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模式的思考


  [摘要]党外代表人士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成长可分为齐肩并进型、专业学者型和行政发展型三种模式,高校党委对不同成长模式的党外代表人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一支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为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关键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61-04
  
  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士,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国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按照“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知识分子政策,在高校统一战线工作中积极探索有利于党外知识分子成长的模式,培养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是在国家政权中实现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
  
  一、党外代表人士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与党外具有代表性人物的合作共事关系,而不是一般的党员群众与党外群众的合作共事。因此,“党外代表人士”的概念在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概念多表述为:“党外代表人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它是指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广泛代表性的各界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党外群众。
  从定义的外延看,党外代表人士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队伍中优秀分子的集合体,它涵盖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队伍中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有突出成就的、有积极贡献的、有代表性的、有影响力的人才。从定义的内涵看,它是特指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事业中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中的旗帜性人物,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真诚合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显著成绩,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定义的特性看,党外代表人士是一个特定的政治概念,他们是党的合作事业的领导骨干,在组织和领导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历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李济深、张澜、黄炎培、郭沫若、雷洁琼、许嘉璐、何鲁丽、王选、袁隆平、万钢、陈竺,等等。他们犹如一面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党外人士健康成长。党外代表人士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外延随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代又一代成员的不断成长而不断充实和更新,尤其是随着新社会阶层大量存在和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步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外代表人士的外延也必然会不断拓展。
  茂名学院建校50多年来,党外人士的成长体现了由数量到质量、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党外人士已经成为学校统战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252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职员工中,党外人士105名,占41.67%;97名处级领导干部中,党外人士12名,占12.37%。从茂名学院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党外中层干部和正高职称人员等25名党外代表人士的情况看,他们平均年龄为46.44岁,49岁以下的党外代表人士超过一半,占60%。每一名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过程,如果以成长周期为横坐标,以成长途径为纵坐标,连接其经历的重要节点所描述出来的曲线则是其人生轨迹。相同或近似的成长轨迹的集合,就成为一种成长模式。本课题组是在对茂名学院党外代表人士的履历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试对党外人士的成长阶段和成长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阶段
  
  (一)角色积累期
  角色积累期是党外人士成为代表性人物前的准备阶段。校内外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过程的调查分析显示,这一阶段大部分党外代表人士都经过自己的努力和组织的培养,成为教职员工中的佼佼者,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认可,为成为党外代表人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依据心理学和人才学的研究,结合对茂名学院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的调查显示,党外代表人士这一阶段的年龄跨度较大,起点的平均年龄为23岁,标志为参加工作;终点的平均年龄为40岁,标志为成为学科骨干或担任教研室或系的主任,极限年龄分别为26岁和58岁,平均跨越17年。
  
  (二)角色完善期
  角色完善期是党外人士成为代表性人物的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党外人士品德和人格完善,政治鉴别能力增强,大都获得了副高以上学术职称,有的人甚至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组织的重视,经过了若干台阶,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代表性。这一阶段起点的平均年龄为40岁,标志为成为学科骨干或担任教研室或系的主任;终点的平均年龄为45岁,标志为晋升正高职称或担任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中层干部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极限年龄分别为35岁和54岁,平均跨越5年。
  
  (三)角色升华期
  角色升华期是党外人士成为代表性人物的创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党外人士理念先进,视野开放,善于认识和掌握规律,对问题有独到见解,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倾向,是时代呼唤的专家学者型人才,他们的品德和才华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组织承认,在政治上和组织上被委以重任,从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根据有关调查和本课题组的研究发现,这一阶段起点的平均年龄为45岁,标志为晋升正高职称或担任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中层干部或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终点的平均年龄是53岁,标志是担任校级领导或省部级领导职务,直至担任国家领导人,极限年龄分别为37岁和57岁,平均跨越9年。
  
  三、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模式
  
  (一)齐肩并进型
  齐肩并进型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特征是其成长轨迹有两条平行的且皆呈上升状态的线路,一条是专业发展线路,一条是政治发展线路。这两条线路平行不交叉,并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呈现出复式上升的特征。这一模式在党外代表人士中最为普遍,在茂名学院25名党外代表人士中,有13位成长模式属于齐肩并进型,占52%,是三种成长模式中人数最多的一种类型。如某二级学院院长,无党派人士,35岁任教研室主任,39岁被聘为副教授,48岁晋升为正教授;38岁担任系副主任(正科级),4l岁担任系主任(副处级),47岁担任二级学院院长(正处级),49岁被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从时间的纵轴看,其学术发展的线路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他作为一名无党派人士,通过不断努力走上了中层干部的领导岗位,还担任了省政协委员,因而在学术发展的轨道外,还纳入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的轨道,成为一名代表性人物。从普通教师到教研室主任跨越7年,角色积累

推荐访问:党外 人士 思考 模式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