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在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今天,了解和掌握当前青年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对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区域性的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分析了当前青年学生的宗教观、信仰特点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开展宗教工作的政策建议,对进一步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青年学生 宗教信仰 调查 建议
  一、全球化背景下信教学生的宗教观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化,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他们对宗教、宗教信仰的态度和看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1)认为宗教信仰是个人自由。在如何看待具有宗教信仰的人这一问题上,38.51%的人表示没有什么看法,44.82%的人表示要尊重宗教信仰人的个人选择,有2%的学生认为宗教是愚昧的表现,仅有约9%的学生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要好。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于信仰宗教持比较宽容的态度,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正常现象或是他人自由选择。
  (2)能正确认识和区分邪教。在受测的学生中,90%以上的学生都能知道邪教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仅有不到10%的学生无法分清或不知道宗教和邪教有什么关系,有3%的学生认为宗教邪教是一回事;而在哪些教派是邪教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法轮功和全能神是邪教,30%左右的学生认为呼喊派、门徒会和观音法门是邪教,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几种主要的邪教还是能区分和辨别的。
  (3)不能明确区分宗教和科学。在对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认识方面,一半以上(51.31%)的学生不能说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26.45%的学生认为两者互通有无、没有矛盾,7%左右的学生则认为两者相互对立、不可调和,还有不少学生(15.18%)的学生认为宗教就是科学。有70%以上的学生从正面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文明的源泉或高尚的精神活动,不到30%的学生从反面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唯心主义、愚昧迷信或麻醉人们的精神鸦片。
  (4)对国家政教政策缺乏认知。调查结果显示,658名信教学生中有共青团员559人,预备党员及党员9人,团员信教数占信教总人数的84.95%。有35.82%的大学生认为共产党员不可以信教,有24.75%的学生认为信仰基督教的学生可以邀请同寝室同学一起祷告,13.65%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观报酬会受雇去学生寝室派送教义手册。这表明,学生对共产党员、团员不能信教,校园内不能传教等宗教政策认识不足。
  二、青年学生信仰宗教的特点分析
  “90后”青年学生逐渐成为宗教信仰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个性独立,有自己的价值观,思维开阔,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张扬个性,喜欢接触和尝试新鲜事物。这种群体特征表现在他们在宗教信仰上,也显现出鲜明的信教特色。
  (1)宗教信仰是出于情感需要。有15.21%的学生表示信教是为了追求真理与智慧,有9.92%的学生表示在宗教信仰內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归属感,还有3.97%的人认为宗教教义有说服力,此外还有5.79%的学生是为了寻求心灵寄托,2.81%的学生出于好奇,还有极少部分学生(0.99%)信教的原因是出于社交需要。数据说明,不管是出于追求真理还是寻找归属感,不管是逃避挫折困惑还是填充心灵的空虚,宗教在大学生中充当着精神救济品的角色,都是出于心理上的认知和情感上的需要,都是一种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
  (2)对宗教信仰的认识比较感性。从统计数据可知,佛教和基督教为信教生的主要信仰,佛教占73.727%,基督教占18.68%,而其他所有教类的信仰总和仅占8%左右,其中伊斯兰教信众最少。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很多学生认为“烧香拜佛”、“祭拜祖先”和“算命求签”等都是宗教信仰,这说明大部分所谓的“信教”学生对真正意义上宗教信仰认识不清,他们并不了解一个宗派的禁忌、规矩等等,在社会生活等方面并没有严格按照宗教的仪式、规范、理念行事,对宗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象特征上,只是一种感性认识。
  (3)超过3年,占总答题人数的15.33%,这说明大多数信教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有宗教信仰。在我国,许多信仰宗教学生更多的是受社会环境、民族和家庭父母的宗教信仰的影响,他们的家庭祖祖辈辈信教,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后,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信仰宗教。
  (4)对宗教的虔诚度不高。在658名信教学生中,有567人参加过宗教仪式,其中271人(占8.80%)每周至少一次,23人(占0.75%)每月至少一次,91人每年至少一次,另有182人不定期、随感觉参加宗教仪式。这说明,一方面青少年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存在表面性,对教规、教义认识不深。另一方面很多青年学生对宗教有可能是出于好奇,有可能是出于心灵慰藉,他们并没有严格地按照教规参加宗教仪式。
  三、影响青年学生宗教信仰的因素分析
  宗教信仰在青年学生中呈现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广泛性,原因也多样复杂。
  (1)接触宗教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因此家庭的信教情况是影响大学生信教的因素。从数据看,有66.45%的学生信教是受家庭影响或父母熏陶,46.28%的人受到过父母或家人的信教劝说。这说明,家庭的环境和传统是学生接触宗教的初因,也是影响学生信仰的主因。在我国许多信仰宗教的民族家庭都是祖祖辈辈信教,使得出生在这些家庭的人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家人的言传身教和耳濡目染后,对宗教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因此,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宗教信仰,大学生们则更容易接近宗教。
  (2)家庭出身和家庭经济状况是重要因素。青年学生的生源地经济和家庭经济与其宗教信仰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部分信教学生都生活在农村和乡镇。在生源地调查方面,信教学生中有316人来自农村,占48.02%,172人来自乡镇,占26.14%,72人来自县城(占10.94%),98人来自城镇,占14.89%。在家庭经济状况方面,有533名信教学生认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一般,113人家庭经济困难,22人家庭经济富裕。这表明,经济是影响学生宗教信仰的一大因素。一方面,农村经济欠发达、教育相对落后、人们的精神生活枯燥等会诱导学生的宗教信仰倾向。另一方面,家庭經济困难的大学生在憧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在父母无法帮助他们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推荐访问:宗教信仰 全球化 青年学生 思考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