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人民的忠实儿子(外一篇)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不想起在凉山由奴隶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那场伟大的历史变革中,开创凉山革命事业的老前辈们。
  杨植森同志离开我们已有18个年头了。斗转星移岁月流逝,记忆渐忘,但杨植森同志的一些往事和他鲜活的形象,他的高风亮节,他的传奇人生,仍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流传在凉山人民的心间。
  杨植森同志生于1921年,15岁参加革命,29岁当团长。1952年春西康省成立凉山军分区时,31岁、时任雅安军分区副司令员的他调任凉山军分区第一任副司令员(初期兼任参谋长),直到1971年离休,他称得上是凉山民族事业的开拓者,建州元老之一。他把自己大半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凉山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纵横数百里的大小凉山留下了他辛劳征战的足迹,在彝族人民和凉山部队、地方干部中享有甚高的美誉,人们习惯亲切地称呼他为“杨司令”。
  我是1951年2月随143团(后为63团)从乐山进入凉山的。1953年7月我们横渡金沙江,进军小凉山的瓦岗地区,当时就得知凉山军分区杨副司令带领部队从另一方向同时向凉山挥师挺进,解放了瓦岗地区。1955年底凉山发生了少数奴隶主发动的武装叛乱,军情紧急。12月24日晚,他作为前方指挥所的总指挥,路过美姑县林木加谷63团团部所在地,我有幸第一次见到了杨司令。1959年我由团里调凉山分区机关工作,一直在他麾下服务,后来又同在一个干休所,直到他去世参与安排他的后事。
  
  在革命家庭中成长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全国全军青年中掀起了大兴革命传统教育的热潮,当时,革命历史回忆录《王若飞在狱中》一书刚出版发行,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普遍认为是本教育青年保持革命传统的好书,我们知道这本革命历史回忆录是杨植森同志的二哥杨植霖同志参与写作的。于是,共青团凉山州委书记罗开文(彝族,后为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同志,准备请杨副司令员给凉山州级机关的青年作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报告。我作为凉山军分区政治部青年干事,共青团凉山州委常委,陪同罗书记找到又是中共凉山州委委员的杨副司令员,他欣然应允了罗书记的邀请。
  在州委大礼堂里,杨植森同志满怀革命激情,从《王若飞在狱中》一书讲到他参加革命的亲身经历,给州级机关青年作了一场生动感人的报告。他讲道,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穷,是母亲含辛茹苦一手将他哥、姐四人拉扯长大的,大哥杨植衡、二哥杨植霖、姐夫张克敏都是很早就投身革命的地下党员,姐夫张克敏在抗日战争初期被日本鬼子杀害。他7岁起在村民小学读书,以后边读书边随二哥闹革命,地下党开会时,他在外站岗放哨,小小年纪当了交通员送情报。一次他二哥给贺龙写信要求党中央派人来开辟大青山内蒙革命根据地,由大哥杨植衡将信缝在他的棉衣里,机智地通过敌占区,经过传递,将信送到贺龙司令员手中。贺龙司令员随即派李井泉带领一批干部和八路军715团,率姚喆、王尚荣、陈刚等同志与杨植霖同志的绥蒙抗日游击大队胜利会师,由此开辟了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这两支部队后来合编为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赫赫战功。
  他的二哥杨植霖同志,由于叛徒出卖,1931年5月在呼和浩特被国民党逮捕,关押在“第一模范监狱”,与1932年初被捕从包头转来的王若飞同志同关一个监狱,他们在狱中建立了秘密党支部开展斗争,后杨植霖同志刑满释放(两年半),王若飞同志在抗日战争统一战线形成之后,由党中央营救出狱。
  在王若飞同志的教导下,杨植霖出狱后继续开展内蒙古地区的革命工作,进行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活动。在他二哥被捕入狱的两年多里,杨植森多次到监狱探视送物品,传递消息。杨植霖同志1939年3月任中共绥西地委书记,1945年2月任绥蒙政府副主席,1948年9月任绥蒙政府主席,解放后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青海、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政协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1936年秋,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加快,山西省抗日救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风起云涌,15岁的杨植森和他二哥杨植霖同志组织的一批青年学生一起,被送到山西太原薄一波同志处,参加了由薄一波同志领导的“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山西“军政训练班”,准备参加抗日武装斗争。1937年4月。由薄一波同志安排,这批青年学生参加了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第8团。1937年8月1日,正式成立山西青年抗敌决死一总队(相当于团)时,杨植森同志即是一总队三大队九中队战士,从此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
  杨植森同志走后,家里只有母亲和姐姐,因为经常受到敌人和土匪的骚扰、威胁,只有弃家跑到大青山根据地,找到党组织参加了革命工作,从事抗日妇救工作。可以说,杨植森同志的全家,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都相继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杨植森同志红色的家庭,奋斗的人生,给与会的各族青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他们一家催人奋进的力量。
  
  深爱着凉山彝族人民
  
  1983初,我在凉山工作了32年之后,被安排下山,到乐山军分区干休所任政委。上任不久的一天接到乐山军分区通知:省军区传来北京通知,要《凉山彝族谚语》一书的主要作者杨植森去北京参加“全国民间文学作品评奖授奖大会。”干休所要负责整理杨植森同志的发言稿,经干休所研究,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我。
  杨植森副司令员搜集、整理、编辑凉山彝族谚语一事,我在凉山时就略有所闻。那时,我住在军分区大院外边,每逢上下班经过大门口,常见有三二两两的彝胞来访,说是要找杨司令,是杨司令邀请他们来讲彝族谚语的。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军内有人批判他编写彝族谚语是“不务正业”,更有甚者说他是帮奴隶主说话。实际上这本书在文化大革命前并未付印出版,是他离职到乐山休养后才出版的。为了写好杨副司令员到北京的发言稿,我和杨善勋于事一起找到他交谈,了解写作经过。后来又到成都132厂找到同他一起写作的原军分区侦察参谋赖伟同志,四川民族出版社编辑出版该书的刘平同志,原分区宣传科干事、后任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的杨字心等同志座谈,了解到杨副司令员为搜集整理《凉山彝族谚语》,多年来呕心沥血,付出了巨大的精力。
  早在1951年3月,杨植森任62军185师555团团长时,根据西康军区命令率部进人凉山越西县,开始接触凉山民族工作,在戎马倥偬中,他经常深入彝家村寨,调查了解情况,与彝族群众交朋友。从交谈中,他发现彝族谚语词句精炼,音韵铿锵,韵律和诣,想象丰富,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这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强烈感染力,因而在凉山彝家群众中应用广泛,是人们认知处事的依据,做人警世的格言,扶正挞恶的武器。在凉山社会生活中,起着不成文的习惯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作用。在凉山彝族地区工作,熟悉和掌握彝族谚语。不仅能拉近彝族人民的感情距离,而且对了解彝族的历史文化和

推荐访问:山人 忠实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