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二):孔融让梨,我让吗?


  编者按:上海某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道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此后,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父亲得知,孩子这么回答并非恶搞,而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孩子认为,年仅4岁的孔融不会这么做,并坚信自己没有答错。
  此事由父亲上传至微博后,引来网友转发跟帖。支持者认为,言之成理就算对,道德教育不该要求人人做圣人。反对者则表示,小学语文课和德育无法脱节,题目本身包含了对孩子是非观的培养和引导,和教人说谎根本无关。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抢最大的,就是释放人性吗?
  令人意外的是,孩子家长也不完全认为问题出在老师一方,“语文老师在试卷上打叉没有错,换位思考的话,我也会在错误答案上打叉。正因为是语文课,教会孩子如何阅读,正确理解短文中心思想很重要,我也认为这样回答确实是错的。”不过,他对题目本身,即“是否需要用这个典故来教育下一代”这件事,则持保留意见。
  曹灿辉(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
  “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这道题在我看来,只是在询问学生的个体选择,根本不应该有任何标准答案,学生的答案只要不跑题,无论回答让梨还是不让梨,最起码不应该判错,因为“让”或“不让”,本就是这道题自身包含的逻辑。反之,当出题者假装以真诚的姿态引导学生说真话,而学生一旦实话实说了,只要答案不符合暗定的标准,便随即翻脸一棒子打死,这与教育孩子求真,背道而驰,实在可怕。
  诚实的品性乃是一切公德的基础,试想,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实话实说都做不到,随时都在见风使舵、口是心非,那么还会有高尚的道德存在吗?对于可塑性很强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当他通过“让梨”这一课,亲身体验到说谎话的好,和说真话的坏之后,以后还能坚持诚实的品行吗?
  不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老师为了鼓励孩子说真话,对每个回答不让梨的孩子都给予肯定,那么这样的教育,也将造成负面影响。
  真实不一定是对的,真实里也有恶的成分。如果老师一味肯定学生所谓的真,那结果可能是,真是真了,不过是真的自私。而这与我们的教育宗旨格格不入,所以,老师还需要用道德或制度规范孩子的真,引导孩子的真。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荚德。在孔融该不该让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教育孩子既求真又向善。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向善,不求真,那么学生身上的善可能是伪善;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求真,不向善,那么学生身上的真可能是恶真。
  周琼(安化县东坪镇闵家完小):
  不过,纵观整个事件,我倒认为更重要的,不是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如何关联,而是在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重“教本”还是重“学本”,即以“教”为中心,还是以“学”为中心。这位教师毫不迟疑打叉乃至家长也认为无可厚非,不过是大家都认定了一个答案,手拿“鞭子”赶着学生的思维往那答案飞奔而已。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件事,我们完全可以追根溯源到这道问题的本身“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我们清楚地看到,这道题所指向的对象是每个独特的学生个体“你”,而不是孔融,更不是孔融的替代品。既然我们的孩子不是孔融,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回答又何错之有?若是非得要求每个学生只能回答正确答案,未必我们的孩子也学会了“穿越”。灵魂出窍成了第二个“孔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正确的指导尤其是科学的引导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若是失去了这个前提。一切的教育便回到了“师道尊严”的老路上,所谓的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仍旧是一句空话!梦楚(武冈市湾头镇泉塘中学):
  对“孔融让梨我不让”这种答案,我非常赞成老师“打叉”。
  尽管“我不让”的回答表达了这名学生的真实心情,这是诚实的表现,但更是一个悲怆现实的缩影:生怕孩子受到一点委屈的家长,把孩子看得如金似宝,老师一把叉,家长便“一怒之下”晒上微博,就是明证。殊不知,这样会强化孩子的自私思想。作为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其本分,给“不让”打把叉,即是为了警醒家长,不要再把错误教育继续下去。
  虽说,这种方式初看起来有点武断、粗暴,也可能会像曹老师说的那样,挫伤学生“说真话”的积极性。然而,“敢说真话”与“谦让美德”孰轻孰重呢?厘清这个论题应该并不困难,这正如面对“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们只得“舍鱼而取熊掌”了。
  薛茂红(江苏兴化唐刘学校):
  我有点迷惑,为啥要急着在“鱼与熊掌”之间做选择呢?我们难道不应该在选择之前,先想一想,这名小学生,为什么会“不让”?这答案,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学生该不该让梨,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冲突:一是小学生內心的矛盾冲突,大梨子是给别人吃,还是留给自己吃;二是社会道德的矛盾冲突,高尚的道德要求是把大梨让给别人吃,实践中却有不少的人并不把大梨让给别人吃,甚至是争夺大梨。这名小学生童言无欺,是他说了真话,不让梨,成了道德低下?还是他应说假话,口头上让个梨,才是道德高尚?
  我们都知道,现实中,理论道德与生活道德往往存在着差距,理论的道德是,如果你有大梨,应该把它让与长者或幼者,因为尊老爱幼是一种高尚情操。而生活道德却有不同的解法,依据不同的情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某个小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有如下情形:一是小学生在家里是宠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均会让梨与孩子;二是小学生的家境比较富裕,家里有的是梨,根本不需要让梨,孩子从小就没有让梨的习惯;三是梨子大小相差无几,要吃梨无需让来让去,你一个我一个不就行了;四是梨子是这个小学生的最爱,不管大梨还是小梨,只想尽留给自己来吃,何谈让与他人。
  其次,教育者必须明确一点,我们需要的,究竟是孩子的率真,还是虚伪?如果我们更想听到真实的声音,又何必拿理论的道德来拷问孩子的“童真”,更无需用理论的道德来责问孩子的“童真”,我们更需要的是引导孩子走向生活道德与理论道德的和谐一致。方西河(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
  一道语文试题,考的却是道德內容。在我看来,道德的标尺在人们心中早已存在,于是这样一道语文试题,在道德上就只有一个答案可供选择,即“必须让”,而这样的答案,既违背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又无法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身就是不对的。

推荐访问:我让 烦恼 成长 孔融让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