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与心的归宿之地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out/sout201809/sout20180906-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out/sout201809/sout20180906-2-l.jpg
  很久很久以前,东南沿海人多田少,古越人向苍茫大海讨生活,他们利用舟楫之便,使整个南中国海都成了炎黄子孙的蓝色田园。后来,有人频繁地运去各种商品,与沿岸土著进行交换。从此,东南海上形成一条便捷的“海上丝绸之路”。为了讨生活,很多人因此在东南亚诸国居留下来。
  后来,中原大地社会动荡,战乱四起,异族入侵,民不聊生,人们背井离乡南逃,穿透闽粤已抵地缘天边。退一步海阔天空,只好从海路继续往南,渡海出走下南洋,另谋生路。再后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在东南亚诸国的殖民掠夺,迫切需要大量廉价劳力,一批批“契约华工”被贩卖出洋。这种强盗行径始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百多年间,由于这样的原因,中国大约有700万人出现在了世界各地。
  这种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没有加入外国国籍的,我们都叫华侨。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华侨麋集于东南亚地区,广东籍占最大的比例,福建籍居其次,余下的省份只能望其项背。所以,闽粤沿海的城镇多为侨乡。这一切,和地缘相近脱不了干系,然后,一代代人形成的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也牵扯其间。
  据有关资料数据,1927到1937年这十年间,由厦门乘轮船出国的人数达三百万左右,其中漳州地区各縣约为120万人。在太平洋战争未爆发前,根据新加坡华侨救国总会调查,华侨居住海外各埠的总数为1100多万人,而漳州各县在150万人以上。这是漳州地区侨居南洋人数最多的一个时期。
  如今的漳州芗城虽说也属于侨区,但未及昭著盛大的程度,它的声名鹊起缘于旧时的龙溪县,芗城区的前身是漳州市(县级市),漳州市又是由龙溪县析出城关一区、二区设制而成。历史上,龙溪县的地盘比较大,今天的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都在其治下。华侨众多之地在现在的龙海,但过去龙溪县的中心是芗城区,龙海的事情也就和芗城重叠起来。地有核心,人更有领袖。说起芗城侨事,绕不开一位人物,龙海籍的印尼侨领林开德先生。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欣欣向荣,随着祖国的强大昌盛,华侨在海外也有了地位,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1952年,林开德先生和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放弃了海外优裕的生活条件,终结了红火的生意,携家眷定居漳州,并全身心投入家乡归国华侨联合会的工作。1954年,他集资15万元筹建容纳千人的侨芗剧场;1956年,他发动华侨投资15.5万元,兴建漳州旅社;同年,他与印尼归侨在家乡创办龙海华侨中学;不久,又联络漳州归侨,创办漳州华侨中学,并担任了两所华侨中学的董事长。此后,还协助福建省华侨投资公司,在漳州创办漳州罐头厂和大华蜜果厂。1969年,他偕侨友引导归侨、侨眷集资筹建了漳州华侨医院,为患病的归侨、侨眷及附近群众服务。1992年,年逾耄耋的林先生还参与捐资兴办芗城区华侨幼儿园……
  这期间,林先生还做了一件事,功垂当下。
  建国初期,受新中国建设热潮的吸引,期盼叶落归根的归国华侨人数日趋增加,华侨回国定居、投资等一系列问题摆上了政府议事日程。林先生根据自己的切身情况,向当地政府倡议,划拨一块土地,由华侨自己出资兴建一座华侨新村,作为归国华侨的聚居点。给归国华侨、侨眷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这事符合“保护华侨利益、扶助归国华侨”国家政策。当地政府落实中央侨务精神,1956年,在漳州市区古城西路口的西面规划约100亩土地,作为华侨新村建设用地,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华侨回国投资房屋建设。
  当年,漳州市为此成立了华侨新村筹建委员会,林先生当然是主任人选。他利用自己在南洋各地广泛的人脉资源,向朋友、熟人传达了政府的政策,一家家邀请、说服、动员。正因为如此,华侨新村的房主,除了少部分漳州本地的华侨,绝大部分是漳州各县籍的,甚至还有来自安溪等外地区的。华侨汇钱回来,一幢房子两至三万不等,林先生就组织人帮助设计图纸、分批施工,建好的房屋面积大小不拘,外观大致相似。
  这片别墅式楼房主要以南洋和前苏联建筑风格为主,仿西式中融入闽南味道,红瓦坡屋顶,形成新的地域特色。经过十余年努力,近百亩荒地上建起了51幢错落有致的别墅和一幢侨联办公大楼。后来,建设因“文革”中断。
  华侨新村中央的西姑池一池碧水,池塘周边古树成荫,濒临古城的东边是宋代护城河,上覆桥进出侨村。早年宋河可以走船,岸边垂柳依依。二十世纪的六七八十年代,侨村都是漳州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在市民眼里就是一处风景点,是年轻人拍照、谈恋爱的首选之地。
  历史上,华侨新村不仅为漳州增添了侨乡气象,也增添了华侨思乡归乡的念想,增进了华侨对家乡的热爱,增加了侨汇收入,为漳州的经济建设做出过贡献。
  当年,华侨新村采用的“私办公助”建设模式,即建筑费用华侨自己出,建筑材料政府协助解决,市政公共设施由政府建设。这是中国华侨历史的实物标本,它开创了当年华侨建设私人住宅的先例,属于创新之举。
  况且,华侨新村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形式、建筑材料和装饰均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物化反映,具有不可复制性,构成了漳州近代公共、居住建筑的艺术标本。
  这处海外华侨的叶落归根之地,如今已作为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加以整体的保护、修复、提升而保留下来,成为漳州华侨文化的见证,成为漳州的会客厅和一张呈给外人的精致名片。
  对漳州人来说,远涉东南亚赴海外谋生是去国离乡,那么,蹚过一衣带水的海峡开垦台湾岛,则算家常便饭了。其实,漳州人和台湾人自古便是一家。考古发掘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东南沿海的古闽族、古越族,就是把台湾岛作为第一站,沿洋流向太平洋群岛迁徙辐射,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语系——南岛语族。历史上,漳州平原直到唐朝初期才被开化置郡,七闽增拓为八闽,文明抵达孤悬海外的台湾岛,时间当然要滞后于漳州。明嘉靖元年(1522)后,著名的事件有,海澄人颜思齐招徕泉漳地区移民,对台湾岛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拓垦,被后人尊为“开台王”。其后,南安石井人郑芝龙继承他的事业,再往后,其子郑成功以月港等闽南沿海为基地,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而跟随郑成功远征的漳州人数以千万计。漳州人源源不断地在台湾枝开叶散。以上这些时期,文献资料中的用词皆为:开荒,开垦,拓垦,屯垦,垦狩,垦造。漳州先民对蛮荒之地台湾岛的文明开化,可谓劳苦功高。

推荐访问:之地 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