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科技微智库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P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4-0258-01
  一、协调利益关系,促进资源整合
  1.由县发改委牵头成立科技微智库。完善内设组织机构,设置科技成果转化办,实行专人专办,统筹协调与县科协、社科联、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县校合作办等关系。建立协商机制,遇到重大问题时让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多考虑别人的利益,尽量适中,让各方满意为最佳原则。
  2.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科技资源整合。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成果,把科技人才按类型、年龄、性别等进行分类,建立科技优秀人才库。按照自愿原则,吸纳县社科联各种社团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等优秀人才参与,成员力求包含各种学科背景,这样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审视科技成果转化的得失与价值。搭建平台,聘请省内外一些有影响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当技术顾问。对纳入该库的人员每年由政府依据其贡献大小发放一定的特殊津贴,并在创业、晋级、提拔等方面予以一定优惠,以此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
  二、优化政策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1.优化政策环境。为鼓励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地方政府应当根据需求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可以制订《关于鼓励企业自主科技创新的意见》《XX县杰出科技创新人才评选办法》《XX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评选办法》《XX县镇乡科技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关于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意见》《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XX县专利资助奖励办法》《XX县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XX县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XX县科技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若干政策规定》《XX县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XX县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奖励办法》等系列文件,为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指明方向。
  2.地方政府要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优质服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以前的政府角色是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这已经不适应科技形式的变化了,要积极推动政府角色转型。现在的政府应该加强顶层设计,成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资源配置过程的监督者、资源配置绩效的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把重心放在确定发展方向、加强统筹协调、提供支撑服务、强化执行监管、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创造有利环境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三、建基地搭平台,助力科研成果转化
  1.县科协要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担当主力军。一是开展与周边区县的科技学术交流。县科协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大型的科技学术研讨会,邀请市上和周边区县参加。确定不同的主题,通过征文、经验交流、基地观摩、现场教学等方式,编著成集子,制作成光盘,让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体验成就感,鼓励他们迎难而上、继续前进。二是县内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和科技成果推广。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讲、图片展、系列报告会、征文比赛、座谈会等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科普咨询活动和技术咨询服务。在城镇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或利用乡镇科普活动站,顺应不同季节开展不同的科普知识宣传。比如发放科普知识手册,组织人员收看科普知识视频,让群众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三是每年县上定期召开科技奖励大会。加大奖励力度,让他们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表彰科技进步先进成果和优秀个人主要分为两类:科技新发明创造、科技知识普及与科技成果转化。把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传播,传递正能量,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四是建立地方科技网。开辟多个栏目,形成科技宣传教育的强大网络。
  2.借助县校合作模式直接转化科研成果,带动本土科技人才成长。一是县、校签署合作协议,对合作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等进行界定。县方设立县校合作办公室,双方抽调人员合署办公。每年召开协商会、总结表彰会,加强合作统筹协调。二是保障经费投入。再穷不能穷科技,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旦准确投入回馈的将是数十甚至数百上千倍的利益。县方每年落实一定数额的科技创业基金,专项用于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通过共同向上级申报产业项目和科研课题等方式,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使经费增加,不再为钱的事发愁。三是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优势,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比如由一名专家教授负责指导数名县级科技特派员,最终带动数十名一般科技人员,促进他们的成长。学校组织学生赴县、乡镇开展生产实践、科技文化下乡和顶岗实习,选派专家教授到县、乡镇开展科技知识专题讲座,县方每年选送科技技术骨干等到高校短训。三是搭建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搭建技术研发平台,编制科技产业规划。组织双方人员进行集体关键技术攻关,破解技术瓶颈。在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研究试验示范基地,落实领导干部定期走访高层次人才制度。搭建成果转换平台,县校双方创立并推行“一院一乡镇一部门”的产学研对接,即高校多个学院与县数个乡镇和相关县级部门结成对子,各学院结合学科优势和乡镇资源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果转化推广。每年高校可以选派数名实践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长期派驻到县内开展理论研究和技術推广,让科研成果在最短时间内得以转化,能大大节约成本。
  3.县社科联要打造过硬的队伍,在社科理论研究和普及宣传上着力。成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大力开展科技理论和地方县情研究,着重围绕影响地方科技创新的若干重大问题展开研究,找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以正确理论进行科学阐释,避免思想混乱。与科协联手,利用下属各社会团体开展活动、成员比较集中的时机,去开辟讲座、科技学术沙龙等等,着力于最新科学知识的普及,让他们把最新的知识和最先进的理念带回到各社团,逐步推开,扩大影响。也可以召集作家协会和科协的部分成员,编写教材,“送科技进社区、学校、农村”,利用乡镇社科普及站、农村书屋、学校对城乡居民、学生等进行宣教,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和运用科技的能力。
  4.党校、农广校等培训机构要在更新干部群众科技理念等方面出彩。党校、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院针对的培训对象是广大干部,要把最新科技成果推荐给他们,利用讲台把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学员来自全县各单位各部门的优势,让他们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寻求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因素,集众智找出破解问题的办法,为科技成果转化扫清障碍。农广校、职教中心可以通过县校合作办等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直通车”。邀请专家学者为农民、学生等传授科技知识、新农机使用、新农技推广;也可以请本地高级人才把最新科技知识与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5. 县工业园区科技孵化楼为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渠道、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搭建一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聚力培育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形成众创空间。为众创空间孵化出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厂房和创业服务。加快建设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者做大事业提供平台,为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供便利。

推荐访问:路径 成果转化 科研 推动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