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与重构:当前大学生信仰问题探析


  摘要:当前大学生在信仰上呈现出主导信仰模糊、功利化与世俗化、信仰缺失等问题,究其成因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要明确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大学生信仰教育,不断革新和完善信仰教育的模式和机制。
  关键词:信仰迷失;信仰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8-0215-02
  
  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是贯穿于个体思想言行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肩负的历史重任决定了大学生信仰不仅仅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关涉国家前途和民族复兴,因而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倍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当前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呈现
  教育部2010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在面对“奥运圣火事件”、“藏独事件”、“5.12”汶川大地震等国家重大事件时,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高度的团结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在肯定主流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当代大学生信仰中存在的问题,要高度警惕各种不良的倾向。
  (一)主导信仰日趋模糊
  主导信仰是指在一定社会里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重大作用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的信仰,也是我国全体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秉持的主导信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潮纷纷涌入,思想文化、社会利益等日趋多元化,对社会的主导信仰产生了冲击。据专家学者的众多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宗教等各种信仰逐渐散布。很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尚未坚定;部分大学生则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质疑甚至放弃,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二)信仰功利化与世俗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物质的力量得到极大彰显,原子化的个人主义倾向凸显,越来越多的人沉湎于追求个体享受和欲望满足,利益成为重要的沟通方式。个体的独立性与物质的腐蚀性相结合破坏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统率,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世俗化成为个人信仰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对金钱、权力的无限崇拜,以金钱的多少、权力的大小来定义成功,并以此为标准来选择专业和职业;入党的动机不再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而是为日后找份好工作增加砝码;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热衷报考公务员,考虑更多的不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而是职位背后的权力象征和福利待遇等。
  (三)信仰缺失引发信仰危机
  信仰危机是指原有信仰的失落或崩溃,即原有的良好而固定的信仰,经过一定的困惑和怀疑,发生动摇直至全面抛弃,但尚未确立或无法确定新的信仰的精神意识状态。现有个别大学生没有信仰,缺乏理想和追求,对什么都表现出“无兴趣、无所谓”的精神疲软状态,处于信仰危机之中。发生信仰危机的大学生责任感缺失,面对利害关系时极度自私,难以被激励和震慑,也难以被集体或社会凝聚与整合。他们往往对社会和他人持悲观否定的态度,忽视主观努力的重要性,排斥信仰教育,沉浸于我行我素的自由散漫状态中。例如,荒废学业而沉迷于网络游戏;遇到人生中的小挫折便选择轻生等。
  二、当前大学生信仰问题的成因探析
  (一)社会现实因素的客观影响
  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事业进入低潮,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强盛,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巨大冲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化,政治制度向理性化、民主化推进。人作为社会的载体,承载着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变迁痕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同时各种社会思潮、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大量涌入,使得人们的信仰呈现多元态势,大学生群体也未能排除在外。物质主义的价值取向伴随个人主义的张扬而侵蚀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功利倾向进而膨胀,升学、就业、升迁、婚姻等现实压力促使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人的生存状态和利益得失。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其效力在现代社会日益减弱,而新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尚未成熟,人们共同精神的家园垮塌,导致大学生信仰的迷失。
  (二)大学生自身主观因素作用
  当代大学生以80、90后为主体,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被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所包围。虽然大学生生理体格基本成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接受着高等教育,但是其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等方面尚未定型,仍处在成熟完善的阶段,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浅薄,对信息的筛选和鉴别能力较差,对社会问题的认知不够全面,考虑问题不够客观深入,处理事情容易冲动偏激,情绪心境的持久性较差,容易波动变化,这些主观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科学信仰的确立和坚定。此外,当代大学生已经远离革命战争年代,安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活条件使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萌发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缺乏切实的感性认知,仅限于抽象理论的学习难以激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动追求和崇拜信仰,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动摇甚至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信仰教育的乏力与缺位
  信仰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即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传授给学生,使之认同和接受,最终升华为坚定信念,内化成精神动力和行为指南。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对信仰采取的更多的是一种漠视的态度,都认为这是“假、大、空”的。没有切实可行的教育载体,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信仰教育在物质化、世俗化、极端化的时下只能成为一种供人欣赏的“艺术品”。
  三、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重构
  信仰具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具有信仰的个体能够调动自身精神世界中最内在、最本源和最强大的资源,来对人的精神系统进行整合。如何构建起一个科学有效的信仰教育体系是现阶段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明确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在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信仰教育也是如此。如何真正改变这种状态,是现阶段信仰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社会风气呈现出浮躁、功利的趋向,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日益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信仰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一个社会,一个个体,都需要有精神支柱,而信仰就是最为强大的精神支柱。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极其重视青年学生的信仰教育,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对大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和信仰教育一直坚持着一以贯之的方针,他们信仰的核心内容长期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和针对性,其核心就是“爱美国”——爱它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相信它是世界上最合理、优越的,由爱和信任产生信仰和忠诚。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大学生信仰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一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就在实际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转型时期信仰体系重构联系了起来。

推荐访问:探析 重构 迷失 信仰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