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国际关系研究述评


  [关键词] 法国国际关系;年鉴学派;国际关系社会学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
  [摘 要] 在美英学派主导的国际关系学术界,法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法国的国际关系学与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形成了年鉴学派、国际关系社会学和后现代主义理论三个主要的理论流派,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美国主流学派的单一研究模式,使国际关系理论更加多样化。但长期的自我封闭与孤立对法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法国学者开始与世界各国尤其是美英国际关系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积极参与论争,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
  [中图分类号] D8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257-2826(2008)10-0085-07
  
  在美英学派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关系学术界,法国的国际关系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较缓慢,长期缺乏与美英国际关系学术界进行沟通和交流,整体上处于自我孤立和相对封闭的边缘状态,在国际学术界也处于弱势地位,但是法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历史、理论方法及其学术视角具有自身的特色①。
  
  一、法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发展
  
  从学科发展的源流看,法国国际关系学的产生与政治科学联系最为紧密。法国在历史上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科学的发展缺乏自主性,对国家政权具有很强的依赖。而且,学科发展不平衡,“与法国发达、自由的人文科学相比,政治科学包括国际关系学由于其特有的敏感性,在很长一段时期得不到发展,甚至成为学术界无权涉足的领域。”[1](P30)“在绝对主义王权时期的法国,政治是政府垄断的,在这方面任何学术性的思考和意见都是不合法的。”[2](P707)
  1923年巴黎大学法律系建立国际问题高级研究所,法国的国际关系学自此开始起步,直到二战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1945年戴高乐建立国家行政学院(E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此后,法国国际关系朝着实证化(如国际法和外交史)而非理论化的方向发展,法国外交史与国际法研究的这种优势为国际关系学学科建设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然而,由于法国语言与文化的自我优越感,法国学者不仅很少用英文出版著作,而且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也得不到法国学术界的相应认可,这样导致法国学者很难在国际学术舞台发挥作用,缺乏对国际社会施加影响的能力,其理论研究仍借助国际法和外交史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因此,法国始终没有出现类似美国的三次理论论战。20世纪50年代,法国学者没有参与美国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争;60—70年代,法国国际关系学界也未受到风靡美国的行为主义革命的影响;80年代,法国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甚至还视结构现实主义为谣传。“法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不接受卡普兰的系统理论,对肯尼兹•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置之不理,并对跨国主义(如功能主义、一体化理论、相互依赖等)持怀疑态度。”[2](P708)总体上,法国的国际关系研究与社会学、哲学、人类学联系密切,自身固有的封闭性使其失去了学习和借鉴美英主流理论新思维和新视角的机会,一直徘徊在主流理论圈的边缘。
  从法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根源看,它受益于18、19世纪的三大认识论传统——实证主义、百科全书主义和历史社会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规范理论和批判理论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向。[3](P120)雷蒙•阿隆的《和平与战争:国际关系理论》和勒努万与迪罗塞勒合著的《国际关系史入门》是法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重要标志。阿隆作为现实主义者,长期迎合美国的标准,在法国扮演着“外国哲学家”的角色,坚持“基本的美国信仰”,其诸多著作被翻译成英文,介绍到美英主流国际关系学界。勒努万和迪罗塞勒则选择“依靠自己”的战略,将国际关系研究引向年鉴学派的历史思维方式。迪罗塞勒批评国际关系领域“日益渐增的美国化”现象,勒努万的《国际关系史》也借鉴了法国“土生土长”的年鉴学派的研究方法。这两者代表着法国国际关系研究发展的主要倾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区域一体化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弥补法国国际关系学在区域理论研究方面的缺陷,促进欧洲一体化研究,法国政治学会(French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建立了欧洲研究部(European Studies Section),主要任务是推动法国学者的国际化,积极参与学术研究网络与国际会议。在此过程中,法国主要的政治学刊物《法国政治科学》(Revue francise de science politique)和《政治》(Politix)、《国际评论》(Critique internationale)、《文化与冲突》(Cultures et conflits)、《国际政治比较》(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olitique comparee)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法国欧洲研究的理论方法看,主要表现为:反对国家中心论,拒绝国家是单一行为体的概念,不承认内、外两分法;强调行为体的社会属性以及欧盟机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分析政治现象中,规范和认识标准的重要性。法国对欧盟研究的贡献主要是通过详细案例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提供未经加工的原材料。法国学者很少尝试对有争议的假设进行检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定性研究方法和经验定性材料,除了在选举研究等特定领域,极少采用数量分析方法。但是,法国的欧洲研究仍存在“困境”,一体化研究不仅缺乏与其他学科之间进行对话和交流,而且还一直为内部发展危机所困扰(如方法的规范化、小集团主义的出现、适应欧洲乃至国际学术网络的能力有待提高、年轻学者和博士生的前途不明等)。
  
  二、法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流派
  
  法国国际关系学发展至今,虽然其国际影响力有限,但拥有不同于美国主流学派的研究方法和一批杰出的国际关系学者。法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年鉴学派、国际关系社会学和后现代主义三个主要流派。[4]
  (一)年鉴学派
  外交史与国际法研究是年鉴学派发展的基础,也是法国早期国际关系学的两个主要来源,如今它们对国际关系研究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法国早期国际关系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从外交史和国际法中发展出来的,主要关注和强调重大国际历史事件及重要人物,缺乏一种“自觉”的理论和方法论。相对于历史事件发生所遵循的普遍规则,学者们更注重叙述具体的外交事件、人物或决策过程,再现国家之间关系的历史全貌;[5](P5)国际法为国际社会提供的是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是对国际制度、国际规范的纯粹描述而没有任何明确的理论内容。马塞尔•梅勒(Marcel Merle)就将外交史和国际法的研究方法称作经验描述,把认识的对象构想为“那在”,不借助任何概念或抽象的方法进行观察。
  年鉴学派是植根于法国学术传统逐步成长起来的国际知名史学流派,这一学派具有浓厚的法国特色。年鉴学派提倡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把社会科学各领域纳入历史科学的范畴,倡导“总体历史”的思想原则;不限于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对象广泛,并综合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状态学、地理学、人口学和数量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比较分析的手段,对经济、社会和大众心理状态进行剖析。年鉴学派主张,人类历史可划分为长时段—地理历史、局势—社会经济史和短时段—历史事件。地理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局势说明人类社会活动的不同层次,事件仅是人类历史的表层旋涡。[6](P33)近年来年鉴学派不断发展和完善,开始注重数量分析方法,开辟了以精神状态史为主的深层历史学。

推荐访问:述评 法国 国际关系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