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思想的生成理路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思想是当代中国民族理论的重大创新,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而任何思想或理论都必然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渊源、现实关怀和人文背景而产生的,于此,我们就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思想的生成理路进行学理性的探析,以把握其来龙去脉。文章也正是遵循這一逻辑,对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时间动因、现实挑战、背景预设等方面进行一个基本的逻辑推演。
  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思想;丰富内容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014-02
  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思想主要源于习总书记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等会议上的讲话内容。在此三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民族的现实态势、中华各民族及其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认同的必要性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极为深入的分析,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内涵、结构、功能,从而形成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民族思想。任何的思想都必然有其生成逻辑和现实背景,我们认为探究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民族思想的生成理路,首先在于对“中华民族思想”概念的形成与含义做一个基本的说明,其次就是本着追本溯源的态度,对这一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时间动因、现实挑战、背景预设等方面进行逻辑推演。
  一、“中华民族思想”概念的提出
  “中华民族思想”这一概念最先源于民族政治学研究者周平教授的《中华民族思想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一文。该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论述我国民族关系的总体特征、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以及今后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等问题时,明确而郑重地使用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习总书记“在用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论及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内涵,从而提出了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思想”[1]。实际上,除此以外还有多位学者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民族思想展开过研究,唐志君(2014)从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分析和归纳了习总书记的民族思想;龚志祥(2014)专门就习总书记的“守望相助”理念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守望相助”是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理论的新飞跃”;张立辉、许华峰(2015)就习总书记提出的“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路径探析;王立胜、王清涛(2015)对习总书记提出的“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进行了分析。上述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民族思想的研究,从多个角度阐释了习总书记民族思想的丰富内容,然而并没有对何谓“中华民族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民族思想的生成理路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证。
  当然,文章所指之“中华民族思想”是指历史上相当一段时期内,从民族学、政治学,以及民族政治学、民族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对中华民族的内涵、结构、特点等做出的一系列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积淀,其极大地促生了后人的中华民族意识和推进了中华民族的建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基本的概念,最早是梁启超先生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提出的,即“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思想者厥惟齐”,这是“中华民族”概念的第一次出现。如今时隔梁启超先生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已是百年有余,中华民族发展和中华各民族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民族距离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不再遥远,也正是在这一历史关键时期,我们深感中华民族需要一次新的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一次新的凝聚。让人备受鼓舞的是,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华民族认同”,“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其关于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理念,提出了完整意义的、与以往不同的中华民族思想。中华民族思想的提出,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向心力、凝聚力的增强,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理论渊源:中华民族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诚然,中华民族是一个极为古老的民族。但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却是近代以来的事了。当晚清政府走向末路之际,无数仁人志士爱国图存之情逐渐产生,并力图通过各种途径挽救中国和“中国民族”于水火之地,而中华民族思想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伴随着“中华民族”概念的产生而产生。
  上文,我们提到“中华民族”一词源于梁启超先生的《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其实,梁启超在提出这一概念之前,就对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展开过诸多论述,尔后,又从历史、语言等多个角度对中华民族的内涵、结构做了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实质上是阐释了其中华民族思想。梁启超提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2],并且梁启超在这个时候就基本认为,中华民族是我国历史上各个民族或部落的结合体。
  梁启超先生的中华民族思想,实质上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一个雏形。继梁启超先生之后,我们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和晚清人士杨度亦对中华民族思想做出了诸多阐释,并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后续发展。在民国时期,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和费孝通先生等先后就“中华民族是一个”进行了讨论,这次讨论引起国内学界的极大轰动,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国人对中华民族的认识,更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发展和促发了国人的中华民族意识。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对其民族政策理念和民族问题主张进行过诸多的阐释,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果。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政界抑或是理论界,从政治学或民族政治学的视角来理解中华民族都是较少的。在诸多党政文献中,相较于“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更多是使用“中国各民族”或“中华各民族”。于此,这段时期中华民族思想的发展也相对较为缓慢。而近来,我们发现“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多种论述中提出了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思想,中华民族思想也为此而获得了跨世纪的新生。

推荐访问:理路 总书记 中华民族 生成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