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传承人注入动力,给年轻人添加底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但是否像标本一样陈列在博物馆里或是纳入典籍束之的高阁,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将其作为活态保存是原汁原味保九单位获颁“国家级非遗保护基地”
  2013年12月18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命名暨颁牌仪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行。
  此次命名和颁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共9个,分别是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李利宏,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北京朝阳京剧文化艺术中心(王彬,京剧)、北京钧天坊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王鹏,古琴传统制作技艺)、福建南平市建窑陶瓷研究所 (孙建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莆田市善艺李氏工艺有限公司 (李凤荣,莆田木雕)、康定大吉香巴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登巴大吉,藏族唐卡)、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黄云鹏,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魏立中,木板水印技艺)和夏侯文龙泉窑研究所(夏侯文,龙泉青瓷烧制技艺)。
  201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 ——“进”
  2013年12月18日,由两岸媒体共同主办的“201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在台北揭晓,“进”字从40个推荐汉字中脱颖而出,以39.7万票当选。
  据了解,“进”字为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推荐,理由主要是指两岸关系,“进”字象征进取、进步、进展、与时俱进、循序渐进。这次票选历时半个月,共投下574多万票,再一次刷新两岸年度汉字票选总票数的纪录。
  中国首部玉美学专著面世
  2013年12月9日,中国首部玉美学专著《八千年之恋 — 玉美学》在京发布,试图回答玉为什么是美的这一问题。该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作家理由先生历经十数载实践、研究之后所作,填补了中国玉文化研究的空白。
  全书以十五章内容,第一次将 “玉之美”的感受放到了互动、印证和对话的平台上。作者理由先生认为,这种结构方式,会使更多人更充分地接近玉之美、交流玉之美,而书中借鉴的经典西方美学的比对方式,也为西方人了解中国人的玉美学观提供了便捷窗口。
  中国最早版本《本草纲目》亮相
  2013年12月12日,诞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的中国最早版本《本草纲目》等在国家图书馆展出的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亮出了多个第一。展品有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所著《[光绪]湘阴县志》稿本,经曾国藩批校,弥足珍贵。
  本次特展还展出了古籍普查新发现的重要古籍50余部,其中,明万历二十一年金陵胡承龙刊刻的《本草纲目》,作为《本草纲目》的最早版本,对中国传统医学乃至人类文化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专项基金启动
  2013年12月28日上午,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与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专项基金启动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顺利举行。文化部、国家水利部、国家宗教事务管理局、南京大学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谷长江致开幕词,南京大学副校长杨忠发表讲话。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大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丰富多样,保护任务艰巨,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专项基金的成立,将以传承、弘扬、复兴、创新中华文化,将以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致力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参与到国家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行动中去,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尽力,为中华大地的自然遗产保护保存而尽力。
  中国首次举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专题展
  2013年12月23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这是中国首次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专题的大型展览。
  据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介绍,此展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433项少数民族项目。展览设“剪刻绘画”、“文学史诗”、“纸张印刷”、“制茶工艺”、“木作编扎”、“民族器乐”、“陶泥烧造”等多个主题展区,其中包含实物600余件、图片800余幅、影像资料20部,现场还有60多项演示及演出项目。
  故宫宝蕴楼启动百年大修 竣工后将成展馆
  2013年12月24日,故宫宝蕴楼修缮工程正式启动,预计2015年向公众开放。
  故宫西侧紧邻西华门,有一处砖木结构的西洋楼,名叫宝蕴楼,自1915年建成以来,近百年间一直秘不示人。这座曾保存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23万件文物的故宫藏宝库,24日开启大门,启动修缮。2015年5月底,宝蕴楼迎来百岁生日时,将变成故宫馆史展陈专用场所,首度向观众开放。
  《十月》杂志评出35部“最具影响力作品”
  2013年12月15日,“《十月》创刊35周年最具影响力作品奖”在现代文学馆颁奖,铁凝、莫言、张洁等作家的35部作品赢得了这一荣誉。
  此外,第十届“十月文学奖”也当场揭晓。该奖的评选范围是2011年至2012年发表于《十月》、《十月·长篇小说》的作品。最终叶广芩的《状元媒》、年轻作家阿袁的《子在川上》等22部不同类型的作品获奖。
  北京将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2013年12月17日,“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正式启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冯俊科与丰台区区长冀岩签署《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战略框架协议》,标志着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项目正式落户丰台。
  吕中元油画禅境《大山 大水》系列将全国巡展
  2013年12月21日至2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山东元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金马画廊、齐鲁美术馆承办的“吕中元油画禅境《大山 大水》系列全国巡展”在山东淄博云龙美术馆和淄博开元美术馆展出,同期在开元美术馆举行吕中元艺术研讨会,接下来还将在北京、济南、潍坊、青州、临朐、青岛、烟台等地巡回展出。
  吕中元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54年生于武汉,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承吴冠中、张仃先生,受他们影响开始追求油画的民族风格,1987年起赴日本留学,2001年作为国家重点人才引进回国。
  存的重要途径,传承人无疑承担了活态保存的主要工作。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教授所言“如果把遗产比作‘鱼’,那么,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是把‘鱼’做成标本,只要不腐不烂,能够保存下去就可以。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要求我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鱼’放生到池水中,不但要让它自由生长,还得让它们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但是在传承人的保护过程中也面临传承人无法通过继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和发展。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社会认可度与社会地位还有待提高,因此传承人的传承热情和动力可能逐渐消退。日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为“人间国宝”,给予较高的社会荣誉和福利措施,所以日本的歌舞伎、能乐、柔术等遗产能够相对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缺少从小的熏陶修养,且没有与升学和就业有必然联系,年轻人在强大的升学和就业压力中也就不会将非遗的学习考虑在内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传承是民族的文化精神,而国家实力的最终比量是文化的比量。因此给传承人注入动力,给年轻人添加底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渠道。
  (作者系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底蕴 传承 注入 年轻人 添加