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实施青少年爱情教育的思考


  摘 要: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又是一门高尚的艺术,可惜我们的青少年却普遍缺乏有效的爱情教育。学校对青少年的爱情教育应包括爱情理想教育、爱情道德教育等丰富的内容,目前存在着不够重视、教师相关素质有待提高、形式主义等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爱情教育的素质、采取多样有效的形式等。
  关键词:学校 青少年 爱情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83-02
  爱情是一种伴随人的成熟自然产生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和一种高尚的情感,它几乎在每个青少年的心里萌动。所谓爱情教育,不是去教青少年如何谈情说爱,也不是鼓励他们去尝试,而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高尚的爱情观,更是把它“演化为一种真善美的人生教育,使青少年成长为道德高尚、情感丰富、思想成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1]。然而目前爱情教育很不到位,诸如早恋泛滥、青少年性犯罪等许多社会问题愈演愈烈。青少年基本都是在校中学生,学校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探索学校爱情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意义重大。
  1 爱情教育的内容
  学者们对于爱情教育的外延有不同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总结为:“尊严教育是前提,崇高生活目的教育是基础,责任教育是灵魂,审美教育是关键,性教育是辅助”[2]。笔者认为爱情教育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1 爱情理想教育
  真正的爱情,应当成为激励双方共同进步的动力,发展成为自我教育、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完善的力量。学校要引导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生活目标和远大的志向,培养求知欲和进取心,明白学习是本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只有努力奋进才能实现理想,才能真正收获美好的爱情。“当一个人的才华和天赋得到充分发挥,每个人都在某方面感到自己是富有高度想象力的创造者时,他就有了过道德纯洁的家庭生活的准备。”[3]
  1.2 爱情道德教育
  爱情是道德的精华,道德是爱情的根基。与获取幸福爱情相关的道德品质有关爱、责任、尊重、真挚、信任、奉献等等,学校应注重塑造青少年的这些品质。
  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其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关爱他人,关注他人利益,并教会他们如何与他人交往。
  要对青少年进行责任感教育,让他们明白爱情和婚姻首先是一种责任,其次才是快乐。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在中学阶段,他们还不具备拥有真正爱情的能力和条件,中学阶段谈恋爱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4]
  另外,有必要跟他们谈谈什么是爱情,帮助他们认识爱情的实质。还要实现他们思想意识上真正的男女平等。
  1.3 爱情美育
  学校要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认识到精神美重于形体美,并培养他们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努力用艺术去唤起积极丰富的感情,如温存、真诚等。要指导他们“从相互认识、相互深入了解别人的精神财富开始,来培养男女之间相互关系中的纯洁与美”[5],就要从增强青少年的美感着手。只有形成了对美的正确认识,形成了高尚的精神美的追求,才不会被社会上物质至上、以貌取人等五花八门的爱情观所左右。
  1.4 爱情人格与心理教育
  爱情教育是完整人格的文化教育,其本身就是人格教育的一部分,尤其要教育青少年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认识到爱情是两情相悦,而不是成为对方的附庸,认识到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尊严。
  另外,学校应当让青少年明白自己正在迈向成人的门槛,中学生的“早恋”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惊慌和自责,同时认识到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教给学生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学会避免早恋现象的调试方法”[4],使他们“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度过青春萌动期”[4]。
  1.5 性知识教育
  即狭义的性教育,向青少年传授必要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尤其要澄清常见的认识误区,从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身和同龄人的变化,学会自我关注和科学保养,促进健康发育。
  另外,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学校要教会青少年自我保护,让他们认识到社会并不总是美好的,学会辨认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知道如何防范性侵犯。
  2 学校实施青少年爱情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早恋、爱情观扭曲、性犯罪甚至性病的问题日益严重,而社会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无处不在地刺激着他们,多数家长也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对青少年加以引导。爱情教育的必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对爱情这一话题,中学传统的做法一般是严格禁止或放任自流,而这两种措施显然缺乏对青少年的尊重和爱护。如今我国的性教育浪潮日益高涨,而性教育发挥的教育作用局限在生理方面,没有上升到为人的层面,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学者指出“未来的性健康教育应以爱情教育为核心”[6],“必须要进行初恋和爱情教育,这是青春期性教育必须要迈的一道门槛”[7]。不少学校在语文、音乐等课程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爱情观,教师们对待早恋问题也较以往更加冷静和理智。“2004年上海最早引入了爱情教育,在试行的初三语文教材中设置了‘爱情单元’”[6],填补了我国爱情教育的空白。但学校实施青少年爱情教育的成果有限,存在诸多问题。
  2.1 大多数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唯智育是从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然而迫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多数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亦步亦趋,只重视学业知识教育而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加之我国缺乏爱情教育的传统,学校对这个话题往往倾向于采取回避、敷衍的态度,不够重视。
  2.2 教师需要提高爱情教育所需要的素质
  虽然整体看来,教师的教育观念日益科学,态度日益开明,但情况仍不容乐观。多数中学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面前很少顾及对青少年的爱情启蒙,处理早恋问题往往“或者简单粗暴,或者避而远之,处于居高临下的权威地位,缺少对青少年的尊重和理解”[8]。他们往往也意识到了爱情教育的重要性,却由于精力有限和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而无从着手。还有一些教师自身就缺乏对爱情的正确认识,认为谈论爱情有伤大雅或没有必要,甚至个别教师自身还存在作风问题。

推荐访问:青少年 思考 实施 学校 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