。
  (1)列强侵华目的的演变: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2)列强侵华关系的演变: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使中国的反侵略斗争孤立无援,导致中国迅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致使列强始终不能灭亡中国,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利权,并导致中国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5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由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同盟会制订了章程,设立了领导机构,创办了机关刊物)。纲领: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i民主义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结果: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影响: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众,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6 对国民革命的理解认识。
  (1)体现的阶段特征:中国社会两大矛盾的汇流集中体现为中国人民与帝国

推荐访问:中国 发展历程 政治文明 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